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北斗导航
1)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北斗导航
1.
The Study of Frequency-hopping Synchronization Based on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跳频同步研究
2.
Finally, a new idea is proposed for correction of spacecraft orbit data and improvement of orbit determination accuracy by inverting atmospheric parameters with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阐明了无线电掩星技术的发展历程、反演原理及应用前景,并结合我国航天实际,提出了一种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大气参数反演,修正航天器轨道测量数据,从而提高定轨精度的新思路。
2)  RDSS
北斗导航系统
1.
The GPS/RDSS/SINS intr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is a modern navigation system,summing up independence of SINS, hight accuracy of GPS, and reliability of RDSS.
2) 对捷联惯导系统(SIN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导航系统(RDSS)三种独立的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各导航系统的simulink仿真。
3)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北斗导航系统
1.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in quo of the"3S"technical integration and the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in earthquake relief.
本文简要分析了"3S"技术集成和北斗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其在汶川大地震后的实际应用,分别探讨RS,GPS,GIS和北斗导航系统在震害调查研究及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2.
The constitutions and principles of position of GPS > GLONASS and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are described all aroun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following technologies are studied and realiz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 Ports with OOP technology, Compound Navigation with GPS and GLONASS.
本文全面介绍了GPS、GLONASS、北斗导航系统的组成、定位原理,研究并实现了面向对象的串口通信技术、GPS+GLONASS组合导航、测速及伪距差分、相位平滑伪距差分以及有关误差的模型改正、WGS—84和PZ—90、WGS—84和北京54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栅格地图的显示和管理、基于MapX的矢量地图的显示和管理、1:25万军标数据和MapInfo的Mif数据格式双向转换、基于军标数据的DEM生成算法、基于OpenGL的三维地形构造、航空图像纹理地形表面、三维坐标量算、虚拟现实模拟导航、三维地形的层次细化算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增强、几何变换、影像匹配等技术。
4)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北斗导航卫星
5)  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北斗星导航系统
6)  BD2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北斗二卫星导航
补充资料:“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

2003年6月1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北斗一代”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北斗一代”卫星定位系统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一颗在轨备份卫星、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组成。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55°。

北斗三星只能提供三个联立方程,可以解出三个未知数,所以用于三维定位是可以的。但是因为卫星信号穿越电离层时速度不是恒定的,所以会产生时间误差。这样就产生了第四个未知数,方程组是无解的。如果将时间误差设定为恒定值,误差就会增大。据报道gps只用三星定位,误差是50米以上(军码),所以必须要引入第四星,作为修正时间误差之用。按科学原理,静止轨道卫星两星经度差不能低于30度(目前的北斗一代的三星是e140,e110.5,e80),否则会造成接收机无法区分频率差,4星需要占用90度的赤道,这样可能造成无法在国内测控整个系统。

“北斗一代”发射的第三颗星,上面安装了激光反射镜,用于精确定位,这就是二代系统的基准星,也为中国二代北斗铺好的基础。所以一代的那颗备用星肯定是在二代系统里的;前两颗禁止星到时已经超年限了,大概需要发射新星替代。其实4静止星的主要作用是给东亚地区民航飞机进场出场提供精密导航服务,对于系统整体功能影响不大,我估计未来uav也可以用到。

事实上,二代北斗导航的计划是4静止星+12中轨星(20000km)+9高轨道星(36000km)。原计划06年开始组网,但根据中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在的形势追求,在今年下半年将开始发射“北斗二代”系统的第一颗星。根据我国在国际电联申请的频率,和gps一样也在l波段,应该已经考虑到接收机能收gps信号的问题。至于伽利略,从目前双方合作的程度看,应该也可以兼容的。

覆盖区域,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首先是发射9高轨道星,然后发射12中轨星;前者发射3-4星就可以首先覆盖东亚地区,满9颗后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后者可以进一步提高全球范围的导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二代(compass-)系统介绍

compass-系统是继北斗一代系统后的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目前正处于研制阶段,预计2005年将开始发射卫星。

该系统由4颗静止卫星和两个移动卫星网络构成,具体参数是:

●工作区域:全球

●卫星网络:

中轨卫星网络,由9颗星组成,轨道高度是22000km;

高轨卫星网络,由12颗星组成,轨道高度是36000km;

静止卫星网络,由4颗星组成,其中轨位分别是:58.75e;80e;110.5e;140e。

●频带:

1164---1215mhz(下行)

1260---1300mhz(下行)

1300---1350mhz(上行)

●目前在国际电联的公布资料是:

compass-h/m

58.75e

80e

110.5

140e

中国多年来的南北极地科学考察也是为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等确立大地测量基准点。采用4静止(利用已经发射的北斗)+9高轨+12中轨的设计,导航原理和gps相同,导航精度相当于美国gps增强型的水平,同时能满足民航飞机进场的导引要求。参加欧洲的系统我估计是获得一些技术经验,因为二代的构成和伽利略类似。

最后发射的那颗北斗一代备用星上面安装了激光反射镜,用于精确定位,这就是二代系统的基准星。卫星导航系统是大国间博擂的支柱科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