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谢集镇 镇名,位于山东省巨野县城东南26公里。东与陶庙镇相接:北与大义镇交界;西与章缝镇和营里镇接壤;南与金乡县和成武县相连。处于巨野、金乡、成武、嘉祥四县等距离中心。
大谢集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史达2000多年。商朝首建甲父国,西周初武王封周公之子茅叔于此地,改为茅国。秦时设昌邑县,隶属砀郡。西汉初在昌邑设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国王。汉建元五年(前136年),改山阳国为山阳郡,汉武帝开汉四年(前96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封其五子刘骨尊为昌邑王。 昌邑国管辖巨野、梁立(成武县东北)、东(金乡县东北)、胡陆(沛县)、元父(济宁)、南高平(邹城西南)、方屿(鱼台)、瑕丘(嘉祥)、防东(金乡县西南)、金乡、平陆(汶上)、乘丘(滋阳西南)、乘之(巨野西南)等23个县。 昌邑古城,位于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秦,成于西汉,是西汉时著名的大都会,素有“商王城”称号。《山东通志》载:此城“纵横皆六里”,“外城周长三十余里”。
昌邑古城处在一个盛产五谷的富庶地区的中心,因此就成了当时的经济都会。北方的牛马牲畜,南方的丝茶竹器, 东方的鱼盐海产,西方的皮革纹族,都可以在昌邑买到,商业贸易发达,全国各地的特产都齐聚此地,形成了贸易特资集聚地。从1977年出土的1056件文物的禹梁山汉墓随葬物品中可以看出,当时昌邑不仅桑麻遍野,盛产五谷,而且有了比较先进的冶铁工厂。据查证,古城内外,地上地下的丈物古迹极为丰富,除已在禹梁山发掘了汉昌邑王刘骨尊之墓外,还有梁王彭越墓、汉荆州刺史李刚墓、汉御史大夫卜式墓、西侯楼文化遗址、兖州刺史杨叔恭碑等。东汉时,城内建有一佛塔,名昌邑塔,为全国少有的古塔之一。由于以后几次大的黄河决口,这座雄伟的古城便长眠于地下了,但每遇阴雨烟雾天,人们仍然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这座古城的城门、城垛、垣墙、宫殿,这就是著名的巨野八景之一一“昌城烟雨”。昌邑还是东汉名儒杨震辞金之所。清代之人在昌邑立了杨震辞金碑,碑阳刻“杨震却金处”五个大字,碑阴刻有杨震的生平和政绩。西汉、东汉、三国、两晋、隋唐均在此建都设郡,一度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5年8月,由十区区公所改称谢集区公所。1958年3月改设谢集乡人民公社。1982年1月改为大谢集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大谢集乡。1984年1月改为大谢集镇。全镇现辖74个行政村,5.3万人,7.4万亩耕地,主产棉花、大蒜,素称“山东棉花第一镇,优质大蒜主产区”。大谢集镇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诸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称号;镇政府被推荐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镇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文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连续六年荣获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
近年来, 大谢集镇先后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棉花加工园区和大蒜储藏、加工园区。棉花加工园区位于镇驻地北部,规划面积300亩,于2001年完成道路、排水、消防等基础设施。企业已达43家,固定资产投入8200万元。其中巨野县锦源棉花加工有限公司2001年12月正式成立。同年获得国家计委等7部门的资格认证。该公司固定资产3680万元,流动资金4000万元。下辖36个加工车间,职工620人。配有先进的加工设备,设有高标准的质检室、试轧室、分级室、小样储藏室。产品全部由省纤检局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了产品质量。每年加工皮棉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