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力供需形势
1)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电力供需形势
2)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供需形势
1.
Analysis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gold resources and suggestions of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黄金资源国内外供需形势分析及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2.
This paper analyzes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lead and zinc resources i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s from the angles of mineral resource guarantee level,prospecting potentiality,produce and demand and market price trend of smelting materials and metal products etc.
文章从资源保证程度、找矿前景、冶炼原料和金属产品的生产与需求、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对铅锌资源的国内外市场的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对未来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3.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in Vietnam was presented, such a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establishment of Vietnam Electricity, installed generation capacity and network structur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financing investments and development plan in future, on-grid and retail tariff level, BOT and IPP generation project.
介绍越南电力工业发展近况,包括其电力工业组织结构、新越南国家电力集团的成立、发电装机及电网结构、电力生产和销售、电力供需形势及未来投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水平、建设—运行—移交工程(BOT)和独立电厂(IPP)项目等,并对越南电力工业运行给予了总体表现良好的绩效评价,主要表现在供应能力快速增长、需求得到保障、财务状况健康、电价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改善、农村电气化水平大为提升及输配电线损持续下降等方面。
3)  supply and demand
供需形势
1.
The trend of sulfur supply and demand at home and abroad;
国内外硫磺供需形势分析
4)  the situ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供需形势
1.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and research on import and export of mineral products for ten years, the author points out basic principle and policy of import and export of mineral products should be abided in the future, that is foundation of tariff adjustment of mineral products under new situation.
作者根据对 2 1世纪初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的分析 ,以及近 1 0多年来矿产品进出口的研究 ,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矿产品进出口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取向。
5)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电力供需
1.
The equilibrium of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choice of demand side management strategies;
电力供需均衡与需求侧管理策略选择——基于温州电网的个案分析
2.
Electric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PDSM) has now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and relevant state departments have put forward many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o facilitate orderly power consumption,efficient energy use,and balance between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目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很多关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对实施有序用电、提高能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
The author presents a complete summary on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of our country in 2005,a forecast analysis of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2006 and also an expecta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trend in 2007.
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开始出现缓和,作者对2005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并对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对2007年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展望。
6)  demand and supply of mining product
矿产品供需形势
补充资料:2006年钢材石油供需形势预测分析(五)
成品油方面,预计全年的产量略高于需求量,大概在1.85亿吨左右,但是,受炼厂装置局限,国内炼厂的柴汽产出比很难突破2.0,低于需求端柴汽比,因此,成品油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仍需要进口柴油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

  油价即将进入下降通道新的均衡点有待产生

  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经历了一个大幅上涨的过程,主要原因是强劲的需求使得石油闲置产能创历史新低。在国际原油市场供需趋紧、闲置产能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任何可能影响石油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因素都会对油价构成冲击。此外,美元贬值和金融投机因素也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但高涨的油价已经对需求的增长产生抑制,各国为避免过高油价拖累经济发展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平抑油价过度上涨,2006年油价进一步上扬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我们预计,2006年国际油价将进入下降通道,并且有可能形成新的均衡点,该判断基于以下分析:

  (1)世界经济受高油价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石油需求增速放缓。根据IMF预测,2006年全球GDP增长4.3%,与2005年持平;IEA预测2006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同比增长175万桶,增长2.1%,这一增速低于2003年的2.3%和2004年的3.4%,也略低于2005年。

  (2)新的石油产能正在形成。根据法国石油研究所预计,2005年、2006年全球石油投资分别达1700亿和1850亿美元,增长13%和9%,高于2004年增速。

  (3)主要石油消费国原油库存明显回升。OECD原油库存26.67亿桶,可供54天消费,处于过去五年来中等水平;美国原油库存在五年平均水平之上,其中,商业库存同比增加3000万桶,国家战略储备达到7亿桶的历史最高水平。

  在供需基本面改善的支撑下,投机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弱化,国际石油价格回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预计2006年国际油价将逐渐回落,在45美元/桶左右达到新的均衡价位。

  上下游效益分化减弱炼油行业盈利回升

  2005年国际油价的高涨,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上下游行业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成本传导机制顺畅,受油价攀升的影响,效益景气大增;相反,进口原油价格上涨使得处于下游的石油加工业成本上升,同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调整滞后于国际油价,成本传导滞后,导致利润大幅下降,效益景气也呈下滑之势。据统计,2005年1-10月份,全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实现销售收入4868.17亿元,同比增长43.6%;利润总额达到2524.71亿元,同比增长74.4%;销售利润率为0.52。与此同时,石油加工业利润总额为-214.5亿元,同比下降了200%,全行业亏损严重。

  2006年随着油价的回落,石油天然气工业上下游行业效益分化的趋势将会减弱。随着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日益灵活以及成本的逐渐下传,石油加工业的效益景气将会反弹,炼油行业的盈利将出现回升。

  国际油价变动带来投资机会

  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已经给石油开采业和炼油行业带来明显不同的影响: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猛增,炼油行业则陷入全面亏损。2006年,国际油价将进入下降通道,新的价格均衡点的形成将对行业的利润分配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石油加工业的盈利水平将随着国际油价的下降而上升,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盈利水平则会回落。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以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在三地市场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会调整中准价,时间至少滞后一个月左右。但事实上我国成品油定价没有完全遵循上述规则,成品油价格不仅存在理论上的一个月时差,而且还存在政府对成品油价格的人为控制,导致在成品油生产成本因为原油价格上涨而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严重滞后于国际市场原油和成品油的上涨水平。

  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开放的时间不断临近,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进程在2006年有可能加速。随着国内油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进一步市场化和合理化,对炼油行业上市公司2006年的业绩提升将构成实质性利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