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正辛烷-异辛烷
1)  n-Octane-iso-octane
正辛烷-异辛烷
2)  isooctane/n-heptane
正庚烷/异辛烷
3)  iso-octane/n-heptane
异辛烷/正庚烷
4)  n-octane isomerizaion
正辛烷异构化
5)  isooctane [英][,aisəu'ɔk,tein]  [美][,aɪso'ɑk,ten]
异辛烷
1.
Study on Ignition Delay Period of Methanol-isooctane Blended Fuel;
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研究
2.
Numerical Study on Ignition Delay Period of Methanol-isooctane/n-heptane Blended Fuel
甲醇—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特性的数值研究
6)  AOT/ iso octane
AOT/异辛烷
1.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enzyme in AOT/ iso octane reverse micelles was investigated with soybean protein isolated as the substrate.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底物 ,研究了AS1 398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的反应机理 由于底物分子在反胶束中呈泊松分布 ,通过计算底物和酶分子数比例 ,推算出酶催化为单底物反应的概率占绝对优势 借鉴水相酶反应模型 ,考虑反胶束中分子交换作用 ,提出了反胶束中酶的单底物分子反应的作用模型 ,模型推导出水相的米氏常数比反胶束相的大 1个数量级 实验测定酶在水相和反胶束相的米氏常数分别为 3 2× 1 0 -3 g·ml-1和 4 2× 1 0 -4g·ml-1 。
补充资料:辛树帜(1894~1977)
      中国农业史学家、生物学家。1894年8月8日生于湖南省临澧县,1977年10月24日卒于陕西省西安市。1919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生物系,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专攻植物分类学。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和系主任、国立编译馆馆长,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中央大学教授兼主任导师,兰州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后任西北农学院院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30年代主要从事生物学研究,曾组织生物采集队首次在广东北江瑶山、广西大瑶山等地采集了 3万号植物标本以及上万号鸟类、兽类和爬虫类、两栖类标本;建立了中山大学动物、植物标本室;标本中以辛氏命名的生物新种有20多种。50年代起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农业科学遗产的整理研究,曾系统地提出整理古农书的建议,倡导建立了西北农学院的古农史研究室。著有《中国果树历史的研究》(1962)、《易传分析》(1958)、《禹贡新解》(1964)、《中国水土保持历史的研究》(1964)等。并主编有《中国水土保持概论》(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