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海上航天测控
1)  satellite maritime TT&C
海上航天测控
1.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of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AIS), proposes a multi-a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immune computing, and then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in satellite maritime TT&C field.
介绍了人工免疫系统的概念以及基于人工免疫计算的多agent决策支持系统,探讨和分析了该系统在海上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
2)  spacecraft maritime tracking and controlling
海上航天测量
3)  navigation by taking sight
测天航海
4)  space TT&C
航天测控
1.
The Research of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and Signal Demodulation in New Generation Space TT&C System;
新一代航天测控系统中载波同步和信号解调的研究
2.
The background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CCSDS standard,current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pace TT&C standard,the demand of compatibility with CCSDS in new space missions are introduced.
介绍了CCSDS标准的背景、技术特点、我国航天测控标准的现状与趋势,以及新型号任务对兼容CCSDS标准的需求,分析了现有航天测控设备兼容CCSDS标准的技术条件及进一步功能扩展技术要求。
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P development demand of space TT&C network and presents coexistence and migration policies of IPv6 and IPv4 related to the migration from IPv4 to IPv6.
本文分析了航天测控网的IP发展需求,提出了从IPv4网络到IPv6迁移中涉及的IPv4和IPv6的共存策略和迁移策略。
5)  Aerospace TT&C
航天测控
1.
Essential Problem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Aerospace TT&C Equipment;
我国航天测控设备发展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
Strategy for Space War Oriented Development of Aerospace TT&C Technology;
以空间作战为目标的航天测控发展对策研究
3.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apply the developed technology of disaster tolerance to the aerospace TT&C field,and suggests a remote disaster tolerance scheme for the aerospace TT&C center,including risk analysis,system structure and its actualization.
研究如何把目前较成熟的容灾技术应用于航天测控领域,提出1种航天测控中心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包括风险分析、体系结构和方案实施。
6)  space fligh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航天测控
1.
Two examples of the design of software components used in space fligh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re showed.
简单介绍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叙述了软件构件化开发方法 ,给出了两个航天测控领域软件构件设计的例子。
补充资料:俄罗斯航天测控网


俄罗斯航天测控网
Russian Spacecraft TT%26C Network

Eluosi Hangtian CekongwQng俄罗斯航天测控网(Russia。spaeeeraftTT%26c Network)俄罗斯跟踪、测量和控制航天器的系统。1991年底苏联解体前,称为苏联航天测控网。由航天控制中心、测控站(陆上固定测控站、海上测量船和测量飞机)、测控站协调中心、通信系统和时间统一系统组成。地面测控站主要设在原苏联境内。其中拜科努尔发射场首区的4个测控站、卡拉干达、萨雷沙甘靶场跟踪系统、巴尔瑙尔、叶尔塞斯克、乌兰乌德等测控站,配合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对发射段到人轨前的航天器进行跟踪监控。红色村、朱萨雷、科尔帕舍沃、乌兰乌德、乌苏里斯克和堪察加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等6个测控站,保障莫斯科近郊的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对人轨后的航天器进行指挥控制。另有多艘测量船和若干架测量飞机,可部署到需要的海域和空域,扩大测控和通信的覆盖范围。 俄罗斯航天测控网系从苏联最初的导弹靶场测控系统扩建演变而成,经历了单级和多级导弹测控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飞行测控的发展过程,各种设备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该测控网由俄罗斯联邦国防部航天部队管辖,总侧控中心设在莫斯科以西的戈里铮诺,在布站上充分考虑了与导弹靶场的兼容和综合利用。为保障深空行星际航行站的测控,新建了直径为70多米的大天线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立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式的天基测控系统,它的3个星座设在东经95“、西经160“和16。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以求全部覆盖近地轨道的航天器,其地面中继站设在莫斯科东北郊的晓尔科沃站。1985年10月发射第一颗“射线”(又称“波束”)中继卫星,定点于东经95“赤道上空,可覆盖近半个地球,使航天控制中心同“和平”号空间站每圈的通信时间,从10~25分钟增加到50一60分钟。此后,陆续发射“射线”和“喷泉”中继卫星,定点在东经80。和西经12。或西经13.5。的轨道位置,组成名为“急流”的军用数据中继卫星网。 (徐绍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