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82 anchoring agent
982锚固剂
1.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BM concrete, silica powder, 982 anchoring agent and acrylic emulsion concrete were used in water level up-and-down part, damp part, upper dry part and cracking in front and back walls respectively.
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对水位变化区、潮湿部位、上部干燥部位及前后墙开裂部位,分别采用PBM混凝土、硅粉混凝土、982锚固剂及丙乳混凝土进行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2) anchoring agent
锚固剂
1.
Quantity of accelerant affected to gel time of anchoring agent for resin bolt;
促进剂用量对树脂锚杆锚固剂凝胶时间的影响
2.
Research on non-sulphur anchoring agent of threading spike of railway rail;
铁路螺纹道钉用非硫磺锚固剂的研究
3.
For them,we created a clay charge machine equipment to improve the speed of resin anchoring agent production line.
针对树脂锚固剂装胶泥过程中出现的出料不匀、有气泡、出料速度慢等问题,对胶泥装药机设备进行改造,以满足提高树脂锚固剂生产线生产进度的要求。
3) resin anchoring cartridge
树脂锚固剂
1.
The analysis show that resin anchoring cartridge can .
经过分析表明,当孔壁渗流水不大时,树脂锚固剂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摩擦挤压作用,能够堵住某些裂隙出水点,但是一些分散到树脂胶泥中的水滴,会影响锚杆的锚固力。
4) resin medicine-one
树脂锚固剂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n medicine-one can stem some crannies through the rub and.
实验结果表明:当孔壁渗流水不大时,树脂锚固剂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摩擦挤压作用,能够堵住某些裂隙出水点,但是一些分散到树脂胶泥中的水滴,会影响锚杆的锚固力;而当钻孔内水量较大,甚至有压力的喷水,树脂锚杆锚固力会大大下降;另外,孔壁温度的升高也会降低树脂锚杆的锚固力。
5) epoxy anchoring agent
环氧锚固剂
1.
Application of epoxy anchoring agent during anchorage fixing of bridge cables;
环氧锚固剂在桥梁缆索锚具锚固中的应用
6) rapid solidification anchor agent
速凝锚固剂
补充资料:阿底峡(982—1051,一说980—1052)
【阿底峡(982—1051,一说980—1052)】
阿底峡,是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之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就是当地的国王,名叫善祥;他的母亲名叫吉祥光。这位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莲花藏,次子叫月藏,幼子叫吉藏。长子继承王位。次子月藏当受具足戒之后,取名吉祥燃灯智,也就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是人们对他的一个尊称。后人对这个称呼的解释很多,但多不可置信。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字诂》引宗喀巴和《迦当教法史》的说法,是有“卓越,优胜”等义,由此推测,这个名称当系由梵语转来)。
他幼年很聪颖。十岁以内,学会医方、工巧、文学等,并常时皈依三宝,守持斋戒,对于佛法的信仰和修持,都有明显的表现。十一岁的时候,他对宫中的宝车彩女等繁华享用起厌离想,便到山林去参见佛教出家人胜敌婆罗门。起初王子故意示现骄慢,自称是当地主人。胜敌说,“我已超出人群,没有主子也没有奴隶”。说完这些话,王子供上弓箭宝剑,表示渴望出离,企求摄受。胜敌最后指示他到那烂陀寺,使他寻求菩提贤论师。王子到了那烂陀,拜见菩提贤论师以后,菩提贤又指他去参见那烂陀寺北面的明杜鹃菩萨。他见了明杜鹃菩萨之后,又被指示往见黑山之南的阿嚩都帝巴。经过阿嚩都帝巴的开示之后,王子回到本国,请求父母许可他离开家庭,父母无可奈何,就暂时答应了他。于是他又到阿嚩都帝巴那里,恭敬供养,企求教授。阿嚩都帝巴传给他发心法之后,又指点他到黑山寺去亲近大瑜伽师罗睺罗笈多伐折罗,在那里,他受了欢喜金刚灌顶。此后,先到王宫向父母诀别,再到阿嚩都帝巴处修难行,学中观,获得月称一派的中观见。二十一岁之内,内外声明、因明之学完全学会。在与其他宗教信徒的辩论中得到胜利。二十九岁时,在金刚座末底寺从持律上座戒护论师出家。他从论师学习了两年论藏。到了三十岁,他已遍学四部(大众、上座、正量、一切有部)的三藏教典,通达各派的持戒行法。他曾长久住在毗讫罗摩尸罗寺,主要依止那罗巴。又曾从飞行寺法护学《毗婆娑论》十二年。尊者不但精通了佛教学术,对于当时的其他学派:如正理派、数论派、胜论派、瑜伽派的根本经典都能通晓。
