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灌溉管理制度
1.
This paper was based on the new 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at is the self-management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district,elaborating it management idea,and introducing i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本文围绕自主管理灌排区这一新兴的灌溉管理制度,阐述了其管理理念,介绍了其组织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从管理学原理的角度对自主管理灌排区域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新旧灌溉管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传统灌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立自主管理灌排区的必要性并说明了自主管理灌排区在提高用水农户积极性、提高灌区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以及提高水费收取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同时指出了自主管理灌排区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ion
灌溉管理制度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ther it was a "pooled" production frontier for the two irrigation districts or it mas one s own frontier for each irrigation districts, on the whole, the reform of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ion had achieved some effect otherwise, but the households from irrigation district using traditional management.
利用包含技术非效率影响的随机生产边界,对2种不同管理模式灌区2002年的农户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2个灌区共同的生产边界或是各自的生产边界,从总体上说,灌溉管理制度的改革尽管取得了其他方面的效果,但改革灌区的农户并没有比传统管理方式灌区的农户表现出更高的技术效率。
3) irrigation management
灌溉管理
1.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rrigation management remote measuring & controlling system in well irrigation areas;
井灌区灌溉管理无线遥控遥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2.
Outline on the mode of water user participating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略论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
3.
Practice of participation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 the Shijin Irrigation District;
石津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实践探讨
4) irrigation system
灌溉制度
1.
Aanalysis on irrigation system at irrigating area of Mopan Mountain in Wuchang City;
五常市磨盘山灌区灌溉制度分析
2.
Establishment of brackish water irrigation system with multi-target policy;
多目标决策法制定微咸水灌溉制度
3.
Study of main crop irrigation system from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Litong region of Ningxia irrigation area;
气象因子对吴忠市利通区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的影响研究
5) irrigation scheduling
灌溉制度
1.
Analyses of irrigation scheduling and water balance for irrigation district in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黄河下游灌区农田灌溉制度与供需平衡分析
2.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scheduling method based on crop-salt-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
基于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咸水灌溉制度确定方法
3.
The optimum irrigation scheduling for rice with stochastic rainfall under limited water supply;
考虑随机降雨时稻田高效节水灌溉制度
6) irrigation schedule
灌溉制度
1.
Several issues in irrigation schedule design;
有关灌溉制度设计的几个问题
2.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model of forage crop by RAGA-DP under deficit irrigation;
基于RAGA-DP的饲草料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优化模型
3.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schedule based on hyperplane real coding genetic algorithm;
基于超平面实码遗传算法的灌溉制度优化设计
补充资料:灌溉制度
根据作物高产和节约用水的要求,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方案。 其内容包括作物的灌水次数、 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指单位面积的一次灌水量,灌溉定额指播种前以及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两者通常以米3/亩或毫米深表示。合理的灌溉制度能促进作物高产,并节省灌溉用水量。它是指导农田灌水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制订灌区水利规划、设计灌溉工程、编制灌区用水计划的基本资料。
确定灌溉制度的依据 作物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品种、自然气候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的不同而变化。水稻属湿生类植物,具有喜水、耐水特性,水稻灌溉常采用保持一定水层的淹灌方式,加以稻田长期产生渗漏,因此耗水强度大,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旱作物只要求土壤具有适宜的水分,不需建立水层,不易产生深层渗漏,且土壤水分对蒸发耗水起一定约束作用,因而耗水强度小,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较小。
