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formation Port of Xiamen
厦门信息港
2) Xiamen harbor
厦门港
1.
Tidal current experiment and siltation analysis on deep waterway engineering of Xiamen Harbor;
厦门港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潮流模型试验和泥沙回淤分析
2.
The egg types of Calanus sinicus in Xiamen Harbor of China;
厦门港中华哲水蚤卵型研究
3.
The Role of Microzooplankton in the Carbon Cycle in the Xiamen Harbor in Winter;
厦门港西海域冬季微型浮游动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3) Xiamen Harbour
厦门港
1.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in Xiamen Harbour and Yuandang Lake;
厦门港和员当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和多环芳香烃
2.
Study on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and PCBs at surface water in Xiamen Harbour;
厦门港表层水体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研究
3.
Experimental study of land reclamation by dredged spoil from Xiamen Harbour;
厦门港疏浚弃土吹填造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4) Xiamen Western Harbour
厦门西港
1.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organo chlorides in surface sediment of Xiamen Western Harbour and Minjiang Estuary;
厦门西港及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污染物的含量及分布
2.
The studies and monitoring of the contents of Cu, Pb, Zn and Cd in marine wa lerbodies near the major drainage outfall in Xiamen Western Harbour were carried out.
根据1995年8月在厦门西港重点排污口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区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
3.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seven stations in Xiamen Western Harbour were process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采用超声波分离、网筛 ( 2 8μm和 95 μm)过滤、重液 (CdI KI)浮选等方法 ,对采自厦门西港的 7份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
5) Xiamen port
厦门港
1.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danger degree of environment in the channel of Xiamen port;
厦门港航道环境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
2.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ilotage System in Xiamen Port;
厦门港船舶引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3.
Xiamen Port s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Container Ships Growing Larger;
厦门港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的策略
6) Xiamen Western Bay
厦门西港
1.
The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chlorines pollution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Xiamen Western Bay;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
2.
The Sourc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Xiamen Western Bay;
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来源
3.
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HCHs, DDTs and PCB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Xiamen Western Bay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a cruise in Nov.
对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
补充资料: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厦门大学工科的建设可以追溯到学校创立初期,早在1922年7月,就设立工学部。1937年厦门大学改为国立,以后相继创办土木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四个系,构成工学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工学院的毕业生遍及海内外,为反对日军侵略和人民解放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解放前夕,工学院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多。解放初期,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厦门大学不再保留工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厦门大学于1985年10月成立技术科学学院,1994年改名为工学院。1999年7月在工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04年11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下设计算机科学系、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等4个系和电子信息研究所、智能图象与信息系统研究室、人口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语言技术中心、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等5个校内研究机构,以及福建省批准设立的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中心。此外学院内部按二级学科共设立16个院内研究所,主要从事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学院现有教职工211名,其中专职教师139人,实验技术人员48人。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29人,副教授42人;全院高级职务人数为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硕士学位78人,45岁以下的教师占80%。师资队伍年轻化,学历与学缘结构优化,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学院有2个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0个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信号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个工程硕士点:控制工程;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系统工程。目前在校的本科生1601人,硕士研究生346人,博士研究生12人。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已连续三年在国内外各种学生设计大赛中屡次得奖。每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连续三年被评为厦门大学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目前学院承担着“十五”“211”重点建设项目—“电子信息技术”项目,在立体通信、智能信息处理、先进控制与制造业信息化、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学院还与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共同承担“九五”“211”项目“信息光电子材料与信息技术”子项目,已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同时,学院也承担一大批国家及地方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科研经费上千万元。经过学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近年来加强了对工科的支持力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已成长为一个几乎覆盖整个信息学科,有一定人才培养规模,师资队伍知识、学历、学缘、年龄结构较为优化的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已初步形成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致力于为地区经济建设的服务。
厦门大学工科的建设可以追溯到学校创立初期,早在1922年7月,就设立工学部。1937年厦门大学改为国立,以后相继创办土木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四个系,构成工学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工学院的毕业生遍及海内外,为反对日军侵略和人民解放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解放前夕,工学院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多。解放初期,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厦门大学不再保留工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厦门大学于1985年10月成立技术科学学院,1994年改名为工学院。1999年7月在工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04年11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下设计算机科学系、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等4个系和电子信息研究所、智能图象与信息系统研究室、人口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语言技术中心、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等5个校内研究机构,以及福建省批准设立的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中心。此外学院内部按二级学科共设立16个院内研究所,主要从事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学院现有教职工211名,其中专职教师139人,实验技术人员48人。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29人,副教授42人;全院高级职务人数为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硕士学位78人,45岁以下的教师占80%。师资队伍年轻化,学历与学缘结构优化,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学院有2个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0个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信号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个工程硕士点:控制工程;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系统工程。目前在校的本科生1601人,硕士研究生346人,博士研究生12人。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已连续三年在国内外各种学生设计大赛中屡次得奖。每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连续三年被评为厦门大学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目前学院承担着“十五”“211”重点建设项目—“电子信息技术”项目,在立体通信、智能信息处理、先进控制与制造业信息化、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学院还与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共同承担“九五”“211”项目“信息光电子材料与信息技术”子项目,已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同时,学院也承担一大批国家及地方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科研经费上千万元。经过学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学校近年来加强了对工科的支持力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已成长为一个几乎覆盖整个信息学科,有一定人才培养规模,师资队伍知识、学历、学缘、年龄结构较为优化的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已初步形成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致力于为地区经济建设的服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