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umor Density
体液密度
2) liquid density
液体密度
1.
Measurement of liquid density using load sensor;
使用载荷传感器测量液体密度
2.
Influence of liquid density on the property of double-liquid lens;
液体密度对双液体透镜性能的影响
3.
Effect of cooling rate on the segregation and liquid density of Waspaloy alloy during solidification process;
冷却速度对Waspaloy合金凝固过程中偏析和液体密度的影响
3) density of liquid
液体密度
1.
Measuring coefficient of linear expansion of metal and density of liquid with AC bridge and Joly spring balance;
利用交流电桥和约利弹簧秤测金属的线胀系数和液体密度
4) liquid densimeter
液体密度计
1.
Study of DDM-1 portable vibrating tube liquid densimeter.;
DDM-1便携式振动管液体密度计的研究
5) pseudo-liquid density
假液体密度
6) Saturated liquid density
饱和液体密度
1.
New corresponding-temperature and corresponding-density were defined for calculating saturated liquid density of refrigerant mixtures.
定义了新的用于推算混合制冷剂饱和液体密度的对比温度和对比密度,发现混合制冷剂饱和液体密度与其纯组分饱和液体密度的归一化关系有同一化规律。
2.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y of calculations of known equation of saturated liquid density of fluids in the critical and enlarged critical region, a new generalized equation of saturated liquid density is developed.
一个新型通用饱和液体密度方程项红卫,谭连城,阴建民(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西安710049)关键词:饱和液体密度,通用方程,临界重正化群理论。
补充资料:体液
人体内所含液体。体液是一种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激素、酶、尿素等有机物,及钠、钾、钙、镁、氯、HCO婣、HPO厈、SO厈及O2、CO2等无机物。体液并非"死水一潭",而是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但又通过机体的各种生理调节,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体液容量、渗透压、pH值及各种溶质浓度的稳定,以保证组织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没有体液也就没有生命。消化道、肺、肾、内分泌等疾病,均可影响体液平衡,而体液平衡失调又可引起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例如低钙血症可致惊厥,高钾血症可致心跳骤停,低血糖可致昏迷等。因此体液及其平衡在医学上具有极重要地位,它涉及到医学的各个学科。
体液容量及其调节 正常人体重量的60%左右由体液组成。女性脂肪组织较丰富,而脂肪组织几乎不含水分,因此其体液约占体重的50%。其他肥胖者情况亦类似。儿童体液相对比成人丰富。新生儿体液约占体重的78%,婴儿占70%,1岁以上小儿则渐接近成人水平。老年人肌肉等组织萎缩,体液也相对减少。
体液的2/3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1/3分布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可分为两部分:其3/4位于细胞间区,称为细胞间液或间质液(占体重的5%);余1/4分布在血管内,即血浆液(占体重的15%)。各部分体液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成的内环境,细胞在间质液中,犹如原始生物生活在海水中(外环境)一般。海水的电解质成分与细胞外液十分相似。动物内环境的形成,是演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人体的淋巴液、脑脊液及胸、腹、心包腔液及骨间质中的少量液体,均属细胞间液范围。胃肠道内所含液体并不属体液,因为它实际存在于体外,只是流经消化道。这部分液体虽在体外,却不断与体液进行交换,即消化腺分泌大量液体进入消化道,而又将其大部与饮食一起重新吸收入体内,故有人称其为第三间隙液。
