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菲茨杰拉德
1)  Fitzgerald
菲茨杰拉德
1.
Gatsby in the Eye of Fitzgerald;
从盖茨比中看菲茨杰拉德(英文)
2.
On Fitzgerald s Realism from the Great Gatsby;
透过“美国梦”看菲茨杰拉德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卢卡契的文艺理论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2)  F·Scott Fitzgerald
F·Scott菲茨杰拉德
1.
F·Scott Fitzgerald was an outstanding figure, among the American modernist writers in the 1930 s and 40 s, who wrote both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
 F·Scott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派纪实作家的代表人物。
3)  Fitzgeraldian Phenomenon
菲茨杰拉德现象
1.
Critical reception of a classical writer: A socio-historic perspective on "Fitzgeraldian Phenomenon";
一位经典作家的批评接受史——“菲茨杰拉德现象”解读
4)  Fitzgerald Revival
菲茨杰拉德复兴
5)  F. Scott. Fitzgerald
菲茨杰拉尔德
1.
The Great Gatsby, the masterpiece of F.
菲茨杰拉尔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因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爵士时代的经典之作。
6)  Fitzgerald's novels
菲茨杰拉德小说
补充资料:菲茨杰拉尔德,F.S.
      美国小说家。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普林斯顿大学肄业。1917年入伍,但没有上过战场。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业公司当抄写员,业余致力于创作。他的创作倾向与"迷惘的一代"相似,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的一代对美国所抱的理想的幻灭。192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小说出版后他与姗尔达·赛瑞结婚。姗尔达对他的生活与创作影响很大,他的小说里许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面影。以后又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姑娘们与哲学家们》(1921)和《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菲茨杰拉尔德称他所处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经济危机爆发这十年间是"爵士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中产阶级青年在那个时代中的感受,尤其是对于上层资产阶级又羡慕又不满的情绪。他对上层社会醉生梦死生活的描写深藏着幻灭感,他曾说他"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故事都有点灾难感"。《人间天堂》描写一个名叫阿莫瑞·布莱恩的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幻想和失望,感情真挚,其中的人物被称为大学生中间的"迷惘的一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青年商人涅克·卡拉威在纽约结识一个邻居,名叫盖茨比。盖茨比在战争期间与涅克的表妹苔西相爱,但因为他当时贫穷,苔西嫁给了有钱的托姆,而托姆却另有所欢,苔西的生活并不幸福。战后盖茨比因经营非法买卖致富,天天设宴以吸引苔西,最后通过涅克的安排与苔西重温旧梦。托姆对此十分妒忌,利用一次车祸陷害盖茨比,置之于死地。这部小说谴责以托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自私专横,为所欲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小说采取印象式的描写手法,常用美丽奇特的比喻。作者的描写既热烈又冷静,在欢乐的故事后面隐藏着一股哀伤的细流。
  
  他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1934),描写一个年轻有为的医生狄克,在欧洲研究神经病原理颇有成效。他爱上一个亿万富翁的女儿尼柯尔,她患有神经病。狄克与她结婚后,牺牲了工作,百般照顾她,使她恢复了健康,但她却将狄克抛弃。狄克痛苦万分,回到美国,流落在纽约州一个小镇上行医。这部小说成功地表现了上层资产者的自私与腐化,对主人公的沉沦满怀同情。但评论界对它反应冷淡。
  
  1936年菲茨杰拉尔德在病中写了自传《崩溃》。后来以好莱坞一个电影导演为主人公创作长篇小说《最后的一个巨头》,没有完成,他就去世。遗稿由他的朋友、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整理出版(194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