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乙二醇单乙醚乙酯
1)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cetate
乙二醇单乙醚乙酯
1.
Synthesis of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cetate by TiO_2/SO_4~(2-) to be carried by molecular sieves;
分子筛负载TiO_2/SO_4~(2-)催化合成乙二醇单乙醚乙酯
2)  2-Ethoxyethylaacetate
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3)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soyate
乙二醇乙醚豆油单酯
1.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soyate,a new kind of biodiesel has been synthesized using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nd refined soybean oil as reagents and Na as catalyst.
利用乙二醇乙醚和精制大豆油合成出一种新型生物柴油——乙二醇乙醚豆油单酯。
4)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cetate
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1.
Synthesis of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cetate catalyzed by sodium bisulfate monohydrate;
一水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2.
Synthesis of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cetate over sodium bisulfate catalyst;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5)  ethylene glycol monoether acetate(EGEEA)
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EGEEA)
6)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ether acetate
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
1.
Market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ether acetate at home and abroad;
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国内外市场及生产技术
补充资料:乙酸乙二醇乙醚

国标编号 33570
CAS号 111-15-9
分子式 C6H12O3;CH3COOCH2CH2OCH2CH3
分子量 132.17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类似芳香脂的气味;蒸汽压 0.16kPa/20℃;闪点47℃;熔点-61.7℃;沸点156.4℃;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芳烃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97;相对密度(空气=1)4.6;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硝酸纤维素、树脂、油脂的溶剂,及脱漆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具有刺激性。中毒表现有头痛、恶心和呕吐。
慢性影响:有可能引起生殖功能紊乱。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900mg/kg(大鼠经口);10500mg/kg(兔经皮)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27mg/m3[皮]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自给式呼吸器或自吸式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