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rmal transport
热量运移
1.
Coupled method of BEM-FAM for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thermal transport;
地下水热量运移模拟的BEM-FAM耦合法
2.
The thermal transport of an underground aquifer was simulated with the control volume method(CVM) and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ADI).
应用控制容积法和交替方向隐式求解方法,对含水层中的热量运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热弥散系数、岩层比热容及水力传导系数对热量运移过程的影响。
2) groundwater thermal transport
地下水热量运移
1.
Based on the aspects of the background of study and application,the basic theory and model,experimental simul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d chiefly the study on groundwater thermal transport in aquifer medium,and expected the future about it.
从研究应用背景、基础理论及模型、实验模拟等方面就含水介质地下水热量运移研究进行了概要性总结,展望了其研究未来。
2.
Based on the aspects of the background of study and application,the basic theory and model, experimental simul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d chiefly the study on groundwater thermal transport in aquifer medium,and expected the future about it.
本文从研究应用背景、基础理论及模型、实验模拟等方面就含水介质地下水热量运移研究进行了概要性总结。
3.
And the effects of the heat-load design,pumping-injecting wells arrangement schemes,and system operation modes on groundwater thermal transport processes in aquifer are quantitatively discussed for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sustainable running of the GWHP system.
以成都平原某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工程为例,模拟该系统夏季运行期间特定水流和热源条件下地下水流-热量耦合运移过程,分析随各因素变化的地下水热量运移过程对热泵系统可持续运行的影响。
3) solute-heat transport
溶质-热量运移
4) water and heat transportation
水热运移
1.
The parameters of root-system water-absorbing model and the water and heat transportation model of crop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were determined,which were solved by using finite difference and iterative methods.
利用试验实测资料确定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水热运移模型的参数,分别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水热运移模型进行离散和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研究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影响。
5) water and heat transfer
水热运移
1.
The study on water and heat transfer in soil plant environment continuum(SPEC) in greenhouse is helpful to determining inflow and outflow, transfer and transform of water and heat of a greenhouse.
温室栽培是节水增产的有效措施 ,对温室土壤植物环境连续体 (SPEC)水热运移的研究有助于弄清温室系统内水热的收支、运移与转化规律 ,可为温室环境控制和节水、增产和降耗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6) heat mobilization
热运移
1.
This pap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HST3D code,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hina to simulate heat mobilization,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温能的一种主要方式,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在浅层地温能研究中应用较广泛的热运移模拟软件——HST3D程序,并结合郑州市儿童医院地下水源热泵实际工程,探讨了HST3D程序在热运移模拟方面的实际应用。
补充资料:油气初次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在生烃岩层中以及向邻近储集岩层中的运移,为油气运移的第一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油理论确立后,给初次运移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生烃岩层成熟时一般已进入压实晚期,此时正常压实泥岩的孔隙很小,其视直径约为5~10毫微米,如再减去孔隙两边的吸附水层的厚度,与烃类分子的大小相差无几,油气如何从泥质岩层中运移出来;二是在亲水介质如此小的孔隙中,毛细管压力差约为6×107帕,油气如何克服这一阻力而运移。大多数学者认为生烃岩层中的异常高压力是排烃的主要动力。生烃岩层中的异常高压力主要由6个方面造成:①泥质沉积欠压实作用;②水热增压作用;③渗透压力的作用;④粘土脱水作用;⑤岩石的胶结和重结晶作用;⑥烃类的生成作用等。尽管如此,人们对初次运移仍存在着很多困惑不解的问题。
假说 围绕着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有关初次运移机理的假说。最著名的有L.C.普赖斯(1976)的水溶液运移假说;E.G.贝克(1967)、R.J.科德尔(1973)的胶束溶液运移假说;E.E.布雷(1980)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容载运移假说;P.A.迪基(1975)、真柄钦次(即K.马格拉,1977)的连续油相运移假说;C.巴克(1978)的孔隙中心网络运移假说;C.D.麦考利夫(1978)的干酪根网络运移假说;D.莱塔苏尔(1982)的气相扩散运移假说;S.尼格利亚(1979)的气相溶液运移假说;B.P.蒂索(1978)、H.D.赫德伯格(1980)的微裂隙运移假说。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水相运移和油(气)相运移两大类。
相态 水相运移的特点是以水为载体,在亲水介质中不受毛细管阻力的限制是最省功的运移方式。但有两方面的问题:①不能满足物质平衡计算的要求,例如洛杉矶盆地现已发现的石油如果都是水相运移的结果,则要求油在水中的溶解度要达到100000~150000ppm(10~15%),然而即使在200℃以上原油的实际溶解度也不过几十个ppm;②石油聚集的成分与易溶于水的成分不匹配,芳烃比烷烃易溶于水,然而在聚集的石油中芳烃却不多。多数人认为,水相运移不是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方式。但是,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水相运移可能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方式。
油(气)相运移在数量上和效率上可以满足当今发现的油气聚集。生油岩孔隙的显微观察也证明有游离相态的烃类存在。但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①油气在亲水介质中运移如何克服巨大的毛细管阻力;②在双相(或多相)的流动中,石油如何达到临界运移饱和度。临界运移饱和度在砂岩中为20~30%,在泥岩中目前尚无测定?谏湍嘌抑校山档?10%,甚至1%。
在各种初次运移的机理中,比较流行的是微裂隙运移。А.Н.斯纳尔斯基(1963)认为,当地层压力超过静水压力1.42~2.5倍时,岩石就要产生破裂。蒂索和D.H.韦尔特(1978)把岩石破裂与排烃作用联系起来,认为生油岩层在异常高压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微裂隙,使具高压的孔隙流体(包括烃类)得到释放,压力降低后微裂隙关闭,这样就形成周而复始的间歇性排烃。赫德伯格(1980)进一步强调了甲烷等气体在产生微裂隙和间歇性排烃方面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机理能够解决所有的矛盾而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看来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式也许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时期和距离 初次运移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油气大量生成或稍后的时期,通常的深度是在1500~3500米之间。油气最重要的初次运移时期在晚期压实阶段,与晚期生油阶段相对应。真柄钦次等(1977)在加拿大、日本和尼日利亚等地,利用烃类中的碳与总有机碳的比值变化来确定运移期。一般该比值有随埋深增加的趋势,其中比值突然减少的异常段, 被认为是初次运移的深度(或时期)。除此之外,类异戊二烯烃/正烷烃比值等也可以作为指示运移发生深度的标志。
关于初次运移的距离,蒂索和R.佩列特(1971)根据阿尔及利亚泥盆系生油页岩的研究,发现只在靠近储集层14米范围内烃类和非烃含量才有变化,因而推测生油岩中只有距储集岩上下共28米距离内的烃才能运移出来,也就是生油岩的有效厚度为28米。这一数值是来自对某一生油页岩的研究。如果生油岩中有许多砂岩夹层或生油岩中发育裂缝,则将大大增加排烃的有效厚度。
参考书目
李明诚编著:《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
真柄钦次著,陈荷立,邸世祥、汤锡元等译:《压实与流体运移》(实用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K.Magara,Compaction and Fluid Migration-Practical Petroleum Geology,Elsevier, Amsterdam,1978.)
