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抗震挡块
1)  shear keys
抗震挡块
2)  new side retainer
新型抗震挡块
1.
Seismic performance of new side retainer
新型抗震挡块的抗震性能
3)  shockproof block
防震挡块
1.
Because the design of bridge shockproof block takes on blindness at the moment,and is opposite to the thought of direction "more strong more effective".
针对当前桥梁防震挡块设计具有的盲目性,与“越强越有效”的指导思想相反,有关建造“一次性”挡块,阻断力的下传,以便在大地震中,使挡块起到“保险丝”的作用,保护隐蔽的、难于修复的下部构造和基础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4)  anti-slide block
抗滑挡块
1.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roject practice,it calculates the horizontal anti-thrust rigidity of anti-slide block,analyses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arched bridge anti-thrust system,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attention programs of anti-slide block,to accelerate the research on arched bridge anti-thrust system,and exp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arched bridge.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桥台抗滑挡块水平抗推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拱桥抗推体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抗滑挡块的施工注意事项,以促进拱桥抗推体系的研究,从而扩大拱桥的应用范围。
5)  anti-seismic energy-saving blocks
抗震节能砌块
6)  block [英][blɔk]  [美][blɑk]
挡块
1.
In the course of produce of number one coupled tandem mill,blocks of entry side and exit side of the carrousel double mandrel sleeve tension reel in the exit side of the product line were frequently struck down by dial orientation block.
对唐钢冷轧薄板厂一酸轧生产线出口的卡罗塞尔双芯轴卷取机在生产过程中,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挡块频繁被转盘定位块撞掉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运用多种方法对入、出口挡块进行了技术改造。
补充资料:工程结构抗震加固和修复
      在地震区往往有大量房屋、桥梁、烟囱、水塔等工程结构,由于达不到当地抗震设防的要求而需要进行震前加固;此外,在地震后的城市和乡村,许多结构虽遭到损坏但仍保留下来的,又需要进行震后修复。加固和修复都是为了使结构能够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以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震前加固或震后修复都需要先对结构的抗震能力作出鉴定,才能进行设计。
  
  抗震加固鉴定  中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中对要加强的各类房屋、烟囱及水塔规定了鉴定方法。其他工程结构,如桥梁等则应按有关抗震规范进行复核并确定其抗震能力。至于特别重要或较为复杂的结构,还应对其动力特性及现有抗震能力进行专门的鉴定。此外,在加固鉴定中还要注意结构构件之间(如墙与墙、墙与板等),应具有良好的连接,以防止墙体外闪或楼板坠落;梁式桥不仅支座的锚栓、销钉、防震板应具有足够的抗震强度,还要有防止落梁的措施,如梁端连接、在墩台台帽上设置挡块等。
  
  抗震修复鉴定  对于需要进行震后修复的结构,一方面要对结构震前状况进行鉴定,另一方面还要鉴定其震害程度。通过鉴定,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修补和加固措施。
  
  设计原则  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和修复必须有正确的设计,否则有可能达不到目的甚至引起相反的后果。
  
  工程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在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以下五点:①根据场地土的条件以及当地设防要求,通过加固尽可能改变结构的振动基本周期以避开场地土的振动卓越周期(见地震作用),使加固后的地震反应减小。②在可能条件下,通过加固尽可能使结构的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并使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可能地接近,以减少结构的扭转效应。③对难以实现上述两点的结构,应通过加固提高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并适当提高其总体强度。④对局部构件进行必要的加固。但应注意一部分结构的加固由于其局部刚度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另一部分结构的地震反应变大。⑤加固应尽可能注意建筑物的美观。
  
  工程结构震后修复设计也要注意上述几点,并且在计算结构的振动基本周期时考虑修复构件的实际刚度。
  
  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分为两种:体系加固和局部构件(墙、梁、柱等)加固。体系加固是增加新的抗震构件,如抗震墙(砌体或钢筋混凝土),钢支撑(用于框架结构等)以改变结构的振动基本周期,调整刚度沿高度和平面的分布;局部构件加固是加强现有构件本身。
  
  修复措施  修复包括修补和加固。修补是针对已有震害尽可能恢复原有功能;加固则要满足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在设计时,修补和加固应结合考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