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hucheng
舒城
1.
"Qimen Sanyan" barrage is an ancient water project in Shucheng,Anhui.
"七门三堰"是安徽舒城境内古老的水利工程。
2)  Shucheng County
舒城县
1.
Comparison of Kriging interpolation precisions in different topographical units and number of samples:a case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total nitrogen in the Shucheng County;
不同地形与取样数的Kriging插值精度对比研究——以舒城县土壤全氮空间分异为例
2.
Study on Changes of Land Use Landscape in Shucheng County Based on RS and GIS;
RS与GIS支持下的舒城县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3.
By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a more accurate result is obtained in the case study in Shucheng County,Anhui Province.
文章建立了基于栅格GIS的计算方法,以GIS空间分析模型为基础,在ArcGIS支持下,提取模型所需数据,实现栅格图层空间叠合运算及统计分析,获得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图,并统计了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安徽省舒城县土壤为例进行分析,与土壤类型法比较,由于GIS方法的空间插值计算考虑了决定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土壤属性空间变异性,获得了较精确的结果,为统计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
3)  Shucheng
舒城地区
1.
Flood and Drought in Shuche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明清时期舒城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成因
4)  Fritillaria shuchengensis
舒城贝母
1.
Fritillaria shuchengensis is one kind plant of the genus Fritillaria, and the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ritillaria shuchengensis has not been reported.
舒城贝母为一种贝母属植物,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
5)  Xinyang-Shucheng fault
信阳-舒城断裂
补充资料:舒城七门堰
七门堰

在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距今已2000余年。汉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刘信为羹颉候,食邑于舒,始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引水东北,发展农耕,灌田8万余亩;又于东加筑乌羊、槽牍堰,谓之“七门三堰”,灌田共废,废断龙舒水,灌田1500顷。明宣德年间(1426-1435),县令刘显在进行疏浚,扩大灌溉面积的同时,制定用水办法和管理制度,人民世受其利,为纪念刘信、刘馥、刘显,于堰建“三刘祠”,勒石树碑,记三人功德。七门堰以充分利用自然陂、荡、塘、沟,形成自流灌溉网为其特征。这里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宜于游人。“三堰余泽”,被誉为“龙舒八景之一”。

七门堰,故址位于江淮腹地--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

根据《汉书》记载,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其伯兄子刘信羹颉侯,食邑于舒。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闸,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万余亩。”同时,他还在七门岭之东(即七门堰灌区下方),修筑了乌羊堰灌田一万余亩。“曹责堰”灌田两万余亩。”以上就是所谓“七门三堰”。东汉末年,曹操实行屯田,派刘馥为扬州刺史(注:不是现在江苏的扬州),“守淮南,大开稻田,”当时,七门堰因为年久失修,水利几乎全废。刘馥“循汉羹颉侯故迹,”“修筑断龙舒水,灌田千五百顷。”《三国志·魏刘馥传》:“广屯田,兴治芍陂七门吴塘诸堰,以溉稻田,官民有蓄。”这里的七门指的就是七门堰水利工程。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兴治七门堰水利的是在明代宣德年间(1426)。县令刘显,“事课农桑,增开水利,”他除对七门堰水利工程进行了“细增疏导”、扩大了灌溉面积外,还“定引水例,董以堰长”,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自刘显以后的几百年间,对七门堰的水利工程还有几次更治,现在有志书可查的,如明弘治癸亥年(1503年),郡守马汝砺、知县张维善令义官濮钝之率民整修龙王、三门等荡,引水坑旱,获丰收;万历乙亥 年(1575年),知县姚时邻治农主簿赵应卿“舍郊野,历险阻,遍故老田叟诹之,直穷水之故道,”于猪板山下筑十丈陂,沟通七门堰,扩大灌溉面积,清嘉庆初(约公元1706年),舒人高珍,开引水渠,“北通七门堰,以资下十荡忙水之利。”但他们所进行的都是局部工程,其规模和影响都不能和刘信、刘馥、得显所创造的业绩相比,所以舒地后,世世代代,“蒙受其利,不忘其恩,”曾于七门堰口建“三刘祠”,刻石立碑,赋诗作记,以为纪念。

七门堰不仅具有历史悠久、工程浩繁的特点,而且在水利科学上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明吏部尚书秦民悦在《重修七门堰记》一文中写道:“七门、乌羊、曹责三堰,分治为陂为荡为沟凡二百余所,浇灌沐邑之田至二千顷之上,譬之人身脉络自泥丸至九窍百骸下抵涌泉,无运不届者。这就是说,刘信在兴建”七门堰“时,就能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利用陂、荡、塘、沟,形成了一个自流灌溉网,这在二千多年前、是难能可贵的,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和才智。东汉末年,刘馥在重修七门堰时,不仅注意扩大灌溉效能,而且还把引水灌溉、防洪排涝结合在一起。如对乌羊堰的治理就是一例。他考虑到乌羊堰上游“沙湾之地利在泄水”则“不必治其源,但当疏其委矣。”所以志书记截,“兴利莫先于七门、曹责诸堰,浅者 睿之,塞者疏之,倒灌者闸之,泛滥者堤之,则利兴矣。”这就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