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强柱弱梁
1.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target of No Collapsing in the Strong Earthquake, a philosophy of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is recommended in the current codes.
针对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现行规范提出了“强柱弱梁”的设计准则。
2.
To ensure that actual structure meets"strong column weak beam"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提高幅度提出一些建议,以降低柱铰产生的可能性,使实际结构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
2)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强柱弱梁
1.
Frame structure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analysis and design improvement suggestion
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分析及设计改进建议
2.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damage show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a frame structu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code to realize the ductile energy dissipation mechanism of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moment augment factor of column.
汶川地震震害表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不足导致依据现行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在地震中难以呈现"强柱弱梁"的延性耗能机制。
3.
Some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were not damaged with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but plastic hinges formed at column end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出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而是在柱端出现塑性铰,柱发生剪切破坏。
3) strong column-weak beam
强柱弱梁
1.
Rationality analysis on seismic fortification measures about "strong column-weak beam"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in China;
我国混凝土结构“强柱弱梁”抗震措施合理性分析
2.
Comparison of ″strong column-weak beam″ design between Chinese seismic design code GB 50010—2001 and Eurocode EN 1998-1
中欧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设计比较
3.
In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major failure mode of the masonry-infilled frame structures is plastic hinge in column which illustrates that the strong column-weak beam mechanism required by the Chinese seismic code fails to realize, and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no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infilled walls appropriately.
此次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表明填充墙框架结构普遍出现了以柱铰破坏为主的失效模式,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失效机制未能预期实现,而没有合理考虑填充墙的效应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针对填充墙框架结构未能实现“强柱弱梁”失效机制的破坏现象,对填充墙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
4) strong beam with weak column
弱柱强梁
6) strong wall(built-in column)-weak beam
强墙(暗柱)弱梁
补充资料: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解质一般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者的导电能力差别很大。可以认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即不存在电解质的"分子"(至少在稀溶液范围内属于这类情况)。由于浓度增加时,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增加,使离子淌度下降,当量电导也随着下降。对于弱电解质来说,它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分子,它的电离度很小,所以离子数目极少,静电作用也很小,可以认为离子淌度基本上不随浓度而变,因此当量电导随浓度增加而迅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电离度的很快下降。
以上分类只是指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体系并不这样简单,例如大部分较浓的强电解质溶液的正、负离子将因静电作用而发生缔合,使有效的离子数减少,促使当量电导下降。
事实上,1887年S.A.阿伦尼乌斯发表的电离理论是按照上述弱电解质的模型提出的,他认为电解质在无限稀释的条件下是 100%电离的。设此时的当量电导为Λ0,则任何浓度下的电离度α 都可以根据该浓度下测得的当量电导Λ来计算:
从而求出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常数 K。电离理论应用于乙酸、氨水等弱电解质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在用于强电解质时遇到了困难。直到20世纪20年代,P.德拜和L.昂萨格等发展了强电解质稀溶液的静电理论,才对电解质溶液的本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根据上述强电解质溶液的模型和物质当量的定义,以及溶液的总电导率是正、负离子各自电导率的和这一性质(见离子淌度),可得:
Ceq=C+|Z+|=C-|Z-|
Λ=(U++U-)F式中Z+和Z-为正、负离子的价数;C+和C-是正、负离子的浓度;Ceq为当量浓度;U+和U-是正、负离子的离子淌度;F为法拉第常数。如果Λ+和Λ-分别代表 1当量正离子和1当量负离子的导电能力,则Λ=Λ++Λ-,Λ+=U+F,Λ-=U-F。
1926~1928年,昂萨格认为溶液浓度增加时,离子间距离缩短,静电作用增强,他应用静电理论得到在极稀浓度范围内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公式:
式中A为常数,图中也说明了溶液的当量电导与当量浓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这一点与F.W.G.科尔劳施的精确电导测量结果完全符合,甚至昂萨格的电导公式中的常数 A也与实验测得的斜率相同,说明在极稀溶液范围内(对盐酸和氯化钾等对称的一价离子电解质来说,在<0.01N 范围内适用),上述强电解质模型是反映实际的。上式中的Λ0是外推法得到的C→0时的当量电导,相当于无限稀释时的当量电导。此时离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可以认为各种离子是独立移动的,静电力不起作用。
如果把Λ+=U+F和Λ-=U-F改写成Λ+,0=U+,0F和Λ-,0=U-,0F,式中附加在Λ+和Λ-中的下标0表示它们是在无限稀释条件下的当量电导,于是,不管电解质中对应的离子是什么,U+,0和U-,0都应有独自的固定的数值。这就是科尔劳施根据实验提出的无限稀释条件下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以上分类只是指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体系并不这样简单,例如大部分较浓的强电解质溶液的正、负离子将因静电作用而发生缔合,使有效的离子数减少,促使当量电导下降。
事实上,1887年S.A.阿伦尼乌斯发表的电离理论是按照上述弱电解质的模型提出的,他认为电解质在无限稀释的条件下是 100%电离的。设此时的当量电导为Λ0,则任何浓度下的电离度α 都可以根据该浓度下测得的当量电导Λ来计算:
从而求出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常数 K。电离理论应用于乙酸、氨水等弱电解质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在用于强电解质时遇到了困难。直到20世纪20年代,P.德拜和L.昂萨格等发展了强电解质稀溶液的静电理论,才对电解质溶液的本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根据上述强电解质溶液的模型和物质当量的定义,以及溶液的总电导率是正、负离子各自电导率的和这一性质(见离子淌度),可得:
Ceq=C+|Z+|=C-|Z-|
Λ=(U++U-)F式中Z+和Z-为正、负离子的价数;C+和C-是正、负离子的浓度;Ceq为当量浓度;U+和U-是正、负离子的离子淌度;F为法拉第常数。如果Λ+和Λ-分别代表 1当量正离子和1当量负离子的导电能力,则Λ=Λ++Λ-,Λ+=U+F,Λ-=U-F。
1926~1928年,昂萨格认为溶液浓度增加时,离子间距离缩短,静电作用增强,他应用静电理论得到在极稀浓度范围内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公式:
式中A为常数,图中也说明了溶液的当量电导与当量浓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这一点与F.W.G.科尔劳施的精确电导测量结果完全符合,甚至昂萨格的电导公式中的常数 A也与实验测得的斜率相同,说明在极稀溶液范围内(对盐酸和氯化钾等对称的一价离子电解质来说,在<0.01N 范围内适用),上述强电解质模型是反映实际的。上式中的Λ0是外推法得到的C→0时的当量电导,相当于无限稀释时的当量电导。此时离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可以认为各种离子是独立移动的,静电力不起作用。
如果把Λ+=U+F和Λ-=U-F改写成Λ+,0=U+,0F和Λ-,0=U-,0F,式中附加在Λ+和Λ-中的下标0表示它们是在无限稀释条件下的当量电导,于是,不管电解质中对应的离子是什么,U+,0和U-,0都应有独自的固定的数值。这就是科尔劳施根据实验提出的无限稀释条件下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