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万松书院
1)  Wan-song College
万松书院
2)  academy [英][ə'kædəmi]  [美][ə'kædəmɪ]
书院
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Academy;
试论古代书院的环境经营
2.
From Academy to School-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书院改学堂——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过程
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of Anhui academy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论明代安徽书院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互动
3)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书院
1.
Development of Quanzhou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and village school and deepening of Zhuxi′s jurisprudence philosophy;
泉州书院、社学的发展与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化
2.
A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cause of prosperity of the ancient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China;
中国古代书院兴盛原因考
3.
Due to the concept of nature worship shared by 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 and fengshui,and the common demand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fengshui exercises a deep influence upon the site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Buddhist temple and Taoist temple that embody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s.
儒释道与风水之间崇尚自然的理念和共同的地理环境需求使儒释道三家的精神文化载体书院寺观在建筑选址和布局上打下了深深的风水烙印。
4)  Academies [英][ə'kædəmi]  [美][ə'kædəmɪ]
书院
1.
Academies and Universities Echo beyond Time and Space;
书院与大学的超时空共振——湖南高等教育史研究之一
2.
We find that academies and the syste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existed, blossomed and declined together by seeking their development in this essay.
探索了科举制与书院发展的历程,认为科举与书院共生、共存、共兴、共衰。
3.
While most academies devoted to Sinology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dvocate the classic studies and deny their inclination to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their students have achieved greatly in the actual imperial examinations,the successful rate quite high.
19世纪前期专门研习汉学的书院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代表,虽然这些书院的创立、教学活动都宣称不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标,甚至将科举之学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然而这些书院不仅不反对生徒应举,而且生徒的科举及第率都相当高,这说明汉学书院仍然无法脱离科举制度的影响。
5)  College [英]['kɔlɪdʒ]  [美]['kɑlɪdʒ]
书院
1.
Re-recognition the Origin of College——Concurrently Discussing A Method of College Classification;
书院起源问题的再认识——兼论书院分类的一种方法
2.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the Library System of the College in Qing Dynasty;
清代书院藏书制度的历史文化作用——兼论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
6)  Ancient Academy
书院
1.
A Study of the Rite and its Functions of Ancient Academy;
书院的祭祀及其教育功能初探
补充资料:书院门
书院门
书院门

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是一个明代的叫做冯从吾的工部尚书,给皇帝上书,说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结果被革职回家,然后潜心研究易理,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拉上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所以从此把那个地方修了一所书院,就是关中书院。这条靠近南城墙的老街经历了四五百年的风风雨雨,房舍年久失修,街道灰暗,一片破败景象。九十年代初,西安市经过规划设计,由碑林区实施,把它翻修改造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商业街。人们看到,这里的店铺门面既不像江南商号那样纤巧秀丽,也不同于北京大栅栏那样富丽堂皇,而是古朴敦厚,门面很少有繁琐的装饰,进深狭长,显示出“深藏若虚”的特色。

从南大街走到这条街上,忽然好像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路两边,高大的槐树后面,红漆格子门半开着,大大小小的湖笔从门檐上面垂下来,一条浸透墨香的路便向远方铺展开来约570多米,浓郁的古风扑面而来,两边鳞次栉比地集中了碑帖拓片、名人字画、印章印谱、文房四宝等一百多家店铺,在二三层雕栏楼阁上,挂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书写着文萃阁、醉书轩、聚看斋、皓月宫等店名,刻尽儒雅祥瑞之言,再现了昔日的辉煌。这是一条让西安人自豪的文物书法之路,它的终点是三学街牌楼西。

书院门是西安著名的古文化一条街,但细心观察,这里的商人似乎也因沾了一点书香墨宝,与外面的商人在气质上不大相同。大批书画名家会聚西安,每年都要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陈列数十次。

这条街的形成起初是一些人拿了宣纸,到碑林里面拓片了来卖。生意还很红火,于是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这么一条街,搁在古代,也算是一个“雅集”吧。后来西安市政府把这条街索性改造成了一条古文化街,也成为了西安的一个不错的景点。

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是一个明代的叫做冯从吾的工部尚书,给皇帝上书,说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结果被革职回家,然后潜心研究易理,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拉上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所以从此把那个地方修了一所书院,就是关中书院。

看来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的地位实际上是非常尴尬的:当权者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回老家,就算是想成为一个专门搞学问的,想搞得有点影响,也必须借助统治者的力量。假如你说的话研究的东西不和统治者的口味,还有灭顶之灾。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的一帮文人,顺便把关中书院也收拾了一下,冯从吾也被累及。然后,熹宗一道圣旨把关中书院拆了。一直到康熙3年,关中书院才被重建起来,在光绪皇帝在位的时候,又修葺一新,改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现在,它里面是陕西师范学校及其附小。

离关中书院不远,是西安的碑林博物馆。这个地方全国有名,我就不多说了。现在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道关中书院门口的这一条步行街。这条街是青石板铺成的,路两旁都是一些仿古的建筑,建筑里面是一些店铺--卖湖笔端砚的,卖名人字画的,卖古籍的,治印的,每家店铺都装修的古色古香。而且,不吵,店铺里面的老板都袖着手坐在屋子里面,有的拿着一个紫砂壶,眯着眼睛,决不吆喝。97年有一次我来的时候,还看见两个老头子,在街边上铺开宣纸,一个画的是泼墨山水,另一个写得是蝇头小楷,画完,笔放在黑黝黝的笔架上,端起茶壶又喝,任由旁边的老外大惊小怪。

这条街的形成起初是一些人拿了宣纸,到碑林里面拓片了来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