体液容量在个体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体液量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临床上常用的是稀释法,其基本原理是由静脉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溶质,经一定时间待溶质已均匀分布于某已知部分的体液,如细胞外液、总体液或血浆后,再测定该溶质在血浆中的浓度,即可据此计算出这部分体液的容量。若V'代表所给溶液的容量,C'代表其浓度,V代表该溶质分布的体液容量,C为该溶质在血浆中的浓度,则其计算公式为V=V'×C'/C。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通过皮肤、呼吸的挥发,出汗及尿、粪的排泄丢失体液,其丢失量与人体每日所代谢的热卡数有关,约为150ml/100卡。这些消耗需通过饮食补充,以维持体液容量的平衡。
机体能通过以下机制来自动调节体液平衡:①渴感。下丘脑部有口渴中枢,当体液渗透压增加1~2%以上,或血容量明显减少时,口渴中枢兴奋,引起渴感,促使饮水以恢复体液容量及渗透压。反之人体不思饮水。②尿量及其浓度的控制。丘脑的视上核、旁室核神经元产生抗利尿激素(ADH),沿神经轴进入垂体后叶,以颗粒形式储存备用。当体液渗透压增高或血容量减少可促使 ADH释放至血循环,ADH最终作用于肾集合管,使尿量减少,尿浓缩,水被保留。反之,ADH不被释放,机能可通过稀尿的大量排出,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
当体液异常丢失(如腹泻、较大面积烧伤)摄入又不足时可引起体液容量减少(脱水),反之摄入液量过多,如溺水、静脉输液过多,超过肾调节能力,可引起体液容量过多,发生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水肿等。
体液成分及渗透压 细胞内、外液所含溶质有很大差异,细胞内液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磷酸盐-、蛋白质-、K+及Mg2+。细胞内的有机阴离子分量较大,不易通过细胞膜,使细胞内液溶质保持相对稳定。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是Na+及其相应的阴离子Cl-及 HCO婣(见图)。细胞内外液的溶质所以有这样大的差异,除了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外,也与溶质转运方式各异及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例如细胞膜的Na-K+ATP酶(又称钠泵)可通过消耗能量(三磷酸腺苷,ATP),将进入细胞内的Na+泵出至细胞外,使进K+入细胞内,使细胞内的K+浓度为细胞外的25~30倍;细胞外液的Na+浓度为内液的10余倍。
细胞间液与血浆的成分,除后者具有血浆蛋白外均相同,血浆中的液体与细胞间、液间不断进行交换蛋白分子较大,不能从毛细血管壁渗出而进入间质液。
各部分体液的溶质相对稳定,而水却可迅速地通透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由渗透浓度低的一方流向高的一方,直至各部分渗透压相一致。由此可见:①测定血浆渗透浓度,一般即可反映全身体液渗透浓度;②各部分体液之所以能保持其容量相对稳定,与其所含溶质量有关,即Na+是保持细胞外液容量、K+是保持细胞内液容量、血浆蛋白是维持血浆液容量的主要溶质。尿素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均匀分布于各部体液,因此虽能产生渗透压,但不影响体液容量的分布。
溶液渗透压与该溶液单位体积中所含溶质的颗粒多少有关,而与溶质种类无关。每1毫分子电解质离子或非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所产生的颗粒数是相等的,其所产生的渗透压也相等。人们将 1毫分子电解质离子或非电解质分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 1mmol(mOsm)。在生理状态下,体液渗透压约为286~294mmol/L。机体可通过口渴中枢,ADH及肾的调节以维持渗透压在正常范围(等渗)。体液渗透压过高(高渗)或过低(低渗)均可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例如细胞外液低渗时可致脑细胞水肿。高渗时可致细胞脱水,严重时均可致人体死亡。体液各种溶质浓度也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否则也可引起生理活动的障碍。
体液的pH及其他 正常机体能将体液pH维持在7.35~7.45这一范围内,因体内很多生理活动,如各种酶的反应,氧在体内转运,血液凝固,肌肉收缩等都要求在此pH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若pH<6.8或>7.8±0.1,人体即不能存活。
体液容量及其调节 正常人体重量的60%左右由体液组成。女性脂肪组织较丰富,而脂肪组织几乎不含水分,因此其体液约占体重的50%。其他肥胖者情况亦类似。儿童体液相对比成人丰富。新生儿体液约占体重的78%,婴儿占70%,1岁以上小儿则渐接近成人水平。老年人肌肉等组织萎缩,体液也相对减少。
体液的2/3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1/3分布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可分为两部分:其3/4位于细胞间区,称为细胞间液或间质液(占体重的5%);余1/4分布在血管内,即血浆液(占体重的15%)。各部分体液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成的内环境,细胞在间质液中,犹如原始生物生活在海水中(外环境)一般。海水的电解质成分与细胞外液十分相似。动物内环境的形成,是演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人体的淋巴液、脑脊液及胸、腹、心包腔液及骨间质中的少量液体,均属细胞间液范围。胃肠道内所含液体并不属体液,因为它实际存在于体外,只是流经消化道。这部分液体虽在体外,却不断与体液进行交换,即消化腺分泌大量液体进入消化道,而又将其大部与饮食一起重新吸收入体内,故有人称其为第三间隙液。
