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防洪意识
1)  consciousness of flood control
防洪意识
2)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防灾意识
1.
Taking the student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as the research swatches,students'attention to natural disasters,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dis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knowledge of emergency behavior and views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education are .
以北京5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防灾意识、灾害理论知识、应急行为知识以及对减灾教育的看法。
3)  Disaster prevention awareness
防灾意识
1.
Based on the idea of system,an index system of public disaster prevention awareness has been es.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是城市减灾的基础,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水平的测算是评价、衡量公众参与救灾、减灾程度与能力的基础。
4)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thought
防治意识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IDS knowledge and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thought in primary official of Henan province and raise the suggestion.
目的:研究考察河南省地方领导干部艾滋病知识和防治意识,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5)  epidemic preventive awareness
防疫意识
1.
Owing to inveteracy of traditional idea of regarding treatment as superior to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economical calculating of no-economy, resulting in whole nation′s epidemic preventive awareness thinning.
由于重医轻防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以及不经济的经济盘算 ,致使全民防疫意识淡薄 ,应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 ,以求全民防疫意识的普遍增
6)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helping to defend
协防意识
1.
A discussion on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helping to defend football athlete;
足球运动员协防意识探析
补充资料:长江防洪
      长江属雨洪河流。流域面积180.7万km2。除金沙江白玉以上、雅砻江炉霍一带以上基本无暴雨外,其余150万km2均有暴雨出现。最大一次暴雨覆盖面曾达21.3万km2(1954年6月25日)。流域内暴雨强度大,主要发生在4~10月,洪水峰高量大,洪灾分布面广,出现较频繁(见长江流域规划)。
  
  洪灾  长江流域洪灾分布很广。干支流上游山丘区河谷台地、盆地和中下游平原湖区经常受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洪灾。上游山丘区常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河谷台地洪水漫流成灾;中下游平原地面普遍低于河道洪水位,灾害频繁严重;河口海滨地区还有风暴潮袭击。由于经济的发展,各地洪灾的损失日益加剧。中下游平原洪灾最为频繁严重。清同治九年(1870)长江大水,宜昌调查流量达105000m3/s。荆江两岸堤防溃决,形成松滋口。这是长江有记载的罕见洪水。长江流域在1949年前的50年,年均洪灾 500万亩。1931、1935、1949、1954年洪灾累计受灾农田面积14826万亩,受灾6556万人,淹死31万余人。其中1931年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淹农田5000余万亩,受灾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荆江洪灾最为严重(见荆江大堤)。1954年长江大水,汉口水位最高达29.73m,超出1931年汉口最高水位 1.45m(见彩图)。经全力抢护,保住重点堤防和武汉市的安全,受灾农田达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人。1981年7月长江上游大水,四川省灾情严重,57个县城被淹,受灾农田1756万亩,受灾人口约20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5亿元。
  
  防洪系统  长江有史志可考的防洪堤,始自公元前约500年,荆江大堤始于345年。最早可考的分洪工程,为李冰于公元前256~前251年修建的都江堰工程中的飞沙堰分岷工程。圩垸始于先秦,到9世纪有较大发展,至北宋就成了中下游平原主要防洪工程。到明代,中下游平原区大小圩垸约 1000处。到1949年圩垸约达 2000余处,堤线总长33000km以上,保护农田6000余万亩,许多城镇也受堤防保护。在1949年以前,长江防洪工程主要是堤圩和少量河道护岸工程等。1949年以后防洪系统取得重要发展。①防洪工程措施:在上游山丘区,修建水库,开展水土保持等。至1985年全流域有各型水库4.8万座,其中大型105座,总库容730亿m3以上。70%的各类水库对所在支流的坝址下游起到不同程度的防洪作用。水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山洪为害。中下游平原堤防圩垸加培和整顿,至1985年将原来3~5年一遇的防御标准提高到10~20年一遇。下荆江裁弯工程降低了裁弯处以上河段的水位,减轻了荆江河段洪水压力。开辟荆江分洪工程等分蓄洪工程,利用湖泊洼地蓄洪,有效蓄洪容量逾500亿m3。完成护岸石方6500万m3,使干流70%的严重崩岸段初步稳定。②防洪非工程措施:1949年以后,首先组成流域及各地防汛机构,布设水文站网,发布各期水情天气预报,编制防洪规划和超标准洪水紧急措施方案及设置有关通讯、交通、警报系统,开展洪水保险事业等,初步形成防洪系统。其中洪水预报在较大洪水年,取得重大效果,减少了洪灾损失。
  
  存在问题和展望  长江流域人口财富密集,防洪问题突出。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区,堤防存在隐患与薄弱环节,危险最大。全流域除个别支流外现缺乏控制性工程,防洪标准相对很低;现有分洪工程设施不完善,运用时困难多、损失大;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今后除大力加强堤防外,需积极兴建控制性强的山谷水库,如三峡水利枢纽(见三峡水利枢纽规划),以提供有效的防洪库容,逐步替代和减少平原分洪工程的运用;需进一步加强水文天气预报,增长预见期提高精度;应用现代技术改善通讯和开展水土保持等,以提高全流域的防洪标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