W.H.Roberts,III,R.J.Cordell ed., Problems ofPetro-leum Migration,AAPG Studies in Geology No.10,AAPG,Tulsa,Oklahoma,1980.
假说 围绕着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有关初次运移机理的假说。最著名的有L.C.普赖斯(1976)的水溶液运移假说;E.G.贝克(1967)、R.J.科德尔(1973)的胶束溶液运移假说;E.E.布雷(1980)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容载运移假说;P.A.迪基(1975)、真柄钦次(即K.马格拉,1977)的连续油相运移假说;C.巴克(1978)的孔隙中心网络运移假说;C.D.麦考利夫(1978)的干酪根网络运移假说;D.莱塔苏尔(1982)的气相扩散运移假说;S.尼格利亚(1979)的气相溶液运移假说;B.P.蒂索(1978)、H.D.赫德伯格(1980)的微裂隙运移假说。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水相运移和油(气)相运移两大类。
相态 水相运移的特点是以水为载体,在亲水介质中不受毛细管阻力的限制是最省功的运移方式。但有两方面的问题:①不能满足物质平衡计算的要求,例如洛杉矶盆地现已发现的石油如果都是水相运移的结果,则要求油在水中的溶解度要达到100000~150000ppm(10~15%),然而即使在200℃以上原油的实际溶解度也不过几十个ppm;②石油聚集的成分与易溶于水的成分不匹配,芳烃比烷烃易溶于水,然而在聚集的石油中芳烃却不多。多数人认为,水相运移不是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方式。但是,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水相运移可能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方式。
油(气)相运移在数量上和效率上可以满足当今发现的油气聚集。生油岩孔隙的显微观察也证明有游离相态的烃类存在。但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①油气在亲水介质中运移如何克服巨大的毛细管阻力;②在双相(或多相)的流动中,石油如何达到临界运移饱和度。临界运移饱和度在砂岩中为20~30%,在泥岩中目前尚无测定?谏湍嘌抑校山档?10%,甚至1%。
在各种初次运移的机理中,比较流行的是微裂隙运移。А.Н.斯纳尔斯基(1963)认为,当地层压力超过静水压力1.42~2.5倍时,岩石就要产生破裂。蒂索和D.H.韦尔特(1978)把岩石破裂与排烃作用联系起来,认为生油岩层在异常高压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微裂隙,使具高压的孔隙流体(包括烃类)得到释放,压力降低后微裂隙关闭,这样就形成周而复始的间歇性排烃。赫德伯格(1980)进一步强调了甲烷等气体在产生微裂隙和间歇性排烃方面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机理能够解决所有的矛盾而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看来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式也许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
时期和距离 初次运移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油气大量生成或稍后的时期,通常的深度是在1500~3500米之间。油气最重要的初次运移时期在晚期压实阶段,与晚期生油阶段相对应。真柄钦次等(1977)在加拿大、日本和尼日利亚等地,利用烃类中的碳与总有机碳的比值变化来确定运移期。一般该比值有随埋深增加的趋势,其中比值突然减少的异常段, 被认为是初次运移的深度(或时期)。除此之外,类异戊二烯烃/正烷烃比值等也可以作为指示运移发生深度的标志。
关于初次运移的距离,蒂索和R.佩列特(1971)根据阿尔及利亚泥盆系生油页岩的研究,发现只在靠近储集层14米范围内烃类和非烃含量才有变化,因而推测生油岩中只有距储集岩上下共28米距离内的烃才能运移出来,也就是生油岩的有效厚度为28米。这一数值是来自对某一生油页岩的研究。如果生油岩中有许多砂岩夹层或生油岩中发育裂缝,则将大大增加排烃的有效厚度。
参考书目
李明诚编著:《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
真柄钦次著,陈荷立,邸世祥、汤锡元等译:《压实与流体运移》(实用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K.Magara,Compaction and Fluid Migration-Practical Petroleum Geology,Elsevier, Amsterdam,1978.)
W.H.Roberts,III,R.J.Cordell ed., Problems ofPetro-leum Migration,AAPG Studies in Geology No.10,AAPG,Tulsa,Oklahoma,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