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abor produces wealth
劳动创造财富
2) wealth creation
财富创造
1.
Therefore,the income distribution catering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irst of all shall be helpful for wealth creation.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没有发展,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而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创造。
2.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provide a combined source of wealth creation.
生产要素的共同努力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劳动创造价值增加了新的内涵;财产权利是收入分配的前提条件和经济依据。
3.
There is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as well, between value creation and wealth creation.
财富创造与价值创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 On Wealth Creation
论财富创造
5) the theory of 1abour wea1th
劳动财富论
6) labor and creation
劳动创造
1.
Also,labor is pregnant with the essence of labor and creation.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 ,人的本质 ,是一种劳动创造的本质。
补充资料:劳动创造人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在人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
人类起源认识的历史发展 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世界各民族早期的历史上, 都曾有过关于人类起源的各式各样的神话和传说。一类是"神创说",认为人类最初是由神创造出来的。例如,中国古代有女娲氏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和其他一些民族也有过类似的传说。一类是"自然发生论",认为原始人类或是从月亮上落下来的;或是鸟卵孵化出的;或是鱼到了陆上,脱掉鳞片变化而成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剥削阶级精神统治的需要,从原始神话演化出"上帝造人"的宗教教义。例如,被基督教奉为圣经的古代犹太教经典《旧约·创世记》记载,上帝耶和华在 6天之内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这种荒诞的说教和其他类似的迷信说法,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也有不少杰出的思想家试图用物质世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人类起源,但由于他们缺乏科学的根据,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神创说"的统治。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法国的J.-B.de拉马克(1744~1829),英国的C.R.达尔文、T.H.赫胥黎,德国的E.H.海克尔(1834~1919)等一大批科学家开始对人类起源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和论证。其中尤以达尔文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在1871年发表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应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系统地说明了人类起源和形成的自然历史。该书依据解剖学、胚胎学和人类残迹器官等方面的大量材料,论证了人类并非自古就有,也非神的创造,而是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些科学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达尔文只是从纯粹生物进化的观点考察人的问题,还不能彻底说明人类是怎样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对人类形成问题进一步从社会的本质和基础作出正确解释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一再谈到人类的社会本质以及劳动在人类形成中的决定作用。恩格斯在1876年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这一结论不断地为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大量发现和事实所证实。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在森林中生活的古猿。它曾经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从已发现的古猿化石可知,古猿的前肢较短,后肢较长,具有向直立行走发展的有利条件;它的脑较大,也比其他动物发达。但古猴和自然界其他动物一样,只具有受本能所驱使的活动能力。虽然动物有些本能活动可能达到相当精巧的程度,然而它与人的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①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活动的结果事先已在人的观念中存在;动物受本能所驱使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它们不能事先"观念地"制造出活动的结果来。②人类劳动是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通过劳动来支配自然界,并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动物的本能活动则仅仅是适应和利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改变。③人类劳动从制造工具开始,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人类劳动必然的、普遍的要素;而动物的"工具"一般说来只是它们的躯体(爪、牙等),某些动物偶尔也使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但它们永远制造不出那怕是极粗笨的石斧来。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包括猿群在内的其他动物的特征,而制造工具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标志。
但是,劳动与古猿的本能活动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猿转变为人的劳动不是历史上既成的东西,而是从古猿的本能活动中萌发、生长和成熟起来的,是在猿转变为人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活动形式。而人类的各种基本特征的形成都是与这一过程分不开的。大约在2000~3000万年前的中新世,由于大地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变化,森林面积减缩,古猿不得不由树栖逐渐改营地面生活。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古猿适应地面生活的变异特征,在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通过遗传逐步积累和巩固起来。它们的后肢渐渐专门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直立行走在古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直立行走,前肢得到解放,古猿慢慢学会利用前肢把自然界某些现成的物体(例如树枝、石块等)当作工具,进行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就是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虽然古猿在这时还不能制造工具,动物式的本能劳动还没有超出动物本能活动的范围,但它已包含着劳动的因素和向人类劳动转化的趋势。它是从动物本能活动过渡到人类劳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这种活动方式逐渐成为习惯,促进了古猿前后肢进一步分化,使前肢逐渐变为更灵活、更精巧的手。
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引起了古猿身体结构和心理素质的一系列变化。直立姿势有利于脑髓的发展,由此而来的视听范围的扩大也促进着脑组织的复杂化。原来过着群居生活的猿类由于劳动的发展,使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更加必要,以致达到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同时日益扩大和复杂化的自然对象及其属性也迫使人类祖先必须作出更高级的反映。于是出现了最初的语言和思维。在同一过程中,人类祖先也逐渐由利用现成工具发展到学会制造工具,由本能式的劳动演化为真正的劳动。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经历了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若干过渡阶段,大约在 300万年前,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地球上正式诞生了。
