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odels
载荷比例法
1.
The first crippling loads for several cases were obtained by two methods,a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odels and an indirect method based on the load distribution.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多钉机械连接载荷分配及其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以一列三钉为例对比工程计算中提出的直接计算法与载荷比例法求解多钉连接初始破坏载荷的计算精度及适用范围,得出的结论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多钉机械连接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2) load combination ratio
荷载比例
1.
The influences of the load combination ratio,rise-span ratio,sag-span ratio and resistant variable variance on the reliable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分析了荷载比例、矢跨比、垂跨比和抗力类变量的变异系数对结构可靠性能的影响。
4) non-proportion load
非比例荷载
5) nonproportional cyclic straining
非比例循环载荷
6) release proportion of the load
荷载释放比例
1.
Effects of release proportion of the load and supporting time on stability of tunnel are studied based on construction chara.
结合正在施工的沪-蓉-西高速公路漆树槽分岔隧道小净距段的施工特点,开展隧道在不同荷载释放比例下不同支护时机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补充资料:单位载荷法
根据虚功原理计算结构位移的一种方法,因用到虚设的单位载荷而得名,又称虚功法。该法为英国的J.C.麦克斯韦于1864年、德国的O.莫尔于1874年分别独立提出,故又称麦克斯韦-莫尔法。它常用于解决杆、杆系结构和薄壁结构的问题,对静定结构和静不定结构都适用。单位载荷法的原理如下:设结构上作用一个真实的广义力系(见广义力)Pi(i=1,2,...,n),并产生变形(图1),欲求结构上j点在Pi作用下的位移,可在j点处加一虚设的单位载荷Pj=1(图2)。该虚设载荷的形式必须同所求位移相对应。求线位移时,虚设载荷取单位力;求角位移时,虚设载荷取单位力矩。根据虚功原理,Pj=1在实际力系Pi引起的沿Pj方向的位移△ji上所作的外虚功1·△ji,在数值上等于Pj引起的内力在实际变形过程中所作的内虚功(包括弯曲的内虚功、拉伸或压缩的内虚功和剪切内虚功),即
。上式右端有两组广义内力:Μ、N、Q分别为实际载荷引起的弯矩、轴力和剪力;嚔、嚻、坴分别为虚设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轴力和剪力;K是与结构截面形状有关的系数;ds为结构跨度微元;∑为求和号,表示对所有构件求和;E、G分别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见材料的力学性能);A为构件的截面积;I为构件截面的惯性矩。
关于内力的正负号有如下规定:轴力N、嚻以拉为正;剪力Q、坴以使结构微段顺时针转动为正;弯矩Μ、嚔只规定乘积Μ嚔的正负号,当Μ和嚔使杆件同侧纤维受拉时,Μ嚔取正号。
根据各类结构的特点,位移计算公式可作相应简化:
①桁架
式中l为桁架中所考虑杆件的长度。
②梁和刚架
③桁架混合结构
④拱
参考书目
S.铁摩辛柯、J.盖尔著,胡人礼译:《材料力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S. Timoshenko and J. Gere, Mechanics of Materials,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New York,1972.)
范祖尧、郁永熙主编:《结构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0。
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上式右端有两组广义内力:Μ、N、Q分别为实际载荷引起的弯矩、轴力和剪力;嚔、嚻、坴分别为虚设单位载荷引起的弯矩、轴力和剪力;K是与结构截面形状有关的系数;ds为结构跨度微元;∑为求和号,表示对所有构件求和;E、G分别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见材料的力学性能);A为构件的截面积;I为构件截面的惯性矩。
关于内力的正负号有如下规定:轴力N、嚻以拉为正;剪力Q、坴以使结构微段顺时针转动为正;弯矩Μ、嚔只规定乘积Μ嚔的正负号,当Μ和嚔使杆件同侧纤维受拉时,Μ嚔取正号。
根据各类结构的特点,位移计算公式可作相应简化:
①桁架
式中l为桁架中所考虑杆件的长度。
②梁和刚架
③桁架混合结构
④拱
参考书目
S.铁摩辛柯、J.盖尔著,胡人礼译:《材料力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S. Timoshenko and J. Gere, Mechanics of Materials,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New York,1972.)
范祖尧、郁永熙主编:《结构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0。
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