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软件危机
1)  software crisis
软件危机
1.
Analysis of software crisis phenomenon and object-oriented method;
软件危机现象与面向对象方法分析
2.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 of producing software crisis and resolution methods.
分析了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 ,对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并对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途径软件复用做了进一步的分
3.
At the same time,the software reliability is the main path which solves a software crisis.
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则是实现"中国服务"这一庄严承诺的关键所在;可靠性是质量的核心,因此软件可靠性是关乎软件业能否成功的本质因素;同时,软件可靠性也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途径。
2)  Software crisis in China
中国的软件危机
3)  software safety
软件防危性
1.
A software safety demonstration test method based on the accelerating profile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strictly distinguishing software safety and software reliability.
在严格区分软件防危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剖面的软件防危性验证测试方法。
2.
Considering that the object of software safety growth testing is to reduce the risk of accident resulted by software failures sharply,a software safety growth testing method based on the correlative risk profile is presented.
针对软件防危性增长测试的本质特征在于快速降低由于软件失效而导致系统事故的风险,依据重要性取样的统计学原理,结合软件防危性分析,建立了一套集构建软件关联风险剖面、依照关联风险剖面产生测试用例为一体的软件防危性增长测试方法,并给出了测试停止标准。
4)  Crisis event
危机事件
1.
Correlation between anxiety emotion and personality under crisis event
危机事件下个体焦虑情绪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2.
Study of tourist crisis events used to be concentrated on manage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国内外对旅游危机事件的研究集中于管理方面,近年相关热点转向对旅游影响的研究。
3.
The tourism is a sun-rise industry, but the crisis events often happen in some tourist areas.
旅游业是一项朝阳产业 ,但旅游景区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5)  crisis [英]['kraɪsɪs]  [美]['kraɪsɪs]
危机事件
1.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et up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handle the crisis in the university town so as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body.
近年来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日益增多,而大学城的开放性及集聚性特征决定了大学城学生的危机事件处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2.
The administrative concept of crisis warning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the administrators of colleges where public crises happen frequently.
青年群体对校内外政治、非政治事件的聚焦促成了高校危机事件的起因,并形成了可以预测的危机形成过程。
3.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the crisis on the public psychology shows that crisis intervening is necessary in a crisis.
文章认为突发危机事件对社会公众心理的冲击和影响说明危机干预是突发危机事件的现实需要,并指出了现时危机干预需要在整个社会系统背景下进行,其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内容和实施过程诸如电话危机热线、面对面危机服务、电子延伸服务等作为积极的现时危机干预策略,可以给身处危机事件中社会公众以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6)  critical incident
危机事件
1.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critical incident the"SARS"and"Avian Influenza"epidemic approach;
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基于“SARS”与“禽流感”疫情的研究
2.
So, modern enterprises should not only know and catch the chance of the market in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but handle various critical incidents well at the same time, whether the treatment of enterprise s critical incident is effective or not, will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seriously.
因此,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市场的机会,同时还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
3.
This article reports combine the critical incid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s image and look at how to construct the China\'s national imag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People\'s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 in Sichuan wenchuan earthquake incidents report , in order to sum up gain and loss in the process of.
