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评价预选核电站厂址的可靠性
1)  evaluating reliability of the pre-selected site of a nuclear power station
评价预选核电站厂址的可靠性
2)  nuclear power plant siting
核电厂选址
3)  geological disasters
核电站选址
1.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ppearing in selecting iocation for a certain nuclear power station in Jiangxi;
江西某核电站选址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对策
4)  Sit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厂址选择、评价
1.
The Quality Assurance for the Stage of Site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Nuclear Installation;
核设施厂址选择、评价阶段的质量保证
5)  NPRDS (nuclear plant reliability data system)
核电厂可靠性数据系统
6)  appraisal of station location
站点选址评价
补充资料:核电站的经济性
      衡量核电站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有两个:比投资和发电成本。电站投资又分为基础价、浮动价和建成价。此外,衡量电站的经济性还要统观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比投资  核电站单位装机容量的投资。80年代以来,各国核电的比投资高于火电而低于水电。核电的比投资在60万千瓦级单机容量及以下时,随单堆功率的减少而急剧上升;在大于60万千瓦级时,则随单堆功率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因此,核电站的单堆功率不宜过小。至1988年,单堆功率大多为100~120万千瓦。比投资还与装机台数有关。例如采用压水堆的电站,例如,能安装两台及以上的机组,则由于许多建筑设施、公用设施等均可共用,比投资可以下降。一般双机组的比投资为单机组的90%,三机组的比投资为单机组的87%,四机组的仅为单机组的85%。因此,选定一个厂址后,就应安装2台及以上机组,若安装4台或4台以上机组则更好。
  
  基础价  按某一固定年、月为基础而算得的核电站总投资数。一般由下列9项构成:①厂址前期工程费;②设备采购费;③设计与技术服务费;④土建工程费;⑤设备安装费;⑥工程管理费;⑦业主费;⑧不可预见费;⑨第一炉核燃料费(按三分之二计入)。
  
  浮动价  由于核电站建设周期较长,一般从批准动工到建成需要8年左右,在这样长的建设期间,设备、材料及人工费的价格不可能保持不变,总要以某一浮动率浮动。考虑设备、材料及人工费用浮动后而算得的某年、月的总投资数称为至该年、月的浮动价。
  
  建成价  由于核电站的投资很大,业主通常难于在短时间里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一般是筹集一定比例的股金,其余部分则依靠贷款来建设核电站。考虑浮动以及贷款利息后至核电站建成时的总投资数,称为该核电站的建成价。
  
  发电成本  每年的投资提成(或还本付息)、运行维护费、运行期间的平均付息、退役资金及乏燃料的后处理费、平衡换料费之和称为发电成本。除以总发电量后即得单位发电成本。80年代以来,各国核电的发电成本高于水电而低于火电的发电成本。
  
  直接效益  核电站出售电能后扣除发电成本后的直接盈利。它包括各种税收、利润、企业留成等。通过计算核电站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利润率、利税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即可反映出核电站的直接经济效益。
  
  间接效益  核电站建成后给社会各方带来的效益。它可用社会增盈率、劳动就业率、总利税额、节能效益等各项指标反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