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cro-investment policy
宏观投资政策
3)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1.
The Macro-policy Thesis on Restructuring & Merging of Chinese Government Pushing Steel Industry;
中国政府推动钢铁行业重组并购宏观政策论
2.
The Research of the Reg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Zaozhuang City's Macro-policy of the Cement Industry;
枣庄市水泥产业宏观政策的区域优化策略研究
3.
On the Effect of China's Macro-policy Conducted by the Grass-roots Unit Banking Industry
浅析我国宏观政策通过基层银行业传导的效应
4) macro policy
宏观政策
1.
The choice of macro policy of our coun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oper adjustment of investment orientation,reducing the burden of the enterprises,loosening the control of the administration,simplifying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state own enterprises,and thoroughly adjusting.
调控政策“对位”等问题 ,我国宏观政策的选择应在继续执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适当调整投资方向 ,减轻企业负担 ,放宽行政性限制 ,精简政府机构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从根本上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5) macro policies
宏观政策
1.
To eliminate the wrong views on the peasant workers and improve their status and treatment by the macro policies will impulse their transformation to the working class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our modernization.
走出对"农民工"的认识误区,从宏观政策上提高农民工的地位和待遇,推动其向工人阶级的转化,这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6) Macroscopic Policy
宏观政策
1.
Analysis of Macroscopic Policy and Microscopic Environment of China s Development Services Outsourcing;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策略分析
2.
Change of enterpris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s the precondition, carry out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s the basic way and apply macroscopic policy effectively is the necessary guarante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lossed into gains and shedding prverty.
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已刻不容缓 ;国家企业亏损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转换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前提条件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根本途径 ;有效地运用宏观政策是国有企业实现“转机建制”、扭亏脱困的必要保
补充资料:投资政策
国家对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宏观调节或宏观管理的政策。
西方国家的投资政策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主要是资本家私人决定的事情,国家对私人投资一般不加干预。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后,特别是1929年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极为严重。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的理论逐步被J.M.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所取代。西方国家纷纷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其中,对投资的干预和调节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而形成了相应的投资政策。
西方投资政策主要是为了扩大有效需求,但由于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在实施中通常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扩张性或紧缩性政策,并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密切结合。在经济萧条时期,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采取扩张性投资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降低税率和扩大开支。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消费增加又可以扩大对投资的需求。扩大财政支出主要是扩大政府购买的金额,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必要时不惜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公债。在货币政策方面则放松银根,扩大银行贷款并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的增长。为此,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再贴现率和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进政府债券,以扩大货币供给量。此外,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后者可以直接刺激投资,前者如实现贸易顺差也意味着投资(见扩张性财政政策)。
相反,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期,则采取紧缩性的投资政策。与此相适应,在财政方面,提高税率,减缩财政开支,以遏制消费和投资,促使经济稳定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控制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遏制投资;在外贸政策方面,控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见紧缩性财政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出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其中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更多的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这些民族独立国家以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为指导,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就的某些影响,形成独自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对于包括投资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自由放任政策不完全适用,而采取私人经济与国家控制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方式。对投资如何安排,有所谓"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战略。"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应着眼于依靠投资本身来解决市场问题,即同时建立各种相互依存的工业,使某一部门的产出成为其他部门的投入,从而造成市场的全面扩大,各部门实现全面增长。"不平衡增长"理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资金有限,不可能实现平衡增长,主张把投资集中于某些"主导部门",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中国的投资政策 中国的投资政策体现在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决议和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长期规划和五年计划之中。主要是:
①投资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依靠内部积累,同时尽可能争取外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归全民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免除了农民缴纳的巨额封建地租,为投资提供了可靠的内部源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国家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了规模巨大的、以重工业为中心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基本建设投资,为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其后在没有外援的条件下,凭借原有基础,自力更生地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80年代对外开放以后,尽力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外资和技术,以增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加速实现现代化。
②建设本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形成独立统一的发展战略,经济上充分发展与国外的往来,但绝不依附于任何外国。
③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相互兼顾,相互平衡。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平衡只能是相对的平衡。在适应劳动生产力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按照"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革新、改造,后新建、扩建"的方针安排固定资产投资,坚持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综合平衡,使投资规模与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
