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d system
端系统
1.
End systems were communicated with one another through several independent redundant networks.
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航空电子系统,端系统与交换机间不仅有一条直接、双向的连接,同时还与另一个交换机之间保持第二条双向连接。
2.
Aiming at problems that it is hard to maintain in traditional multicast method,a new end system multicast method based on loop overlay network is proposed.
针对传统组播方法难于维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覆盖网络的端系统组播方法,按照节点之间的延迟将它们组织成不同的延迟聚集环,在此基础上进行组播,无须对每个多播源单独构建多播树,从而更好地适应多播成员的动态变化。
2) End-to-end system
端到端系统
3) terminal system
终端系统
1.
The research designs a terminal system of remote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based on GPRS communicated method.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GPRS为通信方式的远程自动抄表终端系统。
2.
The termina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CORBA are researched in emphasis to realiz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equipment in WAN .
着重研究了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终端系统解决方案、基于CORBA技术构建网络系统的架构 ,以实现设备监测诊断的广域网络化 。
3.
Presented an implement framework of Linux/MiniGUI-based terminal system of testing instruments for data transmitting system, with emphasis on MiniGUI, which is the graphics supporting system of this implement.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和MiniGUI平台的数据传输测试仪表监控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该方案所采用的图形支持系统MiniGUI,并详细阐述了MiniGUI到基于ARM/Linux平台的SBC-2410X开发板的移植过程及方法。
4) cold end system
冷端系统
1.
Test research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cold end system for 300 MW turbine unit;
300MW机组冷端系统试验研究与性能优化
2.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facilities in cold end system of 135MW turbine unit has been expounded to introduce problems exciting and its effect on performance of turbine.
阐述了135MW机组冷端系统及设备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3.
Condenser energy saving reform is essential means of reducing cold end loss,optimizing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cold end system,improving unit economical characteristic.
由改造后性能试验数据,分析了凝汽器改造的节能效果,说明凝汽器改造是减小冷端损失,优化汽轮机冷端系统运行性能,提高机组经济指标的必要手段。
5) receiving system
受端系统
1.
It is imperative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power network to reinforce the network of the receiving system.
我国电网发展已经进入大区电网互连、跨大区电网输电的格局,加强受端系统的网络对全局的电网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2.
As the dynamic voltage stability of large-scale receiving systems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ecur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sufficient dynamic voltage support for the receiving systems.
大容量受端系统的动态电压稳定性是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受端系统进行充分的动态电压支撑。
3.
Contributions of UHVDC connection to receiving system stability of East China Power Grid
在建立特高压直流输电准稳态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向家坝-南汇±800 kV特高压直流接入对华东交流受端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特高压直流故障对交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调速器潮流的特高压直流故障后交流系统潮流转移特性,交直流交互作用机理分析以及对华东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短路容量动态等值法提出了交流系统故障诱发直流系统闭锁的关键性因素。
6) cold-end system
冷端系统
1.
A new method named `the reference value diagnosis method is put forward for evaluating the operation economics of the cold-end system.
针对现有的冷端系统经济性诊断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基准值诊断方法 。
2.
By making use of the nuclear turbine feature and taking a view from the engineering and design,the cold-end system of the nuclear steam turbine was optimized through technique and economy method,i.