他不但在印度大陆上研习大法,为了求法的缘故,也曾三度入海。当时金洲(据说即今苏门答腊)有一位大法师法称,或称法护,一般称为金洲大师,学识渊博,名驰远近。阿底峡对他极为崇敬,于是决意参拜依止,与一百二十五位弟子入海,乘船航行了十三个月,才到达金洲。金洲大师给予热忱的欢迎,以后十二年中,尊者与大师共同起居,学得一切大乘佛法。特别注意学习的是《现观庄严》一切教授,和《集菩萨学论》、《入菩萨行论》等不共教授。此外,以清净增上意乐修自他换菩提心的不共教授,也是从金洲大师获得。学成之后,与赡部洲的商人结伴回到印度,那时他年四十四岁。
当时印度有四大寺,即是:那烂陀、飞行寺、金刚座和毗讫罗摩尸罗寺。他回国之后,先住在金刚座寺,其后因为护法王迎请,在毗讫罗摩尸罗寺驻锡。由于他卓越的才学和声望,成为该寺的首要人物。当时这个寺院的前面,右边画着龙树论师的像,左边画着他的像,可见当时人以为他可与龙树并论。还有,殿的左右墙壁一边画着通达五明的人,一边画着得成就者,而左右两墙都有他的画像。那时印度的寺规,只有大善巧者才能掌管钥匙,而他掌管了十八把钥匙。
当时中国西藏地区阿里地方出家人智光,本是王族的后裔,而且曾摄持王位。他看到当时西藏地区佛教内部异说竞起,理论分歧,即在经典之中,这部经与那部经也常常有互相矛盾的说法。他心里想,只有到佛教基础厚的地方去求法,才能决定谁是谁非。
阿底峡,是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之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就是当地的国王,名叫善祥;他的母亲名叫吉祥光。这位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莲花藏,次子叫月藏,幼子叫吉藏。长子继承王位。次子月藏当受具足戒之后,取名吉祥燃灯智,也就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是人们对他的一个尊称。后人对这个称呼的解释很多,但多不可置信。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字诂》引宗喀巴和《迦当教法史》的说法,是有“卓越,优胜”等义,由此推测,这个名称当系由梵语转来)。
他幼年很聪颖。十岁以内,学会医方、工巧、文学等,并常时皈依三宝,守持斋戒,对于佛法的信仰和修持,都有明显的表现。十一岁的时候,他对宫中的宝车彩女等繁华享用起厌离想,便到山林去参见佛教出家人胜敌婆罗门。起初王子故意示现骄慢,自称是当地主人。胜敌说,“我已超出人群,没有主子也没有奴隶”。说完这些话,王子供上弓箭宝剑,表示渴望出离,企求摄受。胜敌最后指示他到那烂陀寺,使他寻求菩提贤论师。王子到了那烂陀,拜见菩提贤论师以后,菩提贤又指他去参见那烂陀寺北面的明杜鹃菩萨。他见了明杜鹃菩萨之后,又被指示往见黑山之南的阿嚩都帝巴。经过阿嚩都帝巴的开示之后,王子回到本国,请求父母许可他离开家庭,父母无可奈何,就暂时答应了他。于是他又到阿嚩都帝巴那里,恭敬供养,企求教授。阿嚩都帝巴传给他发心法之后,又指点他到黑山寺去亲近大瑜伽师罗睺罗笈多伐折罗,在那里,他受了欢喜金刚灌顶。此后,先到王宫向父母诀别,再到阿嚩都帝巴处修难行,学中观,获得月称一派的中观见。二十一岁之内,内外声明、因明之学完全学会。在与其他宗教信徒的辩论中得到胜利。二十九岁时,在金刚座末底寺从持律上座戒护论师出家。他从论师学习了两年论藏。到了三十岁,他已遍学四部(大众、上座、正量、一切有部)的三藏教典,通达各派的持戒行法。他曾长久住在毗讫罗摩尸罗寺,主要依止那罗巴。又曾从飞行寺法护学《毗婆娑论》十二年。尊者不但精通了佛教学术,对于当时的其他学派:如正理派、数论派、胜论派、瑜伽派的根本经典都能通晓。
他不但在印度大陆上研习大法,为了求法的缘故,也曾三度入海。当时金洲(据说即今苏门答腊)有一位大法师法称,或称法护,一般称为金洲大师,学识渊博,名驰远近。阿底峡对他极为崇敬,于是决意参拜依止,与一百二十五位弟子入海,乘船航行了十三个月,才到达金洲。金洲大师给予热忱的欢迎,以后十二年中,尊者与大师共同起居,学得一切大乘佛法。特别注意学习的是《现观庄严》一切教授,和《集菩萨学论》、《入菩萨行论》等不共教授。此外,以清净增上意乐修自他换菩提心的不共教授,也是从金洲大师获得。学成之后,与赡部洲的商人结伴回到印度,那时他年四十四岁。
当时印度有四大寺,即是:那烂陀、飞行寺、金刚座和毗讫罗摩尸罗寺。他回国之后,先住在金刚座寺,其后因为护法王迎请,在毗讫罗摩尸罗寺驻锡。由于他卓越的才学和声望,成为该寺的首要人物。当时这个寺院的前面,右边画着龙树论师的像,左边画着他的像,可见当时人以为他可与龙树并论。还有,殿的左右墙壁一边画着通达五明的人,一边画着得成就者,而左右两墙都有他的画像。那时印度的寺规,只有大善巧者才能掌管钥匙,而他掌管了十八把钥匙。
当时中国西藏地区阿里地方出家人智光,本是王族的后裔,而且曾摄持王位。他看到当时西藏地区佛教内部异说竞起,理论分歧,即在经典之中,这部经与那部经也常常有互相矛盾的说法。他心里想,只有到佛教基础厚的地方去求法,才能决定谁是谁非。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