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工艺美术学校)
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鼓浪屿。其前身是“厦门私立鹭潮美术学校”。1963年改为“福建工艺美术学校”。该校先后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459人(其中大专生183名),各类培训班学生468名。这几批毕业生先后成为福建以致全国工艺美术中坚力量。1970年“文革”期间被迫停办。
1974年4月,该校获准复办。复办初期,该校在教学方针上坚持基础教学先行,切实抓住学校基本建设,引进调配充实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条件。
1978年“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该校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80年11月经轻工部考核提名,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全国唯一的工艺美术重点中专学校。1982年,由教育部指定,学校选送有关办学典型材料,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8届国际教育会议交流。80年代初,学校接受轻工部委托,为全国工艺美术学校、二轻工业学校举办了雕塑师资培训班、现代设计师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还有部分高校教师;还为轻工部工艺美术公司举办过3届职工中专班,为广西轻工厅先后培养各类专业毕业生近40名,招收全国各地代培生100多名。
1974年至1984年,共招收普通中专生1040人,其中毕业746人,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7期,结业186人。专业设置由复办时的4个专业发展到包括木雕、石雕、瓷雕、漆器、工艺绘画、装潢设计、竹编、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塑料制品设计、陶瓷美术等11个专业。
1985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该校设立大专班。在大专班办学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1990年3月,由省二轻厅和福州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了福州大学工艺美术系。1993年7月,经省教委批准,成立了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设有本科的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大专的装潢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等专业。
学校复办以来到1994年,共招生2310人,毕业1796人,举办进修班、研讨班13期,结业342人。学生创作设计的作品,选送参加全国和省市展览评比,获全国青年服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奖、全国工艺设计金龙腾飞奖、省第2届艺术美术银牌奖等。
据不完全统计,至1994年底,教师出版学术著作4本,专业著作17本,公开发行的教材3套,发表在全国性报刊论文108篇,作品250件。获国家级技术成果奖7件,省部级技术成果奖10件,厅局级奖8件。参加全国美展、工艺美展、设计展览作品160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作品5件,省级收藏8件、市级收藏4件。设计的产品被企事业单位采用、投产的47件,获国家专利1件。许多作品被选送国外展出。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次装修制作了全国最大的漆画和寿山石大型浮雕,并为福建、北京等地制作了一批城市园林雕塑。
该校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实了学生品德教育的课程和考核制度。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红黄兰协会、速写协会、鹭潮书印社、摄影协会、舞蹈队、音乐兴趣小组、硬笔书法协会、潮声文学社。开办校园文艺周、化妆舞会、文艺联欢、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奖赛、节日游园、摄影、书法展览等。
整个学院的校园、校舍造型独特,犹如一座“艺术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