⑤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结合其他方面需要,按比例、妥善地安排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⑥合理安排投资布局,避免盲目建设和地区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既坚持全国一盘棋,使各个局部服从整体战略安排,又照顾各地特殊情况,发挥地区优势。
⑦统筹兼顾国家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分清轻重缓急,妥善安排。
⑧合理安排技术结构。根据世界技术发展水平和公认的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把不同等级的技术(如先进技术、中等技术、落后技术等)的组合和比例具体落实到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中的有关投资建设上去。既考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某些必要的先进技术乃至尖端技术的采用,又考虑中国经济文化仍较落后,资金和技术力量短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殊条件。
⑨按照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属于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布局、技术结构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等关系全局的重大活动,主要发挥计划的作用,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一般性技术改造和小型建设,主要由市场调节。计划、财政、金融三位一体,密切配合。重点建设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由财政供应资金;一般建设实行指导性计划,由财政、银行根据国家计划和有关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西方国家的投资政策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主要是资本家私人决定的事情,国家对私人投资一般不加干预。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后,特别是1929年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极为严重。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的理论逐步被J.M.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所取代。西方国家纷纷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其中,对投资的干预和调节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而形成了相应的投资政策。
西方投资政策主要是为了扩大有效需求,但由于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在实施中通常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扩张性或紧缩性政策,并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密切结合。在经济萧条时期,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采取扩张性投资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降低税率和扩大开支。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消费增加又可以扩大对投资的需求。扩大财政支出主要是扩大政府购买的金额,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必要时不惜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公债。在货币政策方面则放松银根,扩大银行贷款并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的增长。为此,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再贴现率和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进政府债券,以扩大货币供给量。此外,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后者可以直接刺激投资,前者如实现贸易顺差也意味着投资(见扩张性财政政策)。
相反,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期,则采取紧缩性的投资政策。与此相适应,在财政方面,提高税率,减缩财政开支,以遏制消费和投资,促使经济稳定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控制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遏制投资;在外贸政策方面,控制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见紧缩性财政政策)。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出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其中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更多的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这些民族独立国家以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为指导,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就的某些影响,形成独自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对于包括投资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自由放任政策不完全适用,而采取私人经济与国家控制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方式。对投资如何安排,有所谓"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战略。"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应着眼于依靠投资本身来解决市场问题,即同时建立各种相互依存的工业,使某一部门的产出成为其他部门的投入,从而造成市场的全面扩大,各部门实现全面增长。"不平衡增长"理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资金有限,不可能实现平衡增长,主张把投资集中于某些"主导部门",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中国的投资政策 中国的投资政策体现在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决议和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长期规划和五年计划之中。主要是:
①投资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自力更生,依靠内部积累,同时尽可能争取外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归全民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免除了农民缴纳的巨额封建地租,为投资提供了可靠的内部源泉。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国家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了规模巨大的、以重工业为中心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为重点的基本建设投资,为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其后在没有外援的条件下,凭借原有基础,自力更生地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80年代对外开放以后,尽力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外资和技术,以增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加速实现现代化。
②建设本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形成独立统一的发展战略,经济上充分发展与国外的往来,但绝不依附于任何外国。
③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相互兼顾,相互平衡。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平衡只能是相对的平衡。在适应劳动生产力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按照"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革新、改造,后新建、扩建"的方针安排固定资产投资,坚持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综合平衡,使投资规模与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
⑤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结合其他方面需要,按比例、妥善地安排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⑥合理安排投资布局,避免盲目建设和地区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既坚持全国一盘棋,使各个局部服从整体战略安排,又照顾各地特殊情况,发挥地区优势。
⑦统筹兼顾国家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分清轻重缓急,妥善安排。
⑧合理安排技术结构。根据世界技术发展水平和公认的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把不同等级的技术(如先进技术、中等技术、落后技术等)的组合和比例具体落实到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中的有关投资建设上去。既考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某些必要的先进技术乃至尖端技术的采用,又考虑中国经济文化仍较落后,资金和技术力量短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殊条件。
⑨按照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属于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布局、技术结构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等关系全局的重大活动,主要发挥计划的作用,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一般性技术改造和小型建设,主要由市场调节。计划、财政、金融三位一体,密切配合。重点建设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由财政供应资金;一般建设实行指导性计划,由财政、银行根据国家计划和有关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