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第一次轮廓线
1)  The first contour line
第一次轮廓线
2)  the second contour
第二次轮廓线
1.
Take Zhongshan road of Qingdao city as an example,to make analysis of outdoor advertising,which form "the second contour" of street,then discuss the problem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以青岛中山路为例,对构成街道"第二次轮廓线"的户外广告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角度探讨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户外广告在设置位置及排列方式、形态及尺寸、色彩使用、夜景效果、环保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构思。
3)  first generation contourlet transform
第一代轮廓波变换
4)  contour hierarchica
轮廓层次
5)  line contour
直线轮廓
6)  cam profile
凸轮廓线
1.
A new method of CAD animation for drawing cam profile of engine;
发动机凸轮廓线生成的CAD动画新方法
2.
Optimal design of cam profile by means of non-uniform (B-spline) curve;
用非均匀B样条曲线优化设计凸轮廓线
3.
Through application of polar method to the equivalent four bar linkage of the cam mechanism, the principle of a new graphic method for determing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planar cam profile is studied, the geometric and kinematic relationships are given.
通过瞬心法进行高副低代,得到了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等效四杆机构;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图解法的原理,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几何运动关系。
补充资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年代】:现当代

【作者】:毛泽东

【作品】:渔家傲

【内容】: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原注】:

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指后汉贾逵〕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他死了没有?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确实是胜利了。

【注释】:

烂漫:色彩鲜丽。

霄汉:高空。

龙冈:地名,在江西永丰县。

千嶂:许多高山。

张辉瓒(zan4):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俘虏后被红军斩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天半:半空。

不周山:传说中的山名。

毛的原注:这首词和另外五首一同发表于《人民文学》六二年五月号。这个原注是毛的秘书田家英查了有关共工的古典文献后,毛加上去的。

【题解】:

一九三零年八月五日,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何说,“各省从前剿匪,大都不免省界观念,能将匪共驱出省界即为了事。故匪等东击西串,不能根株尽绝,反而愈延愈广。国府因见及此,特命行营负此专职,统筹兼顾,谋根本解决,以矫正前此之流弊。”自此从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中央领导下的“围剿”。

一九三零年十月七日蒋介石占领郑州,胜利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十二月七日,蒋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十二月三十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

一九三一年四月,何应钦调集二十万军队作第二次大“围剿”,这就是下阙的“二十万军重入赣”。

【作者小传】: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