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O/MEO satellite network
LEO/MEO卫星网络
1.
New dynamic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MANET technology in the LEO/MEO satellite network;
LEO/MEO卫星网络中运用自组网思想的动态路由算法
2) low earth orbit(LEO)/medium earth orbit(MEO)/geosychronons earth orbit(GEO) satellite network
LEO/MEO/GEO卫星网络
3) LEO/MEO satellite network
LEO/MEO卫星网
1.
Build the core layer function on LEO/MEO satellite network platform,and better handle the packet switching affected by the complex ISLs Handoff.
结合移动Agent技术解决卫星网动态路由问题,在LEO/MEO卫星网平台上构建了核心层功能,并较好地处理了受复杂的星际链路切换影响的数据包转发。
5) LEO satellite network
LEO卫星网络
1.
Research of TCP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over LEO Satellite Networks;
LEO卫星网络TCP拥塞控制算法改进研究
2.
Pointer forwarding strategy for location management in LEO satellite network;
LEO卫星网络指针转发位置管理策略
3.
The performance of TCP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s over Iridium-like LEO satellite networks is analyzed, including Reno, Newreno, SACK and Vegas algorithms.
研究了类Iridium系统的LEO卫星网络环境下各种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icol)拥塞控制算法的性能表现,包括Reno,Newreno,SACK,Vegas四个算法,侧重点是各种性能参数在整个网络上总的平均结果,关心网络的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平均往返时延上Vegas算法优于其他算法,但各种算法在平均吞吐量方面的差别并不明显·与单一链路的仿真结果比较,使用完整的网络进行仿真具有积极的意义
6) LEO satellite networks
LEO卫星网络
1.
The performance of TCP Vegas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s over Iridium-similar LEO satellite networks is analyzed.
主要分析了类Iridium系统的LEO卫星网络环境下Vegas拥塞控制算法的性能表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CP拥塞控制算法—Vegas1算法,并将之与原算法进行了比较。
2.
Result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eatures low handoff latency and stable throughput,and suits for seamless handoff for LEO satellite networks.
为了减少接入认证引起的切换性能下降,根据LEO卫星网络拓扑的可预知性,利用基于身份的密码学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认证的快速切换算法,不但实现了移动节点和接入卫星的双向认证,而且达到了较高的安全性。
3.
Dynamic location area scheme based on geographical position is used for the user terminals with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positioning of LEO satellite networks, to adjust the size of the area according to the velovity of user terminals.
针对LEO卫星网络中具有自主定位能力的用户终端,采用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态位置区划分方案,根据用户移动速度设置位置区的大小。
补充资料:反卫星卫星
能对敌方有威胁的卫星实施摧毁或使其失效的人造地球卫星。 亦称拦截卫星。 它和空间观测网、地面发射-监控系统组成反卫星武器系统。
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通信、侦察、导航、海洋监视、导弹预警等军用卫星充斥空间,外层空间已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因此,研制反卫星卫星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反卫星作战过程大致如下:由空间观测网对敌方各种卫星进行不间断的观测,编存目标参数,判定其性质(军用或民用的),在适当时机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不断监视目标卫星的运行情况;必要时由反卫星卫星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起动变轨发动机,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将其摧毁。最后,由地面发射 -监控系统判断其效果。反卫星卫星的攻击方法有:
①椭圆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椭圆轨道上,远地点接近目标的轨道高度,多用于拦截高轨道的卫星;②圆轨道法。反卫星卫星的圆轨道与目标卫星的轨道共面,这样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可节省推进剂;③急升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低轨道上,并在一圈内进行变轨机动,快速拦截目标卫星使其来不及采取防御措施,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推进剂。
在一般情况下,对较高轨道的目标卫星使用前两种攻击方法,但反卫星卫星要运行数圈才能完成拦截任务。对轨道高度为500公里以下的目标卫星,通常采用后一种攻击方法。
70年代以来,国外对反卫星卫星已做过多次试验,其中一种试验装置的总重量约3000千克(含变轨机动用的推进剂约500千克),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射入轨,具有改变轨道面倾角5°~10°的能力,使用非核战斗部或无控火箭,能拦截运行高度为150~1500公里的卫星。80年代初反卫星武器系统仍处于试验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卫星卫星将具有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并使用激光武器或高能粒子束武器摧毁目标卫星。
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通信、侦察、导航、海洋监视、导弹预警等军用卫星充斥空间,外层空间已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因此,研制反卫星卫星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反卫星作战过程大致如下:由空间观测网对敌方各种卫星进行不间断的观测,编存目标参数,判定其性质(军用或民用的),在适当时机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不断监视目标卫星的运行情况;必要时由反卫星卫星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起动变轨发动机,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将其摧毁。最后,由地面发射 -监控系统判断其效果。反卫星卫星的攻击方法有:
①椭圆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椭圆轨道上,远地点接近目标的轨道高度,多用于拦截高轨道的卫星;②圆轨道法。反卫星卫星的圆轨道与目标卫星的轨道共面,这样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可节省推进剂;③急升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低轨道上,并在一圈内进行变轨机动,快速拦截目标卫星使其来不及采取防御措施,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推进剂。
在一般情况下,对较高轨道的目标卫星使用前两种攻击方法,但反卫星卫星要运行数圈才能完成拦截任务。对轨道高度为500公里以下的目标卫星,通常采用后一种攻击方法。
70年代以来,国外对反卫星卫星已做过多次试验,其中一种试验装置的总重量约3000千克(含变轨机动用的推进剂约500千克),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射入轨,具有改变轨道面倾角5°~10°的能力,使用非核战斗部或无控火箭,能拦截运行高度为150~1500公里的卫星。80年代初反卫星武器系统仍处于试验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卫星卫星将具有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并使用激光武器或高能粒子束武器摧毁目标卫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