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表面工程摩擦学
1)  surface engineering tribology
表面工程摩擦学
1.
The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urface engineering tribology and tribological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are briefed as well.
综述了第二代表面工程技术和表面工程摩擦学的研究进展 ,展望了 2 1世纪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的发展动向 。
2)  tribological surface modification
摩擦学表面改性
1.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luminum tribologicalmaterials,the progress and present situations of tribological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ofaluminum materials were summarized,an.
为了总结科学工作者在铝质材料的摩擦学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借以推动有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这类材料的各种摩擦学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其中,重点综合介绍的是本世纪八十年代新发展起来的自润滑阳极氧化铝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处理方法和应用等,同时,根据有关的测试和分析结果,对自润滑阳极氧化铝在研究和开发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当进行改进研究的几个重点课题作了预测与评述。
3)  friction surface
摩擦表面
1.
The morphology and graphitization of carbon at friction surface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and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respectively.
采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粗糙层基体炭C/C复合材料在模拟正常刹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微区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形貌、微区石墨化度及其结构,并通过热失重曲线比较摩擦前后复合材料表面在惰性气氛中的升温失重。
2.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 sliding friction surface of Fe_3Al-based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tructure function analysis method.
利用结构函数法对Fe3A l基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其分形维数。
3.
Fractal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study friction surface.
引入分形理论来研究摩擦表面 。
4)  skin friction
表面摩擦
5)  surface friction
表面摩擦
1.
Numerical simulations by using IAP/ LASG GOALS climate model are carried out to in- vestigate how th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and surface friction fo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ffect the summertime South Asia high.
利用 IAP/LASG GOALS气候模式设计了两组敏感性试验,分别考察青藏高原 表面感热输送和表面摩擦拖曳对夏季青藏高压的影响。
6)  surface friction
表面摩擦;表面摩擦力
补充资料:摩擦学
摩擦学
tribology

    研究表面摩擦行为的学科。摩擦学是研究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设计和计算、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摩擦材料和表面状态以及摩擦故障诊断、监测和预报等)的一门边缘学科。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1/3~1/2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够尽力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便可大量节省能源。另外,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由于摩损超过限度而报废和更换的,如果能控制和减少磨损,则既减少设备维修次数和费用,又能节省制造零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不过,摩擦也有可供利用的一面。
   人类对摩擦现象早有认识,并能使之为自己服务,如史前人类已知钻木取火。中国在春秋时期已经普遍地应用动物脂肪来润滑车轴。用矿物油作润滑剂的记载最早见于中国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但是摩擦学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5世纪意大利的L.达·芬奇才开始把摩擦学引入理论研究的途径。1785年,法国的C.A.de库仑继前人的研究,用机械啮合概念解释于摩擦,提出摩擦理论。后来又有人提出分子吸引理论和静电力学理论。1935年,英国的F.P.鲍登等人开始用材料粘着概念研究干摩擦  。1950年,鲍登提出粘着理论。1886年,英国的O.雷诺继前人观察到的流体动压现象,总结出流体动压润滑理论。20世纪50年代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以后,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有所突破。60年代在相继研制出各种表面分析仪的基础上  ,磨损研究得以迅速开展。至此综合研究摩擦、润滑和磨损相互关系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并逐渐形成摩擦学这一新学科。
    摩擦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在机械工程中主要包括:①动、静摩擦副,如滑动轴承、齿轮传动、螺纹联接等。②零件表面受工作介质摩擦或碰撞、冲击,如犁铧和水轮机转轮等。③机械制造工艺的摩擦学问题,如金属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超精加工等。④弹性体摩擦副,如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弹性密封的动力浸漏等。⑤特殊工况条件下的摩擦学问题,如宇宙探索中遇到的高真空、低温和离子辐射等,深海作业的高压、腐蚀、润滑剂稀释和防漏密封等。此外还有生物中的摩擦学问题,如研究海豚皮肤结构以改进舰只设计,研究人体关节润滑机理以诊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人造心脏瓣膜的耐摩寿命以谋求最佳的人工心脏设计方案等。地质学方面的摩擦学问题有地壳运动  、火山爆发和地震  ,以及山、海、断层形成等。在音乐和体育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的摩擦学问题  。摩擦学涉及许多学科  ,如物理、化学、材料、机械工程和润滑工程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摩擦学的理论和应用必将由宏观进入微观,由静态进入动态,由定性进入定量,成为系统综合研究的领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