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结雅河
1)  Jieya river
结雅河
1.
Analysis of jacking influence of Jieya river to Heilongjiang river;
结雅河对黑龙江顶托影响分析
2)  Keriya River
克里雅河
1.
Formation of Keriya River terraces and uplift of Western Kunlun;
克里雅河阶地的形成与西昆仑山隆升
2.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Keriya River valley and the early-middle Pleistocene great lake environment of the Tarim basin;
克里雅河河谷地貌与塔里木盆地早—中更新世大湖环境
3.
The Daliyaboyi Oasis in the Lower Reach of the Keriya River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新疆克里雅河尾闾地带的达里雅博依绿洲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3)  Niya River
尼雅河
1.
Cause Analysis on a Rare Catastrophic Flood of Niya River in Xinjiang;
新疆尼雅河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成因分析
4)  Japura [英][,ʒɑ:pu'rɑ:]  [美][,ʒɑpʊ'rɑ]
雅普拉河
5)  the secular taste got entangled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llectual
雅俗纠结
6)  combination of elegance and popularity
雅俗结合
补充资料:结雅坝

结雅坝

Zeya Dam,Зейская Плотина


概  述

  结雅坝建在俄罗斯、阿穆尔(Амур)河左岸支流结雅(Зея)河上,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附近。大坝为大头支墩坝,最大坝高115m,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9万kW,年平均发电量49.5亿kW·h,装机6台。工程于1964年动工,1975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80年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水库总库容684亿m3,有效库容383亿m3,最大水头98.3m。工程具有发电、防洪和航运等综合效益。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约为8.4万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776m3/s,最大实测流量16600m3/s。冬季河流几乎全部冻结,实测流量2m3/s。水位变幅9~9.5m。坝区最低气温为-53℃,年气温变幅为90℃;无霜期平均为170d。年平均降水量为516mm,昼夜最大降雨(6~8月份)有时超过90mm。
  坝址河谷陡峭:右岸坡35°,左岸坡25°。夏季平水期河宽300~350m。坝址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河谷谷底和岸坡为坚固的闪长岩。岩石的单位吸水量不大,不超过1L/min。岸坡沉积层厚2~6m,河床1~4m。坝区有大量的建筑材料:石料、混凝土骨料。主要土料场距坝址3km。

枢纽布置
  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头支墩坝、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和斜面式升船机等。坝顶全长714m,分为、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坝体剖面为三角形,上游面坡度1∶0.15;下游面坡度为1∶0.8。
  溢流坝段共分8个坝段,每段宽12m,坝段之间用支墩分隔。溢流面直线段为3.5m的面板,坝垛间的面板支承在下游坝段榫缝上的钢筋混凝土梁上。为了减小混凝土面板与垛肩的摩阻,榫缝用沥青砂浆涂面。
  溢流孔装有高10m的平板闸门,相应的最大设计流量为8400m3/s,频率为0.01%。采用双层挑流鼻坎。由于相邻跨鼻坎高度不同,连接曲线也不同,溢流时水流就能扩散;与普通单层鼻坎相比,其冲坑深度减小18~20m。泄水底孔尺寸为5m×5m,水头81m。偏心铰弧形门后两侧突扩1.5m,底板突跃6.5m,进行掺气。
  厂房坝段布置在右岸,由6个坝段组成,水电站厂房为双墩坝段,其宽度为24m,由2个支墩(厚为5m)和共用的大头组成,两岸坝段为重力坝段。厂房内装机6台,压力输水管直径7.8m,从支墩通过。压力输水管按钢板衬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平行于大坝下游面的滑动缝将输水管及其周围的混凝土与坝体隔开。因此,混凝土浇筑日期和管道封闭时间与坝体温度应力状态无关。
  水轮机为斜流式,单机容量21.5万kW,为当今世界上运行的最大斜流式水轮机,转轮直径6.0m,转速136.4r/min,设计水头78.5m,流量1975m3/s。这种水轮机结构可靠,水头适用范围大。
工程施工
  结雅坝的坝体方量为216万m3,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能达到400号、抗冻标号也达到400号的要求,水泥用量定为400kg/m3。但试验成果表明,水泥用量可减少到400kg/m3以下。因这一指标比其他大坝所用的抗气蚀混凝土的指标要高。混凝土配合比为1∶1.39∶3.29,水灰比0.4,坍落度为3~4cm。为提高混凝土抗冻强度,在混凝土混合物中加入ГКЖ-94附加剂,加入量为水泥量的0.1%。
  由于浇筑块中心与已拆模的溢流面之间的温差很大,导致混凝土溢流坝产生温度裂缝。为此,采用了不同的控制温度的方法,其中包括水管冷却、洒水、湿润溢流面等。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块整体性,进行了以下处理:
  (1)溢流坝混凝土浇筑应在溢流面内18~20cm处布置蛇形水管,其间距为50cm,同时从管子上部通水冷却。
  (2)在有蛇形水管工作的情况下,浇筑块必须在浇筑混凝土后8~24h再行拆模。
  (3)使用循环水延续到拆模之前,但从浇筑混凝土开始算起,不得超过35~46h,通水量不应小于60L/min;此后,管内循环水应再持续2~4d,最小水量为15~20L/min。
  (4)溢流面拆模后,应立即用湿麻袋布或帆布遮阳养护。麻袋布必须连续湿润14d,最好用20~25℃的水喷洒;为了减少养护工作量,用不透气的合成材料护面,以后可采用三层(麻袋布、薄膜、帆布)遮阳养护。
  (5)在高度相同的两相邻块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其间歇时间不得少于4d。
  (6)在已浇筑的平面上用水养护,以利混凝土凝固,并可防止混凝土过冷;浇筑混凝土后8~10h内,浇筑块表面用潮湿物铺盖养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