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北京大学图书馆
1.
A Supplement to Annotated Catalog of the Only Existing Copies of Manchu Ancient Texts i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补叙
2.
Annotated Catalog of the only Existing Copies of Manchu Ancient Texts i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孤本提要
3.
Thoughts on Ancient Book Conservation in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之思考
2) Beijing University Library
北京大学图书馆
1.
Li Dazhao s Practical Activities at Beijing University Library;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活动述略
3) Peking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
1.
With the case study of Peking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portal, it also makes in-depth analys.
针对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亟需整合海量资源和数字化服务,以便为用户提供更为准确、方便、快捷的学术信息服务的需求,概括国外数字图书馆门户的建设情况,论述了数字图书馆服务及其门户的定义、定位、功能要素、内容结构、特点、设计原则及其服务运行等内容,并结合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案例进行了分析,为这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6) Beihua University library
北华大学图书馆
补充资料:北京大学图书馆
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898年 7月清政府建立京师大学堂时,因图书很少, 未设专门管理机构。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校舍被占,图书被毁,1902年1月复校,10月设藏书楼。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藏书楼改称图书部。1930年改称图书馆。藏书楼初建时,调拨了江苏、 浙江、 湖北、广东、江西和湖南诸省官书局所印行的图书,收入了藏书家方功惠碧琳琅馆藏书,加上采购和受赠的一些图书,构成最早的馆藏。著名学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于1918年至1921年任图书部主任。他锐意改革,主张各类图书兼容,中外文化并存,推行外国图书馆的先进经验,提倡开架阅览,认为图书馆员也应是"助教"。在他的影响下,北京大学图书部从旧式的藏书楼转变为新式的图书馆,馆藏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迅速成为荟萃古今中外文化典籍之所。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部助理员。1937年 7月日本全面侵华,北平沦陷,北京大学南迁,图书馆藏书未及撤出。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共同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1946年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图书馆收回原有藏书。1952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燕京大学图书馆全部藏书并入该馆,此后,馆藏量大增,质量不断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馆藏完好无损。
至1990年初,馆藏逾410万册,收藏范围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专业领域,有中、英、俄、日等20多个文种。中文图书260多万册,其中古籍约160万册,有稿本、善本约1.7万种,16万册,内含敦煌文献212种,以及不少孤本。藏书楼初建时入藏的方功惠碧琳琅馆藏书、1937年入藏的马廉不登大雅之堂藏书、1946年入藏的李盛铎木犀轩藏书等大多具有重要价值。馆藏中国地方志7000余种。外文图书约100万册,其中有许多珍本。如有1533年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以及17、18世纪的著名文献。馆藏报刊超过2.4万种、约50万册(合订本),其中有维新派刊物《时务报》全套、《新青年》全套、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油印机关刊物《少年》、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出版的政治刊物《杜歇老爹报》全套、第三国际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英国出版的著名自然科学刊物《自然》(1869年创刊)全套。还有缩微胶卷约12万米,缩微平片约2万张以及一批录音带、录像带和磁带、磁盘、光盘等多种载体的文献资料。馆藏以每年10多万册的速度增长,每年订购报刊7000种左右。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多个图书馆及其他学术机构有书刊交换关系。
总馆馆舍面积2.45万平方米。阅览室21个,阅览座位近1500个。校内大多数系(研究所)还设有图书室或资料室。年借书量超过120万册次,另有50多万册图书开架阅览。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国际联机检索在内的情报服务。该馆与国内许多图书馆有馆际互借关系。
到1990年底有工作人员300多人,其中研究馆员4人,副研究馆员、副教授32人。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曾设于该馆。
该馆的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已部分投入使用。为北京地区部分图书馆研制的"西文图书联合目录"计算机系统已研制完成。该馆还开展缩微复制工作。(见彩图)
至1990年初,馆藏逾410万册,收藏范围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专业领域,有中、英、俄、日等20多个文种。中文图书260多万册,其中古籍约160万册,有稿本、善本约1.7万种,16万册,内含敦煌文献212种,以及不少孤本。藏书楼初建时入藏的方功惠碧琳琅馆藏书、1937年入藏的马廉不登大雅之堂藏书、1946年入藏的李盛铎木犀轩藏书等大多具有重要价值。馆藏中国地方志7000余种。外文图书约100万册,其中有许多珍本。如有1533年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以及17、18世纪的著名文献。馆藏报刊超过2.4万种、约50万册(合订本),其中有维新派刊物《时务报》全套、《新青年》全套、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油印机关刊物《少年》、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出版的政治刊物《杜歇老爹报》全套、第三国际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英国出版的著名自然科学刊物《自然》(1869年创刊)全套。还有缩微胶卷约12万米,缩微平片约2万张以及一批录音带、录像带和磁带、磁盘、光盘等多种载体的文献资料。馆藏以每年10多万册的速度增长,每年订购报刊7000种左右。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多个图书馆及其他学术机构有书刊交换关系。
总馆馆舍面积2.45万平方米。阅览室21个,阅览座位近1500个。校内大多数系(研究所)还设有图书室或资料室。年借书量超过120万册次,另有50多万册图书开架阅览。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国际联机检索在内的情报服务。该馆与国内许多图书馆有馆际互借关系。
到1990年底有工作人员300多人,其中研究馆员4人,副研究馆员、副教授32人。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曾设于该馆。
该馆的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已部分投入使用。为北京地区部分图书馆研制的"西文图书联合目录"计算机系统已研制完成。该馆还开展缩微复制工作。(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