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线程集成
1)  thread integration
线程集成
1.
System design based on thread integration techniques;
基于线程集成的系统设计方法
2.
The thread integration technique-a new method for providing real time task concurrency on single microcontrollers and microprocessors is presented.
介绍了线程集成技术在通用单片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上实现实时任务并行性的新方法。
2)  Software thread integration
软件线程集成
3)  process integration
过程集成
1.
Data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small-medium enterprise process integration;
面向中小企业过程集成的数据集成平台研究
2.
Application of Process Integration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
过程集成在新一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3.
Research on Process Integration-Oriented Quality Management in Steel Industry;
面向过程集成的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4)  flow integration
流程集成
5)  hybrid process
集成过程
1.
Micellar enhanced ultrafiltration, complexation-ultrafiltration coupling process,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nd the hybrid process of complexation-ultrafiltration -electrodeposition were discussed.
论述了胶束增强超滤、络合 -超滤耦合过程、电化学法和络合 -超滤 -电解集成过程等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
2.
The hybrid process of distillation side-connected with pervaporati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C 4 etherified products was simulated with the HYSIM modeling system.
利用HYSIM软件系统 ,采用平推流与全混流两种进料方式的渗透汽化工艺 ,对醚化后C4产物分离的蒸馏 -渗透汽化集成过程进行模拟 ,计算了回流比、侧线出料量、侧线进出口位置、进料及返回液中甲醇含量等操作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3.
The hybrid process of distillation-pervaporation as well as its current and forthcoming applications in chemical industry were introduced.
介绍渗透汽化与精馏集成过程的相关工艺路线和该技术的研究应用和进展,并拟对不同工艺的性能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论述,最后提出了一些渗透汽化与精馏集成技术所面临的难题的解决措施,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6)  Integrated process
集成过程
1.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gas-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fundament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about the integrated process of oxidation and extrac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by anthraquinone method have been carried out.
在自行设计的喷射萃取塔中研究了空塔和填料塔内以纯水为萃取剂对蒽醌法过氧化氢合成中H2 O2 的液液萃取、气液液喷射萃取及氧化与萃取集成过程。
补充资料:超线程技术
   

  CPU生产商为了提高CPU的性能,通常做法是提高CPU的时钟频率和增加缓存容量。不过目前CPU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再通过提升CPU频率和增加缓存的方法来提高性能,往往会受到制造工艺上的限制以及成本过高的制约。

  尽管提高CPU的时钟频率和增加缓存容量后的确可以改善性能,但这样的CPU性能提高在技术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实际上在应用中基于很多原因,CPU的执行单元都没有被充分使用。如果CPU不能正常读取数据(总线/内存的瓶颈),其执行单元利用率会明显下降。另外就是目前大多数执行线程缺乏ILP(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多种指令同时执行)支持。这些都造成了目前CPU的性能没有得到全部的发挥。因此,Intel则采用另一个思路去提高CPU的性能,让CPU可以同时执行多重线程,就能够让CPU发挥更大效率,即所谓“超线程(Hyper-Threading,简称“HT”)”技术。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的CPU的运行效率。

  采用超线程及时可在同一时间里,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芯片的不同部分。虽然单线程芯片每秒钟能够处理成千上万条指令,但是在任一时刻只能够对一条指令进行操作。而超线程技术可以使芯片同时进行多线程处理,使芯片性能得到提升。

  超线程技术是在一颗CPU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颗CPU内的资源,理论上要像两颗CPU一样在同一时间执行两个线程,P4处理器需要多加入一个Logical CPU Pointer(逻辑处理单元)。因此新一代的P4 HT的die的面积比以往的P4增大了5%。而其余部分如ALU(整数运算单元)、FPU(浮点运算单元)、L2 Cache(二级缓存)则保持不变,这些部分是被分享的。

  虽然采用超线程技术能同时执行两个线程,但它并不象两个真正的CPU那样,每各CPU都具有独立的资源。当两个线程都同时需要某一个资源时,其中一个要暂时停止,并让出资源,直到这些资源闲置后才能继续。因此超线程的性能并不等于两颗CPU的性能。

  英特尔P4 超线程有两个运行模式,Single Task Mode(单任务模式)及Multi Task Mode(多任务模式),当程序不支持Multi-Processing(多处理器作业)时,系统会停止其中一个逻辑CPU的运行,把资源集中于单个逻辑CPU中,让单线程程序不会因其中一个逻辑CPU闲置而减低性能,但由于被停止运行的逻辑CPU还是会等待工作,占用一定的资源,因此Hyper-Threading CPU运行Single Task Mode程序模式时,有可能达不到不带超线程功能的CPU性能,但性能差距不会太大。也就是说,当运行单线程运用软件时,超线程技术甚至会降低系统性能,尤其在多线程操作系统运行单线程软件时容易出现此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超线程技术的CPU需要芯片组、软件支持,才能比较理想的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芯片组包括如:英特尔i845GE、PE及矽统iSR658 RDRAM、SiS645DX、SiS651可直接支持超线程;英特尔i845E、i850E通过升级BIOS后可支持;威盛P4X400、P4X400A可支持,但未获得正式授权。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Windows 2003,Linux kernel 2.4.x以后的版本也支持超线程技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