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pacitive reactance
容抗
1.
It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pacitive reactance and the resistance.
以容抗为例回顾了电抗的定义与实质,指出了容抗与电阻不同,容抗是电容的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或幅值)之比,而不是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比。
2.
Circuit theory has been come into being better academic system,however,in the existing textbooks,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t viewpoints for some rather basic concepts such as branch,node and positive or negative of capacitive reactance.
电路理论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但现有教材中仍有一些较基本的概念,如支路及节点定义、容抗的正负等,存在不同观点。
2) condensance
[kən'densəns]
容抗
3) capacitive impedance
电容性电抗,容抗
4) capacitive reactance
电容电抗,容抗
5) condenser reactance
容抗,电容器电抗
6) capacitive impedance
电容性阻抗;容抗
补充资料:樟子松的容器抗旱造林技术要点
一、技术内容及其优点
造林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其内容包括从育苗、造林、经营直至主伐利用全过程,造林工艺的各个工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截至目前,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完成樟子松造林工程的最佳工艺。它的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集中育大(大苗),集约经营,实行“四改”,简化工序,一次成林直至主伐利用。它的主要特点是:“四改”、“五不”、“四提高”。
“四改”:改春季一季造林为雨季造林为主的多季造林;改裸根小苗造林为容器大苗造林;改浅栽为深栽造林;改密植为合理稀植造林。
“五不”:造林前不需全面整地,挖大穴深栽造林,幼树生长正常;非极端干旱情况下,栽植时不浇水可确保成活;不需要两年培土防护,试验研究表明:大苗抗旱力强,越冬后无生理干旱致死的现象发生;幼林地不需要铲趟抚育,树草并存,生育良好;合理稀植不需要多次间伐抚育,一次成林直至主伐利用。实行“五不”,不但简化了育林程序,节省了用工、降低了育林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在培土防护和抚育过程中幼树损伤,从而提高了保存率和成林率。
“四提高”: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提高成活率20%-30%;成活率都能达到95%以上;提高保存率40%-50%;一般保存率均在90%以上,免去了补植的麻烦,林相整齐完整,提高了生长率;从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进程分析可知,7年以后进入高生长速生期,用大苗造林,其缓生期已在育大苗阶段完成,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一般可缩短5-10年,提高了成林率;如保护得当,不遭人畜危害,可一次成林,成林率可望达100%。
二、具体做法和技术要点
(一)田间大苗培育及移植造林
用2年生裸根苗集中育大,在田间采用大垄作业,株距1米,垄间交错配置,每公顷可栽植15000株,按保存率60%计算。可保留9000株。造要按1次成林要求,合理密度4米x5米或5米x5米,每公顷需苗400株-500株,也就是说,1公顷集中育大的苗木可移植造林18公顷-22.5公顷。
(二)容器大苗培育及移植造林
1.容器大苗培育
育苗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无积水,无风蚀,有水源,便于管理的地方,周围可设保护障。
作床:苗床宽1米,长度不限,床深与装满土后的育苗袋同高,为便于管理,每两床中间应留宽50厘米以上的过道。
容器规格:通常采用塑料袋,厚约0.3毫米,袋高35厘米,直径18厘米-20厘米。每平方米可育大苗25株。
育大苗时间:装袋时间与一般裸根小苗造林时间相同。
容器苗装袋的操作方法:就地取土装袋,采用一铺、二盖、三提苗、四满、五墩、六靠牢的操作方法。一铺:就是把袋平放,装土1/3,使根系舒展;二盖:就是再投入1/3的土盖在苗上;三提苗:就是把袋立起稍提苗,防止窝根,使苗木处于袋的中央位置;四满:就是把土装满;五墩:双手抱袋、墩实;六靠牢:就是把装好苗的容器袋放在育苗床内,相互靠紧靠牢,以防透风。
