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母线保护死区
1)  busbar protection
母线保护死区
1.
Discussion on the dead zone in busbar protection;
母线保护死区问题的探讨
2)  bus-bar dead zone protection
母联死区保护
3)  dead zone protection
死区保护
1.
It improves the dead zone protection in two ways:using currents of dual busbar-tie CTs to form a busbar-ti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modifying the protection flow while keeping regular cross connection for the dual CTs.
对此,提出通过引进2组母联电流互感器(TA)并适当对死区保护进行2种改进:一是把2组母联TA 2路电流做成1个母联小差保护;二是仍采用常规的2组TA交叉接法,但对保护流程作一些修改。
4)  protection dead zone
保护死区
1.
Discussion on several typical protection dead zone;
典型的保护死区问题探讨
2.
In general,the GTR drive circuit is used self protect circuit which exists a protection dead zone.
GTR大都采用自保护驱动电路 ,但采用这种电路存在一个保护死区 ,在保护死区内短路功耗的大小决定了自保护驱动电路能否可靠地对GTR进行保护。
5)  bus protection
母线保护
1.
Digital bus protection based on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
基于光电互感器的数字式母线保护
2.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microprocessor-based bus protections;
分布式微机母线保护的特性探讨
6)  busbar protection
母线保护
1.
Transient high-frequency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UHV busbar fault and countermeasures in busbar protection;
特高压母线故障暂态高频电流特征和母线保护应对措施
2.
XRB-220 adaptive busbar protection set;
XRB-220自适应母线保护装置
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microprocessor-based busbar protection;
微机型母线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补充资料:拉萨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拉萨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角,地理坐标东经 90°05′,北纬 29°40′,该区域平均海拔3645米,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620公顷*面为高山,属冈底斯山支脉东延部分;东、南、西三面与公路和城市水渠接壤。拉萨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世界稀有。而该湿地所在的拉萨市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邮电枢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上具有极大的影响。

拉鲁湿地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定义应属于芦苇泥炭沼泽湿地。拉鲁湿地所在的拉萨河谷属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日照长,空气干燥蒸发大,降雨量少气压低,雨旱季分明多夜雨。该区年平均气温 7.5℃,年平均降水量 444.8毫米,降水量的 89%集中在 6~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2206毫米,年日照时数达3088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86千卡/平方厘米。

由于该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土壤类型以腐泥沼泽土、泥炭沼泽土和泥炭土为主,植被类型主要为沼泽草甸。拉鲁湿地内植物种类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以高原特有的水生及半水生和草地植物为主。野生植物植被主要以芦苇群系和中生型莎草科植物为主。优势种和次优势种包括西藏篙草、芦苇、葛蒲等。同时湿地内伴生有垂穗被碱草、早熟禾、灯芯草、长管马先蒿、云生毛莨、海乳草、龙胆草、莲等草本植物。由于拉鲁湿地独特的高原特点,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以水生水栖类为主,脊椎动物种类也有分布。其中鱼类有横日裂腹鱼、铲齿裂腹鱼、双腹重唇鱼、软刺裸鲤、拉萨裂腹鱼等,两栖爬行类有高原蛙、西藏林虎蛙,乌类有西藏毛腿沙鸡、褐背地鸦、斑头雁、黑颈鹤。赤麻鸭、棕头鸥、银鸥、胡秃鸳。戴胜、百灵、雪雀等。

拉鲁湿地是我国各大城市中唯一幸存的最大天然湿地。该湿地在调节拉萨气候,吸尘防沙,美化拉萨市区环境,增加市内空气湿润程度和补充氧气,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拉萨市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此外,拉萨属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内除有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外,还有哲蚌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历史文化古迹。所以,对该湿地的保护不但具有环境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

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独特,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又位于城市内,因此在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以及旅游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优势。1999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同年,拉萨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拉萨市市长为主任的“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拉萨市环境保护局。2000年。拉萨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拉萨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将在近期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