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lor-setting with altitude distinguished
以高度分层设色
2) elevation tints
高程分层设色
4) altitude(layer)tints
依高程分层设色(地图)
5) layered map
分层设色图
6) graduation of tints
分层设色表
补充资料:分层设色法
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貌的方法。首先将地貌按高度划分若干带;各带规定具体的色相和色调,称为“色层”。为划分的高度带选择相应的色系,称为“色层表”在地图上,按色层表给不同高度带以相应颜色。目前,常见的色层表为绿褐色系、低地用色、丘陵用黄色、山地用褐色、雪山和冰川用白色或蓝色等。能醒目地显示地势各高程带的范围、不同高程带地貌单元的面积对比,具有立体感。不能量测。
此法是制图学家雷马虚克发明。设色的原则,是按地面由低到高,以绿、黄、棕等颜色分别表示平原、高原和高山,以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该法的优点是能概括地表示图内区域的地形大势,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小比例尺地图中,平原、丘陵、山地等的分布状态一目了然、阅读很方便。目前,我国常用的地形图,200米等高线以下填绘深绿色,200—500米等高线间填绘浅绿色。500—1000米之间填绘浅黄色,1000—2000米等高线间填深黄色,2000—3000米等高线间填浅赭色。这种地势愈高设色愈暗的方法,使低地着色明淡,而这些地区地面要素——交通线、居民点都比较密集,由于底图明淡,所标注的地面要素清晰可见。高地所设的颜色深暗,而该处需要显示的其他要素较少,故对制图影响不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