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馆
1)  China Pavilion
中国馆
1.
Oriental Culture on World Stage: Analysis of China Pavilions in Expos;
世界舞台演绎东方文化——世博会中国馆透析
2)  Chinese Pavilion
中国国家馆
1.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hinese Pavilion in Venice since 2003, as well as the themes and contents of the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and Art Exhibitions from 2003 to 2007.
该文对2003年以来中国国家馆在威尼斯建立的过程,以及对2003至2007年的建筑双年展和艺术双年展的展示主题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其中,对2005年艺术双年展和2006年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中的建筑师的作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3)  Chinese library collection
中国图书馆馆藏
1.
On the influence of WTO on Chinese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services;
略论WTO对中国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影响
4)  Central Medical Hospital
中央国医馆
1.
TCM First Aid Hospital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Medical Hospital and Relief Committee;
中医救护医院及中央国医馆和赈济委员会的合作
5)  Chinese Libraries
中国图书馆
1.
Thoughts on the Strategies of Mutual Benefits in Connecting Chinese Libraries with Copyright System;
中国图书馆与版权制度对接的双赢策略思考
6)  Chinese museum
中国博物馆
1.
Chinese museum enterprise wa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society s modernization.
直到1905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所完整的近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诞生,才开始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篇章。
2.
When taking a wide view of our country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useum, from the NanTong museum that founded Chinese museum business, to the China republic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that was first started by the nation, and to more than 2000 mu.
纵观我国现代博物馆的发展,从开创中国博物馆事业之先河的南通博物苑、到第一个由国家开办的中华民国历史博物馆、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000多家博物馆。
3.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hinese Museum experienc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the museum also l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of the museum display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museum exhibition Chen has a different concept of the display and display methods, showing a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term changes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博物馆经历了空前的发展变化,博物馆的发展也带动了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博物馆展陈有着不同的展示观念与展示方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阶段性变化。
补充资料:中国陶瓷馆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远播海内外,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早在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就开始了陶瓷生产。西周初,齐国始专设“陶正”官,管理陶器生产,并在齐都城内设立制陶作坊,从事陶器的专业化生产。魏晋南北朝前后,淄博地区的陶瓷生产完成了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唐宋时期,陶瓷生产技艺日趋精进,规模不断扩大,窑址星罗棋布,逐步形成了淄博特色,出产了一批颇有影响的陶瓷名品,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绞胎瓷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时。明清时期,淄博陶瓷产品器型厚重,装饰独特,产销两旺,形成了以博山为代表的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淄博陶瓷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开拓创新,开发研制出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炻器和合成骨质瓷等新瓷种。刻瓷艺术在国内外独树一帜。以中华龙国宴瓷为代表的日用陶瓷,已达到中国陶瓷的最高水平。淄博作为中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将与全国陶瓷同仁携手合作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淄博陶瓷博物馆设在淄博市展览馆三楼,展示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展示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展示水平最高的现代化陶瓷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以来 ,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和广告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展示了淄博陶瓷的最高艺术水平和发展成就。在陶艺创作区--"陶苑",观众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参观淄博陶瓷博物馆您将会深入了解淄博陶瓷8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和淄博陶瓷的最新发展成就。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明的认识也将得到一次质的升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