充分利用核电站汽轮机的特点,从工程和设计单位出发,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整体优化法对核电站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综合考虑机组的投资、运行费用,电厂收益,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补充资料:安全系统能否与控制系统结合的争论
但是通过采用现代化的、高集成度的处理技术,采用防火墙和主动诊断技术,在共同的环境中功能性地把控制和安全系统分开是完全可以保证安全的,也能够满足国际安全标准的要求。
一些供应商采用了吓唬用户的策略,他们暗示用户: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到单一的可靠平台上将会使你的工厂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一些反对控制和安全结合技术的典型争论是这样的:
“过程控制器不能被应用于安全保护功能。”这里指的不是设计用于安全应用、经过国际认可的认证机构(例如:T哣)认证的控制器和I/O模件,而是在安全应用中采用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的控制器和I/O模件。
“如果你没有采用三重化冗余的系统,那你就是在增加自己的风险。” 从逻辑控制器的角度看,一个三重化、四重化,甚至五重化的模件冗余系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达到所需要的降低风险的要求。实际上如果你去检查一下已经安装的双重化或是三重化模件冗余的系统,你会发现许多传感器和终端执行元件没有达到SIL(安全完整性等级)的SIF(安全仪表功能)要求。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因为大多数系统故障都是由于现场设备引起的,而不是由逻辑控制器造成的。冗余只是带来了可用性,而不是可靠性;所有安全系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冗余。三重化模件冗余系统采用冗余来降低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采用更新的技术可以设计出没有危险事故、诊断覆盖率接近100%的可靠系统。
“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在一起不是一种好的做法。” 但拥有双倍的工程工具,操作员界面,附加的系统元件以及全生命周期内双倍的培训、备品备件成本,肯定更不是好事情。在这类攻击组合系统的辩论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常常被忽视了——在大多数这类新系统中,你不需要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到一起,因为这些系统都具有在同一个系统中实现过程控制和安全功能的能力;有些甚至可以在同一个控制器中实现,还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起来的理由
为什么要把安全和过程控制两个不同的领域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使最终用户可以在保持所需要的安全等级的同时减少费用。这样也可以在项目工程实施和测试阶段节约费用。例如在同一个系统中移动I/O点和在完全不同的系统之间移动I/O点,考虑到文档和设计等方面的影响,这项工作所需要的费用和工作量将会大大减少。
在系统调试阶段也会有其它方面的费用减少,因为整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在受控的环境下进行预先测试,这样就不会导致两个相互隔离的不同系统运到现场后才第一次对接。这样的预先测试还可以增强用户对所采用系统的了解,因而可以提高整个解决方案的完整性。
一些供应商采用了吓唬用户的策略,他们暗示用户: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到单一的可靠平台上将会使你的工厂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一些反对控制和安全结合技术的典型争论是这样的:
“过程控制器不能被应用于安全保护功能。”这里指的不是设计用于安全应用、经过国际认可的认证机构(例如:T哣)认证的控制器和I/O模件,而是在安全应用中采用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PCS)的控制器和I/O模件。
“如果你没有采用三重化冗余的系统,那你就是在增加自己的风险。” 从逻辑控制器的角度看,一个三重化、四重化,甚至五重化的模件冗余系统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达到所需要的降低风险的要求。实际上如果你去检查一下已经安装的双重化或是三重化模件冗余的系统,你会发现许多传感器和终端执行元件没有达到SIL(安全完整性等级)的SIF(安全仪表功能)要求。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因为大多数系统故障都是由于现场设备引起的,而不是由逻辑控制器造成的。冗余只是带来了可用性,而不是可靠性;所有安全系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冗余。三重化模件冗余系统采用冗余来降低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采用更新的技术可以设计出没有危险事故、诊断覆盖率接近100%的可靠系统。
“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在一起不是一种好的做法。” 但拥有双倍的工程工具,操作员界面,附加的系统元件以及全生命周期内双倍的培训、备品备件成本,肯定更不是好事情。在这类攻击组合系统的辩论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常常被忽视了——在大多数这类新系统中,你不需要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到一起,因为这些系统都具有在同一个系统中实现过程控制和安全功能的能力;有些甚至可以在同一个控制器中实现,还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把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结合起来的理由
为什么要把安全和过程控制两个不同的领域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使最终用户可以在保持所需要的安全等级的同时减少费用。这样也可以在项目工程实施和测试阶段节约费用。例如在同一个系统中移动I/O点和在完全不同的系统之间移动I/O点,考虑到文档和设计等方面的影响,这项工作所需要的费用和工作量将会大大减少。
在系统调试阶段也会有其它方面的费用减少,因为整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在受控的环境下进行预先测试,这样就不会导致两个相互隔离的不同系统运到现场后才第一次对接。这样的预先测试还可以增强用户对所采用系统的了解,因而可以提高整个解决方案的完整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