在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即使是同一作物的灌溉制度,也会由于降水、蒸发量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在干旱的地区或遇干旱年份,降水少,蒸发耗水大,需要灌水的次数多,灌溉定额就大;在湿润的地区或年份则相反,甚至不需要灌溉。土质粘重、地势低平的稻田,渗漏量小,需要的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就小。地下水位较高的旱田,地下水可借毛管作用上升到作物根系层,部分地补充作物耗水量,可减少灌溉次数,或降低灌溉定额。在易碱地区,灌溉制度应符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要求,实行控制性灌溉,如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灌水定额等,以避免抬高地下水位而导致土壤返盐。深耕和施肥较多的农田,土壤团粒结构好,保水能力强,降雨利用率高,蒸发损失小,灌水次数减少,灌溉定额也小。采用喷灌和滴灌的灌溉定额比地面灌水时小;采用局部灌溉时,由于减少了土壤深层渗漏、地面径流损失和棵间蒸发量,灌溉定额可更小。在确定灌溉制度时,还应考虑水源状况,特别是水量、水质是否能满足灌溉要求。
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通常有以下3种方法。
经验分析法 中国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看天、看地、看作物进行灌溉。看天,主要是根据天气的变化、降雨的多少确定灌溉的次数和水量。天气干旱气温高,田间耗水快,需及时灌水,灌水定额稍大;雨季或雨季来临前缺水,灌溉定额宜小;起风时灌水容易引起倒伏,宜推迟灌水;有时为防止霜冻或干热风的为害,可提前灌水。看地,主要是根据土壤含水率或水稻田的水层确定灌溉次数、灌溉水量及灌溉时间。看作物,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生育期、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生理反应来确定农作物的灌溉制度。如:
①水稻。南方采用"浅灌、晒田、 湿润"的方式。从插秧到分蘖阶段,浅水勤灌,水层深3厘米以下;分蘖末期、排水或落干晒田,晒田天数视土壤质地而定;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期,维持水层1.7~5厘米,3~7天灌水一次,灌水定额15~30米3/亩,灌溉定额150~300米3/亩。
②小麦。华北地区高产麦田中旱年或干旱年约需灌水4~6次,灌溉定额200~300米3/亩,主要是灌播前水、冬灌水、拔节水、孕穗水、抽穗开花和乳熟水。有些地区,视旱情还需灌返青水。
③棉花。在北方,干旱年需灌水3~5次,灌水定额40米3/亩左右,灌溉定额150~250米3/亩。主要在播前、蕾期或花铃期内灌溉。干旱年分可多灌几次。在南方,棉花生长期正逢雨季,一般不需灌溉。若在生长后期遇"伏旱",则在花蕾期和花铃期灌水2~3次,灌水定额20~40米3/亩,灌溉定额50~100米3/亩。
灌溉试验法 中国许多灌区都设立了灌溉试验站,有些省还设置了中心试验站。试验项目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 灌水技术等。 试验站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料,是确定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
农田水量平衡计算法 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同时参考灌水经验和田间灌溉试验资料,使灌溉制度建立在完善的、科学的基础上(见农田水分平衡)。
确定灌溉制度的依据 作物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品种、自然气候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的不同而变化。水稻属湿生类植物,具有喜水、耐水特性,水稻灌溉常采用保持一定水层的淹灌方式,加以稻田长期产生渗漏,因此耗水强度大,灌水次数多,灌溉定额大。旱作物只要求土壤具有适宜的水分,不需建立水层,不易产生深层渗漏,且土壤水分对蒸发耗水起一定约束作用,因而耗水强度小,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较小。
在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即使是同一作物的灌溉制度,也会由于降水、蒸发量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在干旱的地区或遇干旱年份,降水少,蒸发耗水大,需要灌水的次数多,灌溉定额就大;在湿润的地区或年份则相反,甚至不需要灌溉。土质粘重、地势低平的稻田,渗漏量小,需要的灌水次数少,灌溉定额就小。地下水位较高的旱田,地下水可借毛管作用上升到作物根系层,部分地补充作物耗水量,可减少灌溉次数,或降低灌溉定额。在易碱地区,灌溉制度应符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要求,实行控制性灌溉,如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灌水定额等,以避免抬高地下水位而导致土壤返盐。深耕和施肥较多的农田,土壤团粒结构好,保水能力强,降雨利用率高,蒸发损失小,灌水次数减少,灌溉定额也小。采用喷灌和滴灌的灌溉定额比地面灌水时小;采用局部灌溉时,由于减少了土壤深层渗漏、地面径流损失和棵间蒸发量,灌溉定额可更小。在确定灌溉制度时,还应考虑水源状况,特别是水量、水质是否能满足灌溉要求。
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通常有以下3种方法。
经验分析法 中国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看天、看地、看作物进行灌溉。看天,主要是根据天气的变化、降雨的多少确定灌溉的次数和水量。天气干旱气温高,田间耗水快,需及时灌水,灌水定额稍大;雨季或雨季来临前缺水,灌溉定额宜小;起风时灌水容易引起倒伏,宜推迟灌水;有时为防止霜冻或干热风的为害,可提前灌水。看地,主要是根据土壤含水率或水稻田的水层确定灌溉次数、灌溉水量及灌溉时间。看作物,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生育期、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生理反应来确定农作物的灌溉制度。如:
①水稻。南方采用"浅灌、晒田、 湿润"的方式。从插秧到分蘖阶段,浅水勤灌,水层深3厘米以下;分蘖末期、排水或落干晒田,晒田天数视土壤质地而定;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期,维持水层1.7~5厘米,3~7天灌水一次,灌水定额15~30米3/亩,灌溉定额150~300米3/亩。
②小麦。华北地区高产麦田中旱年或干旱年约需灌水4~6次,灌溉定额200~300米3/亩,主要是灌播前水、冬灌水、拔节水、孕穗水、抽穗开花和乳熟水。有些地区,视旱情还需灌返青水。
③棉花。在北方,干旱年需灌水3~5次,灌水定额40米3/亩左右,灌溉定额150~250米3/亩。主要在播前、蕾期或花铃期内灌溉。干旱年分可多灌几次。在南方,棉花生长期正逢雨季,一般不需灌溉。若在生长后期遇"伏旱",则在花蕾期和花铃期灌水2~3次,灌水定额20~40米3/亩,灌溉定额50~100米3/亩。
灌溉试验法 中国许多灌区都设立了灌溉试验站,有些省还设置了中心试验站。试验项目包括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 灌水技术等。 试验站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料,是确定灌溉制度的主要依据。
农田水量平衡计算法 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同时参考灌水经验和田间灌溉试验资料,使灌溉制度建立在完善的、科学的基础上(见农田水分平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