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rictional shear strength
摩擦抗剪强度
1.
relation between normal stress and peak shear strength, relation between normal stress an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 and relation between normal stress and frictional shear strength), the shear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two kinds of cement concret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scription of shear faces.
介绍了丹江口大坝后期加高现场原位抗剪试验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法向应力与峰值抗剪强度的关系;法向应力与残余抗剪强度的关系;法向应力与摩擦抗剪强度的关系;两种水泥混凝土剪切变形特性;剪切面特征及描述。
2) residual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抗剪强度残余内摩擦角
3)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抗剪强度内摩擦角
4) effectiv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抗剪强度有效内摩擦角
5) true angle internal friction
抗剪强度真内摩擦角
6) microindenter
界面摩擦剪切强度
1.
A microindenter, made by Xian Jiaotong Univerity, is used to apply a force to the end of the single fiber and depress it below the matrix.
由于试件很薄、可估算得界面摩擦剪切强度。
补充资料:土的抗剪强度
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土可以由于拉力过大而开裂,也可以由于剪力过大而破坏。土体中各点的抗剪强度或所承受的剪应力都可以是不均匀的。因此,土体的剪切破坏可能是整体破坏,也可能是局部破坏。工程上有许多情况(如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以及挡土墙的土压力等)主要考虑剪切问题。而在粘性土坡稳定性的分析中则要考虑三个问题:计算方法、抗剪强度 τ和安全系数的确定,三者是互相关联和协调的。
净洁砂的抗剪强度 砂的抗剪强度是由颗粒间摩擦角的抵抗力产生的,可由直接剪力仪测定。将结果绘成σ-τf曲线(图1),并用下式表达:
τf=σtg嗘
(1)
式中τf为抗剪强度;σ为剪切破坏面上的法向压力;嗘为砂的内摩擦角,其值主要随砂的密度、颗粒的粗糙度和粒径级配的均匀性而变,可从疏松粉砂的28°到密实粗砂的41°。对于中小型工程,嗘值可查有关书籍中的试验结果,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可不另进行试验。
砂的抗剪强度比较严密的表达式:
τf=σ′tg嗘′ 或 τf=(σ-u)tg嗘′
(2)
式中 σ和σ′分别为剪切面上的总应力和有效正应力;u为孔隙压力;嗘′为有效内摩擦角。对于透水性较大的砂,用有效应力表达的嗘′ 角稍大于但又接近于总应力的嗘角。
产生孔隙压力的来源可能有:①外加荷载;②渗透浮托力或砂层中有承压水;③外界的振动,如爆破、地震或机械振动。以浮托力为例,当砂体中某一点的 u等于σ时,抗剪强度τf等于零,工程上称为流砂状态。
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也可用直接剪力仪测定,但它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点:①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②不能量测孔隙水压力;③试件的破坏面限定在上下匣之间的平面,而不是顺着试件最薄弱的面破坏;④试件中应力和应变分布不均匀。为此,现多用三轴压力仪测定。
影响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以排水条件最为重要。按排水条件试验可分为三种:①不排水剪切;②固结不排水剪切;③固结排水剪切。后一种试验得出的试验结果与第二种差别不大,而要使剪切时的孔隙压力完全消散,必须剪切得很缓慢,这样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实用上一般不做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非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实用上大多采用总应力法以表述其抗剪强度。
坚硬或裂隙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这类土多数属于高度超压密土,用特制仪器(如环剪仪或往复剪力仪)试验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a),在峰值之后经继续剪切变形的强度为残余强度。对应于峰值和残余强度的破坏包线分别为AB和CD(图2b),CD线的c′(多数情况之下c′接近于零)和嗘′值远小于AB线的c′、嗘′值。实用上采用残余强度分析坚硬或裂隙粘性土坡的稳定性,并认为比较接近实际。
原位测定土抗剪强度 在现场直接测定土层不同深度的抗剪强度。其优点是可避免取土、运输和室内试验对土样的扰动及应力释放。原位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十字板、旁压仪和静力触探等试验(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通常都是用以测定饱和粘性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净洁砂的抗剪强度 砂的抗剪强度是由颗粒间摩擦角的抵抗力产生的,可由直接剪力仪测定。将结果绘成σ-τf曲线(图1),并用下式表达:
τf=σtg嗘
(1)
式中τf为抗剪强度;σ为剪切破坏面上的法向压力;嗘为砂的内摩擦角,其值主要随砂的密度、颗粒的粗糙度和粒径级配的均匀性而变,可从疏松粉砂的28°到密实粗砂的41°。对于中小型工程,嗘值可查有关书籍中的试验结果,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可不另进行试验。
砂的抗剪强度比较严密的表达式:
τf=σ′tg嗘′ 或 τf=(σ-u)tg嗘′
(2)
式中 σ和σ′分别为剪切面上的总应力和有效正应力;u为孔隙压力;嗘′为有效内摩擦角。对于透水性较大的砂,用有效应力表达的嗘′ 角稍大于但又接近于总应力的嗘角。
产生孔隙压力的来源可能有:①外加荷载;②渗透浮托力或砂层中有承压水;③外界的振动,如爆破、地震或机械振动。以浮托力为例,当砂体中某一点的 u等于σ时,抗剪强度τf等于零,工程上称为流砂状态。
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也可用直接剪力仪测定,但它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点:①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②不能量测孔隙水压力;③试件的破坏面限定在上下匣之间的平面,而不是顺着试件最薄弱的面破坏;④试件中应力和应变分布不均匀。为此,现多用三轴压力仪测定。
影响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以排水条件最为重要。按排水条件试验可分为三种:①不排水剪切;②固结不排水剪切;③固结排水剪切。后一种试验得出的试验结果与第二种差别不大,而要使剪切时的孔隙压力完全消散,必须剪切得很缓慢,这样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实用上一般不做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非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实用上大多采用总应力法以表述其抗剪强度。
坚硬或裂隙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这类土多数属于高度超压密土,用特制仪器(如环剪仪或往复剪力仪)试验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a),在峰值之后经继续剪切变形的强度为残余强度。对应于峰值和残余强度的破坏包线分别为AB和CD(图2b),CD线的c′(多数情况之下c′接近于零)和嗘′值远小于AB线的c′、嗘′值。实用上采用残余强度分析坚硬或裂隙粘性土坡的稳定性,并认为比较接近实际。
原位测定土抗剪强度 在现场直接测定土层不同深度的抗剪强度。其优点是可避免取土、运输和室内试验对土样的扰动及应力释放。原位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十字板、旁压仪和静力触探等试验(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通常都是用以测定饱和粘性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