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保近似约简
1)  holding approximation reduct
保近似约简
1.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we propose a novel relative reductholding approximation reduct.
本文讨论了属性的约简和相对约简与上近似和下近似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对约简———保近似约简
2)  approximate reduction
近似约简
1.
Approximate reduction based on conditional information entropy over vertically partitioned multi-decision table;
垂直分布多决策表下基于条件信息熵的近似约简
2.
The Approximate Reduction of Random Information Systems;
随机信息系统的近似约简
3.
A kind of σδ-approximate reduction approach represented by the gray region was then put forward.
利用粗集理论,通过建模构造了数据集在约简前后的信息损失表达的灰色区域,将少数优先和多数优先的统计策略包含到灰色区域之中,并利用该区域,提出了一种灰色区域表征的σδ—近似约简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3)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近似约简
1.
Finally,the definitions and the approaches of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5),提出了变精度粗糙模糊集模型,讨论了模型中β上、下近似算子的性质;分析了该模型与Ziarko’s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和粗糙模糊集模型的关系;最后给出了该模型中近似约简的定义和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约简算法的有效性。
4)  β-approximation reduction
β近似约简
1.
The condition of β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is generalized and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ng a β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are introduced.
本文研究了基于变精度粗糙集模型下的粗集神经网络设计,对β近似约简条件进行了弱化推广,同时提出了β近似约简的选取原则。
5)  upper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上近似约简
1.
Generalized decision reduction and upper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 have been defined.
论文定义了决策表的优势关系下广义决策约简和上近似约简,给出了优势关系下广义决策约简和上近似约简的判定定理和辨识矩阵。
2.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upper approximation reduction in inconsistent target information system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针对基于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中属性约简的复杂问题,提出基于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上近似约简的概念,得到上近似约简的判定定理以及辨识矩阵,建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上近似约简的具体方法,同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优势关系下信息系统的知识发现提供理论基础。
6)  β-approximate reduction
β-近似约简
补充资料: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
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
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

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生于巴黎,是独生子;父亲在巴黎法律学院任教授;母亲是富家闺秀,笃信天主教新教。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十一岁时丧父,由母亲扶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从十五岁起,他对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产生了纯洁的爱情;但是六年后,玛德莱娜拒绝了他的求婚。

创作于1890年,于次年发表的处女作《安德烈·瓦尔特的笔记》,就是他给自己家庭和玛德莱娜的最后通牒,反映他这一时期的思想。1895年,他终于同表姐玛德莱娜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美满。

1891年,他由莫里斯·巴雷斯引见,认识了象征派大师马拉美,并成为罗马街“星期二晚会”的常客。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显示出他受了象征派和尼采主义的影响,全面扬弃传统文化与道德,摆脱家庭与社会的约束,宣扬独立自由和享乐主义。不过,纪德的文学创作走的是一条探索的道路,因此,他的作品充满矛盾而又互相矛盾,既宣扬了绝对的自由,同时又主张天下人都应当得到解放;既宣扬了狂热的个人主义,同时又歌颁集体的献身精神;即使他主张的享乐主义,也并不是庸俗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旨在发现自我,探索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足见他是勇于剖析自己的作家。

1925年,他去刚果、乍得旅行,目睹了非洲人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生活惨状,回国后口诛笔伐,有力地鞭答了殖民制度。从此他的创作不再固守在美学与道德的象牙塔中,开始对社会问题发生兴趣,越来越关注苏联,并参加共产主义运动。1936年他访问了苏联,回国著文又否定了苏联的社会现实。

纪德创作十分丰富,有的作品堪称法国现代文学的丰碑。主要作品有:《人间食粮》(1897)、《背德者》(1902)、《窄门》(1909)、《伊萨贝尔》(1911)、《梵蒂冈的地窖》(1914)、《田园交响曲》(1919)、《伪币制造者》(1926)、《新食粮》(1935)、《如果种子不死……》(1926)、《刚果游记》(1927)、《乍得归来》(1928)、《苏联归来》(1936)、《萨乌尔》(1903)、《康多尔王》(1905)、《俄狄甫斯》(1932)等。

纪德的作品文笔清丽精湛,思想深邃细腻,语言温婉和谐,具有古典美。他始终是法国人民最喜爱的现代作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