体液容量在个体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体液量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临床上常用的是稀释法,其基本原理是由静脉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溶质,经一定时间待溶质已均匀分布于某已知部分的体液,如细胞外液、总体液或血浆后,再测定该溶质在血浆中的浓度,即可据此计算出这部分体液的容量。若V'代表所给溶液的容量,C'代表其浓度,V代表该溶质分布的体液容量,C为该溶质在血浆中的浓度,则其计算公式为V=V'×C'/C。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通过皮肤、呼吸的挥发,出汗及尿、粪的排泄丢失体液,其丢失量与人体每日所代谢的热卡数有关,约为150ml/100卡。这些消耗需通过饮食补充,以维持体液容量的平衡。
机体能通过以下机制来自动调节体液平衡:①渴感。下丘脑部有口渴中枢,当体液渗透压增加1~2%以上,或血容量明显减少时,口渴中枢兴奋,引起渴感,促使饮水以恢复体液容量及渗透压。反之人体不思饮水。②尿量及其浓度的控制。丘脑的视上核、旁室核神经元产生抗利尿激素(ADH),沿神经轴进入垂体后叶,以颗粒形式储存备用。当体液渗透压增高或血容量减少可促使 ADH释放至血循环,ADH最终作用于肾集合管,使尿量减少,尿浓缩,水被保留。反之,ADH不被释放,机能可通过稀尿的大量排出,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
当体液异常丢失(如腹泻、较大面积烧伤)摄入又不足时可引起体液容量减少(脱水),反之摄入液量过多,如溺水、静脉输液过多,超过肾调节能力,可引起体液容量过多,发生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水肿等。
体液成分及渗透压 细胞内、外液所含溶质有很大差异,细胞内液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磷酸盐-、蛋白质-、K+及Mg2+。细胞内的有机阴离子分量较大,不易通过细胞膜,使细胞内液溶质保持相对稳定。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是Na+及其相应的阴离子Cl-及 HCO婣(见图)。细胞内外液的溶质所以有这样大的差异,除了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外,也与溶质转运方式各异及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例如细胞膜的Na-K+ATP酶(又称钠泵)可通过消耗能量(三磷酸腺苷,ATP),将进入细胞内的Na+泵出至细胞外,使进K+入细胞内,使细胞内的K+浓度为细胞外的25~30倍;细胞外液的Na+浓度为内液的10余倍。
细胞间液与血浆的成分,除后者具有血浆蛋白外均相同,血浆中的液体与细胞间、液间不断进行交换蛋白分子较大,不能从毛细血管壁渗出而进入间质液。
各部分体液的溶质相对稳定,而水却可迅速地通透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由渗透浓度低的一方流向高的一方,直至各部分渗透压相一致。由此可见:①测定血浆渗透浓度,一般即可反映全身体液渗透浓度;②各部分体液之所以能保持其容量相对稳定,与其所含溶质量有关,即Na+是保持细胞外液容量、K+是保持细胞内液容量、血浆蛋白是维持血浆液容量的主要溶质。尿素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及毛细血管壁,均匀分布于各部体液,因此虽能产生渗透压,但不影响体液容量的分布。
溶液渗透压与该溶液单位体积中所含溶质的颗粒多少有关,而与溶质种类无关。每1毫分子电解质离子或非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所产生的颗粒数是相等的,其所产生的渗透压也相等。人们将 1毫分子电解质离子或非电解质分子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 1mmol(mOsm)。在生理状态下,体液渗透压约为286~294mmol/L。机体可通过口渴中枢,ADH及肾的调节以维持渗透压在正常范围(等渗)。体液渗透压过高(高渗)或过低(低渗)均可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例如细胞外液低渗时可致脑细胞水肿。高渗时可致细胞脱水,严重时均可致人体死亡。体液各种溶质浓度也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否则也可引起生理活动的障碍。
体液的pH及其他 正常机体能将体液pH维持在7.35~7.45这一范围内,因体内很多生理活动,如各种酶的反应,氧在体内转运,血液凝固,肌肉收缩等都要求在此pH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若pH<6.8或>7.8±0.1,人体即不能存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