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艘很特别的军舰,它是军民合作的产物。它的造价只有一艘航母的十分之一,舰长200米,起飞甲板面积为5200平米,可供6架直升机同时起落。它可以作为指挥舰,也可以在作战中执行干预任务,甚至还可摇身一变,成为一所海上医院。
无论是
法国军人还是外国军人都对它称赞有加:“‘西北风’号军舰,这是海军早就期待着的一艘军舰。”澳大利亚海军准备订购两艘,其他国家的海军也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无论是从快速加创新的建造方式,还是从整个结构的精巧性来说,“西北风”号军舰都是成功之作。
人们把这种新一代军舰称为bpc,就是它既可以外出执行任务,也可以成为作战指挥平台。按照欧盟防务协定的要求,它的任务是进行两栖作战。人们给它起的绰号是 “好不贵”:说它好,其实是存在一定争议的,主要因为从后面看去,该舰好像少了一半舰体。但对于3亿欧元一艘的军舰来说,它要比航母这一海上庞然大物更适合完成一些指挥官们偏爱的使命:诸如部队快速登陆处理危机,最近在非洲就是这样;再就是对遭遇天灾的民众进行救援。军舰上还可以建立各个军种、甚至盟军的作战指挥中心或参谋部。
“西北风”号军舰有很多优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年365天随时能待命出航。舰上 4台芬兰造瓦特西拉柴油交流发电机的大修间隔时间达12000小时,也就是说每隔很久才检修一次。检修时间也只需要36个小时,并且可在航行中进行!
这种状况的巨大优势体现在军舰能够随时待命应对全球各种突发事件。让我们看看2004年12月26日海啸时的情况:法国唯一的直升机航母、已服役40年的“圣女贞德” 号载着4架轻型直升机、16名医生以及人道主义物资,在3周后到达事发地区。在印尼米拉务海域一个月的工作成绩如下:诊病1400次,给8600个儿童接种了疫苗。
执行任务中的“西北风”号军舰可能会稍快一些,但更主要的是,它会提供一个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和医疗平台,能够快速提高相关地区的医疗急救能力。具体做法是,利用军医处提供的设备,可组建起一个重症烧伤病房,或是一个极其现代化的手术室,或是一个拥有最先进设备的放射室。同样,还可在远程医疗的技术支持下进行外科手术。安装这些成套设备,同时供应无菌淡水、电和医用氧气,这些早在设计军舰的时候就规划好了。
“西北风”号的第二个强项是承担联合军事行动的准备和指挥工作。军舰上可以设置一个“舰载操作级别”的指挥所,即在距最接近作战区域的海岸15海里(28千米)的地方设置一个参谋部,为其配备指挥一次作战行动所必需的全部现代化装备,尤其是通讯设施。
让“西北风”号能够发挥指挥所作用的通讯设备与“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所使用的设备是一样的。这套系统不仅可以进行高信息流量的实时联络,而且由于其通讯流量比拥有最优良装备的美国军舰还要高出4倍,因而在军舰上可以举行保密性强的电视会议。作战区域的空中管制任务可以交给一艘现代化驱逐舰完成,例如“让·巴尔特” 号驱逐舰就可以承担控制塔的任务。
在“西北风”号上,凭借着一套可拆卸舱壁系统,为指挥所预留的空间大小是可以调整的。它最多可以容纳300名人员及信息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即插即用”方式,指挥所连接上设备后就可以工作了。
“西北风”号在另一种情况下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那就是军队转移。从最近行动中得出的教训表明,长时间保证舰上部队的正常生活是必要的。在“西北风”号上, 450人的部队拥有一个150平方米的体育馆,而且每4人或6人一间的舱室,足以与“玛丽王后2号”邮轮的舱室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