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深重,战后疲敝,主要精力用于重整荒废的国土,忘掉一战中令人苦楚的兵器旧式化问题。天下虽平,忘战必危。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军在战争中依然装备旧式兵器,不久在德军“闪电战” 打击下而战败投降。
其实,法国在一战后也曾研制出一些性能优良的兵器作制式,如本文介绍的这支m1936 cr39步枪。该枪为伞降部队制式武器,但未大量生产,二战中也未投入战场,成为虚幻的制式兵器。法国的教训值得各国引以为鉴。
下面让我们走近这支步枪,细查究竟。
历史背景
一战中,飞机作为兵器被用于侦察和空中战斗。战后,各国都认识到军用飞机的用途,开始研究新的作战方法。陆军重视的战法是伞降部队的运用,因为步兵的行进速度慢,当遭到敌人抵抗,或有河流和山岳阻挡时,就难以行进。而乘坐飞机行进,则可逾越自然障碍、飞越敌阵地,利用降落伞在需要的地点降落,与敌开战。因此,对陆军来说,伞降部队机动性强,作战更为灵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各国探讨伞降部队的作用,并相继建立伞降部队。其中苏联和德国最热衷研究和建立伞降部队。他们认为,伞降部队应由小型飞机输送,降落伞的质量必须减轻,伞降部队的兵器必须与一般步兵部队的不同。当时普遍认为,具有较大压制火力的半自动步枪是伞降部队的最佳兵器,但当时的半自动步枪长而重,可靠性也差。所以各国更倾向于将可靠性有保障的非自动步枪进行改造,用作伞降部队兵器。
法国当时以德国为假想敌,鉴于德国的情况,也于 1930年代开始建立伞降部队。
法国圣·艾蒂安兵工厂(mas)以其新研制的m1936 7.5mm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为基础进行改造,1939年制成折叠枪托步枪,用作伞降部队制式步枪,制式名称为m1936 cr39 7.5mm步枪。该枪定型后的第二年即1940年,德军开始进攻法国,不久法军败退,所以该枪仅生产极少量。在与德军交战的短时间内,法军伞降部队尚未投入战场,因而 m1936 cr39步枪也没能在战场露面。
该枪使用的最活跃时期,是从二战结束后开始的。战后装备m1936 cr39步枪的法国伞降部队参与镇压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和越南人民的反抗。该枪还曾提供给驻法兰西的外国军队。
结构剖视
m1936 cr39步枪以法国制式m1936步枪为基础改造而成。该枪继承过去军用勒贝尔m1886 8mm弹仓步枪的特点,金属制的机匣外露,便于在机匣后端安装新设计的枪托;配装独特的向前弯曲的拉机柄,使拉动枪机操作容易。此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枪托 该枪的枪托颇为独到。其采用铝材整体铸造成型,具有质量轻、牢固、晃动小、可提高射击稳定性的优点,但整体型金属枪托几乎不吸收射击时的后坐能量,强烈的后坐直接传递到射手肩上。枪托内部中空,便于从下方越过扳机护圈向前折叠,并紧贴于下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