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长江城螺河段
1)  cheng lingji-luo shan reach of chang jiang river
长江城螺河段
2)  reach from Yichang to Zhicheng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宜昌~枝城长江河段
3)  Changjiang estuary
长江口河段
1.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长江口河段水环境现状分析
4)  The Yangtze river mouth region
长江河口段
5)  Jingjiang reach of Yangtze River
长江荆江河段
1.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pace for high-efficient data-integrating and resourse-sharing in Jingjiang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nd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support and business service to the local governments departments, the flood foreccasting information issuance system for Jingjiang reach of Yangtze River was constituted by using ArcSAE technology.
为加快长江荆江地区防洪预警公用信息的高效集成和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为当地水利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和防汛会商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建立了"长江荆江河段洪水预警公用信息平台网络发布系统"。
6)  Zhoutian river sec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长江周天河段
补充资料:长江新螺段白鳍豚保护区

长江新螺段白鳍豚保护区1987年建立,1992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江段全长135.5公里。江面约320平方公里。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嘉鱼县和洪湖、蒲圻两市,长江中游新滩口至螺山一段。其北岸在洪湖市境内,南岸由东至西则是湖北的嘉鱼县、蒲圻市和湖南的临湘县。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江面宽阔,水深约25米,河道迂回曲折,沿岸有发育良好的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江段内支流众多,上游紧接洞庭湖口,并有内荆河、小清河、红庙河、东荆河连接洪湖、黄盖湖、西凉湖、武湖、陆水水库等水系注入长江,沿岸还有一些突出的矶头,控制江水的流向流态,形成较多的深槽和大洄水区,是白鳍豚理想的栖息环境(图1)。

图1

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年均气温16~18℃。

三、动物资源

保护区是湖北省鱼类资源最丰富的江段,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鲶鱼、黄鲴、翘嘴鳇、凤尾鱼、铜鱼、赤眼鳟等。这些丰富的鱼类资源,为白鳍豚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食料。

保护区白鳍豚资源约占长江白鳍豚资源总量的1/5,种群密度高于其它江段、并且分布比较稳定。

白鳍豚(图2)——我国特产的,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

图2

白鳍豚为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是世界上仅有四种淡水豚中最少的一种,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它保持的哺乳动物的特点: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子宫怀胎,乳汁育婴。它本来早已由水中登上陆地,4500万年前的冰川时期,它们在陆地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又回到水中。外耳已经消失,只留下针眼大的耳孔。乳房陷在乳沟内,睾丸和生殖器移入了腹腔。鼻孔移到头顶,以利于呼吸。它的大脑几乎与猩猩一样发达,皮肤结构非常独特,声纳系统非常灵敏,有特殊的潜水和靠回声定位的生物行为。

白鳍豚每年发情2次,一次是4、5月间,一次是8、9月间。发情有两个标志:一是它的生殖器伸到外面来了;另一是发出一种人们可以听到的求偶叫声。交配在水中,怀胎10月,每胎一仔,很少两仔的。白鳍豚寿命约为20~40年之间。

白鳍豚不但是研究鲸类演化系统发育的珍贵材料,而且在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军事科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因此在保护区内建立了白鳍豚养殖馆,科研人员对其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如:白鳍豚核型研究填补了淡水豚染色体核型的空白,对其血液的研究,特别是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为白鳍豚临床诊断、健康监测和保健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运用漩涡模型对长江白鳍豚种群生存力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中死亡率情况下,在未来100年内,将可能灭绝;而在死亡率低和极低条件下,可以延续到100年以上,或永远不会灭绝。科学工作者研究了白鳍豚的现状和三峡工程对白鳍豚的影响评价及保护对策(图3)。

图3

白鳍豚的人工繁殖最困难,因为它们的前进速度十分惊人,很难捕捞,每次捕捞耗资10万元以上,其次饲料关也没有全过。人工繁殖未能成功,如果一旦灭绝,其后果无法弥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