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quan basin
马荃盆地
1.
Based on geological setting and mineralization occuring situation of maquan basi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re formation prospect of Maquan basin and discusses 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
从地质背景角度,分析了马荃盆地的良好成矿远景,从矿化产出情况探讨了盆地的找矿方向,即在马鞍峰至乌岭一带,NW向构造与火山构造复合处,寻找火山口、隐爆岩筒控制的脉型铀矿化。
2) Gengma basin
耿马盆地
1.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 of seismic sequences of Gengma basin,it is mainly studied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eismic facies of Miocene in this paper.
本文在对耿马盆地进行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盆地中新统的地震相类型和展布,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多种参数,进行了沉积相解释,认为该盆地发育有半深湖、滨浅湖、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含煤沼泽等相带,并探讨了沉积相与油气产出的关系,认为耿马盆地有一定的油气勘探远景。
3) Houma basin
侯马盆地
1.
As a result, we find that the alluvial fans and their drainage basins in the uplift region of Houma basin differ greatly from those in the sunken region; distributions of drainage basin indexes.
根据从DEM数据中提取的侯马盆地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多项地貌指标,分析了各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曲线与山前地形高程曲线形态的对比以及地貌指标相关性分析来揭示冲积扇及其流域地貌的发育规律。
4) Mazhan basin
马站盆地
5) Seyun-Masilabasin
塞云-马西拉盆地
6) the Maracaibo Basin
马拉开波盆地
补充资料:邵荃麟(1906~1971)
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原名邵骏运,曾用名邵逸民、邵亦民,笔名荃、力夫、契若。原籍浙江慈谿。出生于四川重庆,4岁返回故乡。1920年到上海,在复旦中学、复旦大学经济系就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34年任反帝反战大同盟宣传部长。同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主要参加革命文化活动。
邵荃麟于1936年前后开始文学写作和翻译,早期作品有《糖》、《车站前》等,作品内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
文学论文《对于运用文学上统一战线的认识》,根据当时斗争形势要求,提出反对包办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主张,要求文学工作者"把握现实的全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他参与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文化领导小组工作,任中共东南文委书记。主编《东南战线》,并为《现代文艺》、《现代青年》、《改进》、《抗战戏剧》等刊物撰写文章,创作了四幕话剧《麒麟寨》等作品,宣传抗日,反对投降。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转移到桂林工作,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工作组组长,主编《文化杂志》,创办《青年文艺》,积极扶持文艺新作,对青年作者做了大量的辅导工作。创作集有:短篇小说集《英雄》(1942)、《宿店》(1946);独幕剧集《喜酒》(1942)等,受到文学界的重视。
1944年到重庆,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主编《文艺杂志》。
抗战胜利后,先到武汉开展收复区文艺界统一战线工作,随后经上海去香港,担任中国共产党香港工作委员会文委委员、南方局文委书记等职务。主编《大众文艺丛刊》,并为《群众》(香港版)、《正报》、《华商报》等报刊撰写政论及文艺论文,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介绍解放区的文艺成就。由他执笔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论主观问题》,对当时国民党统治区文艺运动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一时期,还译有《游击队员范思加》(1941)、《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943)、《意外的惊愕》(1943)、《阴影与曙光》(1946)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文教委员会党委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等职务。1953年,任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 党组书记。同时被选为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主编《人民文学》。这时所写的《党与文艺》、《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文学十年历程》等文章,阐述并探讨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自然也包含了一些时代局限性造成的理论偏颇。邵荃麟曾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年 7月,他在大连主持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强调"现实主义深化",提倡人物形象多样化,除正反两类人物形象外,还应该写中间状态的人物。这对于克服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浮浅单调现象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却因此受到公开批判。"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于1971年6月10日含冤病死狱中。1979年9月21日,为邵荃麟举行了追悼会,宣布恢复名誉,平反昭雪。1981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邵荃麟评论选集》。
邵荃麟于1936年前后开始文学写作和翻译,早期作品有《糖》、《车站前》等,作品内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
文学论文《对于运用文学上统一战线的认识》,根据当时斗争形势要求,提出反对包办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主张,要求文学工作者"把握现实的全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他参与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文化领导小组工作,任中共东南文委书记。主编《东南战线》,并为《现代文艺》、《现代青年》、《改进》、《抗战戏剧》等刊物撰写文章,创作了四幕话剧《麒麟寨》等作品,宣传抗日,反对投降。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转移到桂林工作,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工作组组长,主编《文化杂志》,创办《青年文艺》,积极扶持文艺新作,对青年作者做了大量的辅导工作。创作集有:短篇小说集《英雄》(1942)、《宿店》(1946);独幕剧集《喜酒》(1942)等,受到文学界的重视。
1944年到重庆,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主编《文艺杂志》。
抗战胜利后,先到武汉开展收复区文艺界统一战线工作,随后经上海去香港,担任中国共产党香港工作委员会文委委员、南方局文委书记等职务。主编《大众文艺丛刊》,并为《群众》(香港版)、《正报》、《华商报》等报刊撰写政论及文艺论文,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介绍解放区的文艺成就。由他执笔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论主观问题》,对当时国民党统治区文艺运动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一时期,还译有《游击队员范思加》(1941)、《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943)、《意外的惊愕》(1943)、《阴影与曙光》(1946)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秘书长、文教委员会党委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等职务。1953年,任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 党组书记。同时被选为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主编《人民文学》。这时所写的《党与文艺》、《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文学十年历程》等文章,阐述并探讨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自然也包含了一些时代局限性造成的理论偏颇。邵荃麟曾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年 7月,他在大连主持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强调"现实主义深化",提倡人物形象多样化,除正反两类人物形象外,还应该写中间状态的人物。这对于克服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浮浅单调现象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却因此受到公开批判。"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于1971年6月10日含冤病死狱中。1979年9月21日,为邵荃麟举行了追悼会,宣布恢复名誉,平反昭雪。1981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邵荃麟评论选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