劳动不仅是使猿转变为人的决定力量,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劳动的直接推动下,早期人类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大约生存于距今 300万年到 200~150万年前);晚期猿人(大约生存于距今200~150万年到 40~30万年前);早期智人或称古人(大约生存于距今30~20万年到 5万年前);晚期智人或称新人(大约从5万年前开始)等4个发展阶段。在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脑量不断增大,体态特征愈来愈区别于猿而近似于现代人,劳动工具日益改进和多样化,经济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并开始出现原始精神文明。从晚期智人开始,人类逐渐发展成现代世界的各色人种。
参考书目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C.达尔文著,潘光旦、胡寿文译:《人类的由来》,商务印书馆,北京,1983。
吴汝康:《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人类起源认识的历史发展 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世界各民族早期的历史上, 都曾有过关于人类起源的各式各样的神话和传说。一类是"神创说",认为人类最初是由神创造出来的。例如,中国古代有女娲氏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和其他一些民族也有过类似的传说。一类是"自然发生论",认为原始人类或是从月亮上落下来的;或是鸟卵孵化出的;或是鱼到了陆上,脱掉鳞片变化而成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适应剥削阶级精神统治的需要,从原始神话演化出"上帝造人"的宗教教义。例如,被基督教奉为圣经的古代犹太教经典《旧约·创世记》记载,上帝耶和华在 6天之内创造了世界和人类。这种荒诞的说教和其他类似的迷信说法,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也有不少杰出的思想家试图用物质世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人类起源,但由于他们缺乏科学的根据,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神创说"的统治。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法国的J.-B.de拉马克(1744~1829),英国的C.R.达尔文、T.H.赫胥黎,德国的E.H.海克尔(1834~1919)等一大批科学家开始对人类起源问题进行科学的探讨和论证。其中尤以达尔文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在1871年发表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应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系统地说明了人类起源和形成的自然历史。该书依据解剖学、胚胎学和人类残迹器官等方面的大量材料,论证了人类并非自古就有,也非神的创造,而是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些科学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达尔文只是从纯粹生物进化的观点考察人的问题,还不能彻底说明人类是怎样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对人类形成问题进一步从社会的本质和基础作出正确解释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一再谈到人类的社会本质以及劳动在人类形成中的决定作用。恩格斯在1876年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这一结论不断地为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大量发现和事实所证实。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在森林中生活的古猿。它曾经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从已发现的古猿化石可知,古猿的前肢较短,后肢较长,具有向直立行走发展的有利条件;它的脑较大,也比其他动物发达。但古猴和自然界其他动物一样,只具有受本能所驱使的活动能力。虽然动物有些本能活动可能达到相当精巧的程度,然而它与人的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①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活动的结果事先已在人的观念中存在;动物受本能所驱使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它们不能事先"观念地"制造出活动的结果来。②人类劳动是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通过劳动来支配自然界,并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动物的本能活动则仅仅是适应和利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改变。③人类劳动从制造工具开始,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人类劳动必然的、普遍的要素;而动物的"工具"一般说来只是它们的躯体(爪、牙等),某些动物偶尔也使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但它们永远制造不出那怕是极粗笨的石斧来。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包括猿群在内的其他动物的特征,而制造工具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标志。
但是,劳动与古猿的本能活动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猿转变为人的劳动不是历史上既成的东西,而是从古猿的本能活动中萌发、生长和成熟起来的,是在猿转变为人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活动形式。而人类的各种基本特征的形成都是与这一过程分不开的。大约在2000~3000万年前的中新世,由于大地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变化,森林面积减缩,古猿不得不由树栖逐渐改营地面生活。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古猿适应地面生活的变异特征,在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通过遗传逐步积累和巩固起来。它们的后肢渐渐专门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直立行走在古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直立行走,前肢得到解放,古猿慢慢学会利用前肢把自然界某些现成的物体(例如树枝、石块等)当作工具,进行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就是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虽然古猿在这时还不能制造工具,动物式的本能劳动还没有超出动物本能活动的范围,但它已包含着劳动的因素和向人类劳动转化的趋势。它是从动物本能活动过渡到人类劳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这种活动方式逐渐成为习惯,促进了古猿前后肢进一步分化,使前肢逐渐变为更灵活、更精巧的手。
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引起了古猿身体结构和心理素质的一系列变化。直立姿势有利于脑髓的发展,由此而来的视听范围的扩大也促进着脑组织的复杂化。原来过着群居生活的猿类由于劳动的发展,使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更加必要,以致达到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同时日益扩大和复杂化的自然对象及其属性也迫使人类祖先必须作出更高级的反映。于是出现了最初的语言和思维。在同一过程中,人类祖先也逐渐由利用现成工具发展到学会制造工具,由本能式的劳动演化为真正的劳动。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经历了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若干过渡阶段,大约在 300万年前,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地球上正式诞生了。
劳动不仅是使猿转变为人的决定力量,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劳动的直接推动下,早期人类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大约生存于距今 300万年到 200~150万年前);晚期猿人(大约生存于距今200~150万年到 40~30万年前);早期智人或称古人(大约生存于距今30~20万年到 5万年前);晚期智人或称新人(大约从5万年前开始)等4个发展阶段。在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脑量不断增大,体态特征愈来愈区别于猿而近似于现代人,劳动工具日益改进和多样化,经济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并开始出现原始精神文明。从晚期智人开始,人类逐渐发展成现代世界的各色人种。
参考书目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C.达尔文著,潘光旦、胡寿文译:《人类的由来》,商务印书馆,北京,1983。
吴汝康:《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