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国际政治经济学
1.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for Yunnan s Opening-up;
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周边环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2.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Exchange Rate——Take the RMB Rate 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or Example;
汇率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以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为例
3.
On Robert Gilpin 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ory;
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2)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国际政治经济学
1.
Probing into the Studying Mean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2.
On the Theoretical Sources,Core Issues and the Pactical Valu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与核心问题的现实意义
3.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China s countermeasure;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应对
3) IPE
国际政治经济学
1.
The Analysis of IPE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2.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by focusing on leadership issue in an IPE perspective.
本文利用国际政治经济学(IPE)方法,以主导问题为切入口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
5) the economic tren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国际政治经济化
1.
The accelerat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greatly fastened the economic tren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产生着不断的侵蚀作用;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可能性。
补充资料:国际政治经济学
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世界经济日益发展的相互依存,同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持续分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统一。
发展概况 1916年A.J.格兰特等人编著的《国际关系研究入门》一书,首先使用"国际关系"这个名词,以后国际关系研究的主题一直是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际关系学等同于国际政治学成为学术界的一种见解。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问世,改变了古典经济学以政治与经济两者相结合的传统研究方法,国际经济学着重纯理论地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长期以来,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分别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日益加强的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以及仍以主权国家为基本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历来影响决定国际格局的军事力量逐步让位于经济力量;全球性的贫困、发展、生态平衡和人口控制等成了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面对上述问题,西方传统的经济学、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因学科分立,很难解答。1944年,匈牙利裔英国经济学家K.波拉尼在《伟大转变》一书中以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为主题,分析了英国在维也纳会议后所谓"百年和平"期间的对外政策,提出了研究国际关系的均势、国家、市场和金本位制等 4个方面,力图克服国际关系研究中学科分立的缺陷。他被称作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先驱。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C.P.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是一部融合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论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著作。1970年 6月,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讨会。以后,美、英各大学的政治系先后开设了国际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
分类和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可分两大类: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分析其国际层次的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国际体系或把世界政治经济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后者并不完全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而认为它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有J.高尔顿的结构主义学派和I.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学派。他们引进了社会学、心理学、社会经济史和K.马克思、В.И.列宁关于殖民地和帝国主义学说的若干方法,扩大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前者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流,以美国国际关系学的新现实主义学派为主要代表。他们继承现实主义学派的国家利益概念,认为国家间权力关系的本性是对抗的,但世界经济的发展,却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政治的对抗和经济的依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他们认为国际关系仍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但必须包括跨国公司,各类国际组织和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等,要研究它们的互动过程和由此产生的问题,尤其是经济问题的政治含义。他们提出了"霸权稳定论"和"霸权后合作论"。代表作有美国学者R.基欧汉和J.奈的《权力和相互依存》(1977),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1984),S.克拉斯纳的《国际体制》(1983)。这一学派的刊物是美国的《国际组织》杂志。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在方法论上各有其特色。共同之处是为研究国际关系引入了新角色、过程和问题,努力解答传统学科不易分析的新的国际问题,明确了要研究的特定对象。但主流派的理论基础基本上仍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国家利益概念和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和市场相互关系的观念。结构主义和世界体系学派虽吸收马克思主义若干分析概念,但它要论证的却是资本主义不会有危机。
发展概况 1916年A.J.格兰特等人编著的《国际关系研究入门》一书,首先使用"国际关系"这个名词,以后国际关系研究的主题一直是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际关系学等同于国际政治学成为学术界的一种见解。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问世,改变了古典经济学以政治与经济两者相结合的传统研究方法,国际经济学着重纯理论地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长期以来,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分别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日益加强的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以及仍以主权国家为基本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历来影响决定国际格局的军事力量逐步让位于经济力量;全球性的贫困、发展、生态平衡和人口控制等成了国际关系的重要问题。面对上述问题,西方传统的经济学、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因学科分立,很难解答。1944年,匈牙利裔英国经济学家K.波拉尼在《伟大转变》一书中以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为主题,分析了英国在维也纳会议后所谓"百年和平"期间的对外政策,提出了研究国际关系的均势、国家、市场和金本位制等 4个方面,力图克服国际关系研究中学科分立的缺陷。他被称作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先驱。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C.P.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是一部融合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论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著作。1970年 6月,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讨会。以后,美、英各大学的政治系先后开设了国际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
分类和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可分两大类: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分析其国际层次的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国际体系或把世界政治经济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后者并不完全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而认为它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有J.高尔顿的结构主义学派和I.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学派。他们引进了社会学、心理学、社会经济史和K.马克思、В.И.列宁关于殖民地和帝国主义学说的若干方法,扩大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前者是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流,以美国国际关系学的新现实主义学派为主要代表。他们继承现实主义学派的国家利益概念,认为国家间权力关系的本性是对抗的,但世界经济的发展,却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政治的对抗和经济的依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他们认为国际关系仍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但必须包括跨国公司,各类国际组织和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等,要研究它们的互动过程和由此产生的问题,尤其是经济问题的政治含义。他们提出了"霸权稳定论"和"霸权后合作论"。代表作有美国学者R.基欧汉和J.奈的《权力和相互依存》(1977),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1984),S.克拉斯纳的《国际体制》(1983)。这一学派的刊物是美国的《国际组织》杂志。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在方法论上各有其特色。共同之处是为研究国际关系引入了新角色、过程和问题,努力解答传统学科不易分析的新的国际问题,明确了要研究的特定对象。但主流派的理论基础基本上仍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国家利益概念和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和市场相互关系的观念。结构主义和世界体系学派虽吸收马克思主义若干分析概念,但它要论证的却是资本主义不会有危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