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直扩码表(DS码表)
1)  direct spreading(DS)code
直扩码表(DS码表)
2)  direct 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S/CDMA) signals
直扩码分多址(DS/CDMA)信号
1.
The problem of estimating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 signals and direct 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S/CDMA) signals direct from the received signals has been of great research intere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wide-band weak signal processing and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antagonism.
直扩(DS)信号及直扩码分多址(DS/CDMA)信号的估计方法研究是宽带微弱信号检测与估计以及通信对抗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3)  code table
码表
1.
Creation of reticulated circuit s code table in synchronized communication circuit;
一种同步通讯板的网络电路码表的生成
2.
how the Memory-Mapped Files works in Win32 System was analyze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hared code table of Shuiwen input method was intorduced.
分析了Win32系统下的内存映射文件的工作机理,讨论了内存映射文件在“水书”文字输入法码表共享中的应用。
3.
First we manufactures the code table source document,and then codec Table source,translation time must draw support the windows input method generator,then uses windows the API function visit registration table and the activation input method,thus lets the input method.
首先我们制作码表源文件,然后编译码表源文件,编译的时候要借助于Windows的输入法生成器,然后利用Windows API函数访问注册表和激活输入法,从而让输入法能够自动加载。
4)  multi carrier direct spread CDMA (MC DS/CDMA)
多载波直扩码分多址(MC-DS/CDMA)
5)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S-CDMA)
直接序列扩频的码分多址(DS-CDMA)
6)  decoding table
译码(解码)表
补充资料:
      计量和指示时间的仪器。机芯直径一般小于50mm,厚度一般小于12mm。通常携带于人身上使用。
  
  表的品种很多。按照佩戴方式,最大众化的供人们戴在手腕上用的叫手表,挂放在口袋里的叫怀表,此外还有手镯表、项链表、别针表、戒指表、打火机表和笔表等;按照使用对象,表可分为供运动场或科研实验用的秒表,航海用的天文表,飞行员用的航空表,国际旅行用的世界时表,潜水员用的潜水表和盲人表等;按照功能,表可分为普通表、三防表(见手表三防)、日历表(见日历手表)、 自动表(见自动手表)、闹时表和测时表等。国际标准对表的圆形机芯直径的系列尺寸规定为:12、13、15、16、17、18、19、20、21、22、24、26、28、30、32、34、36、38、40、42、45、48、50mm(以上为优先系列),以及13.5(6冺)、、17.2、、、mm等。括号内为一种老的长度单位,叫令(ligne或line),以冺表示,1冺=2.256mm,用于商业上表示机芯尺寸。一般机芯直径小于20mm或机芯面积小于314mm2的称为女表,直径20~36mm的称为男表,直径38~50mm的称为怀表。
  
  按照使用的能源和结构特点,表可分为机械表和电子表两大类。机械表出现于16世纪,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它一直采用摆轮游丝振动系统(见机械钟表机构)作为时间基准。电子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它的结构却变换了4代。①第一代,摆轮游丝式电子表。1955年由瑞士埃勃斯公司发明。这种电子表是在机械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用电池取代了发条,用计数机构取代了擒纵机构,用减速齿轮传动系取代了升速齿轮传动系。摆轮游丝式电子表的走时精度比机械表有所提高,且使用时不用上发条。②第二代,音叉式电子表。1960年由美国布洛瓦公司发明。它的走时精度比机械表和摆轮游丝式电子表都要高一些,一般可达到2~5秒/日。但是,由于音叉的振动频率受到音叉本身和棘轮齿数的限制,不能做得很高,一般只在300~720Hz,因而它的走时精度也不太高;而且音叉表结构比较复杂,防震性能也不够理想。所以,目前这种表已被石英电子表所取代。③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表。1967年由瑞士电子钟表研究中心和日本精工集团相继发明。它的走时精度取决于石英谐振器(见石英电子钟表结构)的精度,一般日差为±0.5秒/日。其整机功耗很小,仅1µA左右,一个扣式微型电池即可连续正常工作 1年以上。这种表用传统的指针指示时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因此发展得很快,产量最大。④第四代,数字式石英电子表。1970年由美国哈密尔顿公司发明。它的基本构成与指针式石英电子表有许多共同点。此表采用的数字显示有两种,早期多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现在多采用液晶显示。数字式石英电子表打破了用指针指示时间的传统形式,在结构中取消了机电换能器和齿轮系统,实现了全电子化。这种全电子化的电子表具有较多的功能,一般简单的基本计时功能就有5个(月、日、时、分、秒)或7个(年、月、日、星期、时、分、秒)。有的表还可有两种时间(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秒表、闹表、音乐乐曲、收音、口语报时、信息储存和计算器等多种专用功能。也有的表将指针显示和数字显示做在一个表盘上,合成为双显示手表,用指针显示的清晰形象来弥补液晶显示的不足。数字式石英电子表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低,价格比较低廉,发展也很快。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