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弹是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且相对减弱冲击波和光辐射效应的特殊设计的一种小型氢弹。
核武器的杀伤因素,主要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早期核辐射是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出的中子流和γ射线。中子弹主要以此达到杀伤效果。1枚1千吨当量的中子弹,在距离爆心800米处的核辐射剂量,为同样当量纯裂变武 <br>器的10倍左右,其爆炸释放出的能量分配大致为早期核辐射40%,冲击波34%,光辐射24%,而放射性沾染只有2%。因此,和同当量的普通核弹相比,中子弹使用后留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比较轻微的。
中子弹在战争中的使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适合用于攻击对方装甲部队和有生力量。快中子具有很强的贯穿辐射效果,例如100毫米的钢板可以将γ射线减少90%,但对中子则只能减少30%左右,而且被减弱的中子还会产生次级γ射线。一般认为,防护装甲厚为200毫米的坦克,在遭受中子弹攻击时,车内中子剂量约为车外的一半。例如在开阔地面上,1千吨当量中子弹爆炸后(取最佳爆高),700米距离上的中子剂量约为170戈瑞(注:戈瑞:核辐射剂量国际单位,每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核辐射能时,其核辐射剂量称为1戈瑞),车内即为约85戈瑞。
根据美军制订的核辐射损伤标准,此时坦克成员会在5分钟内失能,均不能执行任何消耗体力的任务,人员在1至2天内死亡。虽然各先进的坦克生产国都已经研制和装备了对中子有一定屏蔽能力的防中子衬层和复合装甲,但一来战后早期主战坦克,例如m48和t-54都没有此种装备,二来这种装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中子弹的杀伤半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子弹的威胁,且装甲部队并不是只由坦克组成,大量的辅助车辆和坦克以外的装甲战斗车辆,依旧会在中子弹的杀伤效果下迅速瘫痪,导致装甲部队最终丧失战斗力。
中子弹对地面暴露人员的杀伤效果也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子和γ射线在通过大气时会发生散射,因此在其杀伤半径内,人员即使躲在高地反斜面处也会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具体强度视高地坡度和距离而定。以万吨级触地核爆炸的数据为例(此时早期核辐射强度与千吨级中子弹相似):山高15~27米,坡度为19~23度,在1200~1300米距离上,位于山顶的两只狗均发生了重度放射病,而同距离位于山反斜面的狗仅患中度或轻度放射病。从万吨级原子弹空爆得到的数据表明,30度左右的高地对早期核辐射的屏蔽效果约能达到一半。这并不影响中子弹的使用,例如1颗某当量的中子弹,原本在1200米距离上可以达到8~9戈瑞的辐射剂量,人员受辐射后发生极重度急性放射病而失能,半数以上将在几周内死亡。即使有山体屏蔽,人员只受到4~5戈瑞左右剂量的辐射,也会发生重度放射病,基本失去战斗力,对受辐射人员虽然有生死差别,但对战斗进程不产生影响。
应该指出的是,和普通核武器相比,中子弹更适合用于本土作战。由于中子弹的光辐射、冲击效应都比较小,对民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也就较小。而中子弹产生的放射性沾染远小于普通核弹,爆后经过较短时间(具体随爆高和气象条件而定),核爆区域就可以供人员正常生产生活,几乎不会导致因污染造成的“战争后遗症”。因此,中子弹被认为最适合在本土使用。美国最早研制中子弹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执行本土防空任务。冷战后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在“铁幕”西侧的德国领土上,也布置有大量中子弹,并制订了相关使用计划。<br>第二,它不易爆后防护。
一般来说,核爆发生后,爆区附近人员会在发现核爆炸闪光后进行主动防护,比如迅速卧倒,穿戴防化器材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甚至大大减弱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