本文将危机事件的报道与国家形象建构结合起来,以内容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一危机事件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了在这一危机事件报道过程中,中国国家形象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呈现的情况。
补充资料: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
software crisis
    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概况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计算机刚刚投入实际使用,软件设计往往只是为了一个特定的应用而在指定的计算机上设计和编制,采用密切依赖于计算机的机器代码或汇编语言,软件的规模比较小,文档资料通常也不存在,很少使用系统化的开发方法,设计软件往往等同于编制程序,基本上是个人设计、个人使用、个人操作、自给自足的私人化的软件生产方式。60年代中期,大容量、高速度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软件开发急剧增长。高级语言开始出现;操作系统的发展引起了计算机应用方式的变化;大量数据处理导致第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诞生。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原来的个人设计、个人使用的方式不再能满足要求,迫切需要改变软件生产方式,提高软件生产率,软件危机开始爆发 。1968 年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的计算机 科学家在联邦德国召开国际会议,第一次讨论软件危机问题,并正式提出“软件工程”一词,从此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学——为研究和克服软件危机应运而生。
    现象  早期出现的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① 软件开发费用和进度失控。费用超支、进度拖延的情况屡屡发生。有时为了赶进度或压成本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之计,这样又往往严重损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②软件的可靠性差。尽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系统的正确性却越来越难以保证,出错率大大增加,由于软件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③生产出来的软件难以维护。很多程序缺乏相应的文档资料,程序中的错误难以定位,难以改正,有时改正了已有的错误又引入新的错误。随着软件的社会拥有量越来越大,维护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软件工程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软件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软件生产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硬件生产水平的发展速度。软件危机不仅没有消失,还有加剧之势。主要表现在:①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由于微电子学技术的进步和硬件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硬件成本逐年下降,性能和产量迅速提高。然而软件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软件成本随着软件规模和数量的剧增而持续上升。从美、日两国的统计数字表明,1985年度软件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90%。②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需要,软件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得人类不能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硬件所能提供的巨大潜力。
    原因  软件工程研究结果表明 ,软件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软件样品即是产品,试制过程也就是生产过程;软件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老化”或“用坏”;软件具有可运行的行为特性,在写出程序代码并在计算机上试运行之前,软件开发过程的进展情况较难衡量,软件质量也较难评价,因此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十分困难;软件质量不是根据大量制造的相同实体的质量来度量,而是与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实体的质量紧密相关,因此,在运行时所出现的软件错误几乎都是在开发时期就存在而一直未被发现的,改正这类错误通常意味着改正或修改原来的设计,这就在客观上使得软件维护远比硬件维护困难;软件是一种信息产品,具有可延展性,属于柔性生产,与通用性强的硬件相比,软件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接近人们的应用问题。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99%的软件应用需求已不再是定义良好的数值计算问题,而是难以精确描述且富于变化的非数值型应用问题。因此,当人们的应用需求变化发展的时候,往往要求通过改变软件来使计算机系统满足新的需求,维护用户业务的延续性。②危机原因来自于软件开发人员的如下弱点:其一,软件产品是人的思维结果,因此软件生产水平最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软件人员的教育、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其二,对于大型软件往往需要许多人合作开发,甚至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深入应用领域的问题研究,这样就需要在用户与软件人员之间以及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相互通讯,在此过程中难免发生理解的差异,从而导致后续错误的设计或实现,而要消除这些误解和错误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其三,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加快,软件开发人员经常处在变化之中,不仅需要适应硬件更新的变化,而且还要涉及日益扩大的应用领域问题研究;软件开发人员所进行的每一项软件开发几乎都必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问题求解的需要,而这种调整是人所固有的学习行为,难以用工具来代替。
   软件生产的这种知识密集和人力密集的特点是造成软件危机的根源所在。
    解决途径   软件工程诞生于60年代末期,它作为一个新兴的工程学科,主要研究软件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建立与系统化软件生产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技术和工具,指导和支持软件系统的生产活动,以期达到降低软件生产成本  、改进软件产品质量、提高软件生产率水平的目标。软件工程学从硬件工程和其他人类工程中吸收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明确提出了软件生命周期的模型,发展了许多软件开发与维护阶段适用的技术和方法,并应用于软件工程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们开始研制和使用软件工具,用以辅助进行软件项目管理与技术生产,人们还将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有机地集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能够连续支持软件开发与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化软件支援环境,以期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解决软件危机问题。
    此外,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的结合成为80年代末期活跃的研究领域。基于程序变换、自动生成和可重用软件等软件新技术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把程序设计自动化的进程向前推进一步。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软件工业化生产体系,形成了强大的软件生产能力 。软件标准化与可重用性得到了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在避免重用劳动,缓解软件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