技术要点:为确保育大质量,提高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技术环节。
①选用顶芽饱满,须根完整的壮苗装袋,剔除弱苗、无顶芽苗和撸根苗。
②容器袋下部必须打孔4个-5个。小孔直径1厘米左右,如不打孔通气透水,苗木多会窒息死亡。
③苗床容器袋间隙用土填满,防止透风,及时浇灌透水抗旱保活,及时薅草,精心培育,以利生长。
④育大前2年,由于苗小抗性差,还须培土防护,以免翌春苗木因生理干旱致死。在上冻前,把苗压倒,用土盖严,翌春苗木萌动及时撤土。撤土时间宁晚勿早。培土撤土时,注意防止损伤顶芽。
2.移植造林
造林季节: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在整个生长季均可造林。最佳时间是7月上旬一8月下旬。这时正逢雨季,雨热同步,造林成活率高而稳定,缓苗期短,长势良好。
造林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其内容包括从育苗、造林、经营直至主伐利用全过程,造林工艺的各个工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截至目前,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是完成樟子松造林工程的最佳工艺。它的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集中育大(大苗),集约经营,实行“四改”,简化工序,一次成林直至主伐利用。它的主要特点是:“四改”、“五不”、“四提高”。
“四改”:改春季一季造林为雨季造林为主的多季造林;改裸根小苗造林为容器大苗造林;改浅栽为深栽造林;改密植为合理稀植造林。
“五不”:造林前不需全面整地,挖大穴深栽造林,幼树生长正常;非极端干旱情况下,栽植时不浇水可确保成活;不需要两年培土防护,试验研究表明:大苗抗旱力强,越冬后无生理干旱致死的现象发生;幼林地不需要铲趟抚育,树草并存,生育良好;合理稀植不需要多次间伐抚育,一次成林直至主伐利用。实行“五不”,不但简化了育林程序,节省了用工、降低了育林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在培土防护和抚育过程中幼树损伤,从而提高了保存率和成林率。
“四提高”: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提高成活率20%-30%;成活率都能达到95%以上;提高保存率40%-50%;一般保存率均在90%以上,免去了补植的麻烦,林相整齐完整,提高了生长率;从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进程分析可知,7年以后进入高生长速生期,用大苗造林,其缓生期已在育大苗阶段完成,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一般可缩短5-10年,提高了成林率;如保护得当,不遭人畜危害,可一次成林,成林率可望达100%。
二、具体做法和技术要点
(一)田间大苗培育及移植造林
用2年生裸根苗集中育大,在田间采用大垄作业,株距1米,垄间交错配置,每公顷可栽植15000株,按保存率60%计算。可保留9000株。造要按1次成林要求,合理密度4米x5米或5米x5米,每公顷需苗400株-500株,也就是说,1公顷集中育大的苗木可移植造林18公顷-22.5公顷。
(二)容器大苗培育及移植造林
1.容器大苗培育
育苗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无积水,无风蚀,有水源,便于管理的地方,周围可设保护障。
作床:苗床宽1米,长度不限,床深与装满土后的育苗袋同高,为便于管理,每两床中间应留宽50厘米以上的过道。
容器规格:通常采用塑料袋,厚约0.3毫米,袋高35厘米,直径18厘米-20厘米。每平方米可育大苗25株。
育大苗时间:装袋时间与一般裸根小苗造林时间相同。
容器苗装袋的操作方法:就地取土装袋,采用一铺、二盖、三提苗、四满、五墩、六靠牢的操作方法。一铺:就是把袋平放,装土1/3,使根系舒展;二盖:就是再投入1/3的土盖在苗上;三提苗:就是把袋立起稍提苗,防止窝根,使苗木处于袋的中央位置;四满:就是把土装满;五墩:双手抱袋、墩实;六靠牢:就是把装好苗的容器袋放在育苗床内,相互靠紧靠牢,以防透风。
技术要点:为确保育大质量,提高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技术环节。
①选用顶芽饱满,须根完整的壮苗装袋,剔除弱苗、无顶芽苗和撸根苗。
②容器袋下部必须打孔4个-5个。小孔直径1厘米左右,如不打孔通气透水,苗木多会窒息死亡。
③苗床容器袋间隙用土填满,防止透风,及时浇灌透水抗旱保活,及时薅草,精心培育,以利生长。
④育大前2年,由于苗小抗性差,还须培土防护,以免翌春苗木因生理干旱致死。在上冻前,把苗压倒,用土盖严,翌春苗木萌动及时撤土。撤土时间宁晚勿早。培土撤土时,注意防止损伤顶芽。
2.移植造林
造林季节: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在整个生长季均可造林。最佳时间是7月上旬一8月下旬。这时正逢雨季,雨热同步,造林成活率高而稳定,缓苗期短,长势良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