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原是一个荒芜小岛,传说宋末元初,与鼓岛一水之隔的嵩屿、东屿、贞奄、坂上一带姓李的渔民,因在海上捕渔,为避狂风骤雨,遂在鼓岛西北部的一条小河流(现俗称旧庵河)两畔及现称康泰垵一带修建房屋定居,称为李厝澳,成为鼓浪屿最早的居民点。明永乐(1403—1424)年间,该地流行鼠疫,李姓为逃避鼠疫迁回嵩屿一带。旋有角尾锦宅黄姓迁入李厝澳,从事农业开发。并改称住地为内厝澳。①又据谱牒记载.元末明初,有李姓人到鼓浪屿聚居。明成化(1465—1487)年间,角尾锦宅黄姓家族陆续到鼓浪屿居住,而且规模较大。② 鼓岛早期的居民,受到隔海嵩屿、东屿、青礁、白礁一带居民崇拜“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的影响。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居民一旦患病,往往祈求神明保佑。而同安白礁慈济宫(今属龙海角尾镇)祀奉的大道公,正是一位医神。于是鼓岛居民就到白礁去请捧大道公神像,建造种德宫,以便居民祈求膜拜。
种德宫最初坐落于鼓浪屿西部鸡母山向北延伸支脉西麓坡地濒临小河处,背山面海,信众称为大道公庵。以后庵未知何故停止祀奉大道公活动,故称其庵为旧庵;称庵前之河为旧庵河。据传说大道公神像被请进种德宫祀奉的年代,大约是在明成化(1455—1487)年间。志书虽无详细记载,但据1986年7月10日.厦门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鼓浪屿鸡山路旧庵河俗称“面包石”下出土的《明处士振山黄公墓志》,考证出墓主黄一鹄,字石佐,号振山,系世居鼓浪屿的小知识分子,生于明隆庆二年(1568),卒于天启元年(1621),于天启二年(1622)葬于鼓浪屿种德宫附近。①据上述考证,可知最早的种德宫是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以前。据说当时请进大道公神像是从康泰垵的一条大石板登陆,故后来群众称该条大石板为“大道公桥”,该条大石板是鼓浪屿最早对外交通的码头,已于1980年被围垦埋没地下。另有一种传说,据说是居住鼓岛姓李的渔民,看到海面上漂来一尊大道公神像,便将它捞起来请捧回家中祀奉,后来信众日多,便在上述地址建造种德宫祀奉。该宫大约在明天启二年(1622年)以后荒废,原因未详。该宫在未改建为鼓浪屿电器社之前,尚可见有石柱、石础件等。可推测它具有一定规模,面积约100多平方米。
新建的种德宫
在上述种德宫停止活动后,聚居在现今内厝澳路与鸡山路的居民,又募资在鼓浪屿西北部俗称湾仔尾山东南麓坡地(现编为内厝澳路门牌373号)新建一座种德宫。其始建年代,志书未载。据上述出土墓志考证,当在明天启二年(1622年)以后。民国十二年(1923年),该宫董事会在厦门祖婆庙旁购置一间店铺,收租作为赴白礁谒祖进香之用,所立碑记犹存。该宫历来是由信众组织董事会管理。每年逢旧历三月十五日之前,要举行上白礁谒祖进香,虽没有像兴贤宫有人物化装文艺队伍踩街活动,但却以演戏闻名厦鼓,有时一连演了好几天,甚至同时演出两台戏,热闹异常。还有每年逢旧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举行乞龟活动,也非常热闹。
种德宫是一座三门二进殿宇,建筑面积约78平方米。宫后及宫右另筑护厝,整座宫宇掩映于古榕树下,环境幽静,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正中大门顶石梁横刻:“保生大帝”四字。其上悬挂直书“种德宫”木匾。中门两侧刚门框石柱上分别刻着:“点水活生灵,庙祀桑邦弘种德”及“一丝神脉里,纶封大帝尚真人”的联对。宫门两旁各安置一双精雕大石狮。进入宫门为拜殿,殿中安置一供桌,桌之前有一件铜制大香炉,系信众庄天赏于1992年奉献。再进为龙虎井,原两侧墙壁雕画龙虎图像,故称天井为龙虎井,以前房屋维修时天井被封顶。现今重建后已恢复天井。后殿正中案上神龛中祀奉保生大帝神像。神像金面黑须,两目炯炯有神,端坐龛中,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后殿两侧配祀36官将神像,显得肃穆庄严。
种德宫传统的崇拜活动节日有四日:每逢旧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举行乞龟活动;旧历二月十四日,请同安梅山寺菜姑来宫中举行拜千佛(但自1996年起改请厦门南普陀寺法师来宫中主持拜千佛);旧历三月十五日之前大约初十日左右,举办到白礁慈济宫及青礁慈济宫谒祖活动;但自1996年起改请厦门南普陀寺法师来宫中主持拜干佛;旧历九月十四日又再请同安梅山寺菜姑来宫中举行拜干佛;旧历十二月十四日举行送神活动。
鼓浪屿岛的种德宫是目前岛上仅存的一座祀奉保生大帝的庙宇。她在鼓浪屿开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例如居住该宫附近的居民,习惯上称他们是居住在大宫前、或宫后、大宫顶、大宫边,然后告诉人们地址和门牌号。尤其是海外寄侨汇信来的、信封上的地址通常是写厦门鼓浪屿内厝澳大宫顶某人收。可见种德宫作为鼓浪屿的重要地名还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