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时空演变模式
1)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models
时空演变模式
2)  time-space pattern
时空演化模式
3)  spatio-temporal change
时空演变
1.
Detailed discussions were made on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major pollutants.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针对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前后的4个典型年份,从工业污染源空间特征出发分析了东北三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并详细讨论了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
2.
In order to illustrate and research spatio-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 surfaces of monthly mean precipitation are fitted with data from 80 rainfall gauging stations in the recent 40 years(during 1961~2000),using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supported by Spatial Analyst Model of ArcGIS 9.
为阐明珠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中国气象局1961~2000年80个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对珠江流域各月降水量进行插值,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降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分量。
4)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时空演变
1.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Xianning city were analyzed.
采用1996~2005年咸宁市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库,运用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对咸宁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主要的驱动力因子。
2.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ies,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developed from the sciences of geography, land and system, this paper involved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concerning Karst land use in terms of structure and patter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driv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
本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地理科学、土地科学及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结构与格局、时空演变、动因与机制、可持续利用评价、优化调控模式等方面探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5)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时空演变
1.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beach cultivation can sensitively reflect the gambling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eco-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policy guide in the seaside city.
在滨海城市,滩涂养殖的时空演变过程能敏感反映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变化及政策导向三个因素之间的博弈关系。
2.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land price involves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land price which reflects the urban land profitability and is a 4D issue comprising 2D space,time and land price.
城市地价时空演变是研究随时间的推进,反映城市土地收益能力的地价在城市内部空间如何分布的问题,实质是二维地理空间、时间维、地价水平等元素综合构成的四维空间问题。
3.
To analyze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this paper first attempts the EOF method which is widdly applied in meteorology to decompose the anomalous matrix of per capita GDP into spatial functions and time functions using the per capita GDP data in every county in Henan from 1998 to 2007 as measure index.
为分析河南省10年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以该省1998—2007年各县逐年人均GDP数据为测度指标,尝试采用在气象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的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把人均GDP距平阵正交分解为空间函数场及时间函数。
6)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时空演变
补充资料:植物命名的模式和模式标本
    科或科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但更高等级(科级以上)分类群的名称,只有当其名称是基于属名的也是 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种或种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命名必须有模式标本根据。模式标本必须要永久保存,不能是活植物。模式标本有下列几种:
    (1)主模式标本(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holotype)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2)等模式标本(同号模式标本、复模式标本)(isotype)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3)合模式标本(等值模式标本)(syntype)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其数目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4)后选模式标本(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和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5)副模式标本(同举模式标本)(paratype)对于某一分类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为副模式标本。
    (6)新模式标本(neotype)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中重新选定出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7)原产地模式标本(topotype)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与原始资料核对,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标本,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