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星浦村位于岱山县西南端,离县城10公里,由管船湾、下厂、上厂3个自然村组成,属岱西镇。据传,数百年前,该处原有1条自然引成的大浦,长约300米,宽20余米。逢晴天夜晚,潮涨盈浦,满天星斗倒映水面,海风吹处,水映群星,摇晃闪烁,故名摇星浦,村由此得名。1992年,全村共754户、2262人。拥有盐滩46副,2440亩,年产原盐10150吨;耕地425亩,林地402亩,其中葡萄园42亩,桔园80亩;海水养殖场70亩。
滩晒生产第一村
摇星浦村系著名盐村。村西百余米处有一盐坨群,总容量1.5万吨;盐坨外侧有盐运专用码头,泊位300-400吨,是岱山县原盐中转出运基地之一。至上海108海里、宁波46海里、乍浦64海里,海运便捷。
摇星浦村民世代营盐。唐乾元元年(758)起,岱山已有盐事活动。宋端拱二年(989),设盐政管理机构。其时,摇星浦村已是主要产盐区之一。历史上,制卤沿用刮泥淋卤法。制盐初为煎煮,又称熬波,延续800余年。清嘉庆间(1796~1820)创制盐板,易煎为晒。那时制盐劳作繁复,生产100斤盐,需挑水、泥、卤百担以上,俗称百斤百担。"鸡啼出门头碰檐,星齐归家矮三分",道出了盐民艰辛劳作的程度。由于终年超强度劳动,积劳成疾者颇多。盐民祖祖辈辈企盼有朝一日,能做到晒盐不用扁担。
1962年冬,村党支部带领盐民立志改革,率先以队建滩13副、784亩,占总盐田51.1%,次年续建告成,为舟山地区第一个滩晒生产村。滩晒是直接用海水蒸发制卤、制盐。从此结束了"盐民命如草、千斤扁担压到老"的历史。建滩期间,资金缺,盐民们不惜变买铜锡器皿、金银饰物,集资1万余元。口粮紧,大家倾其家中所有,调换萝卜、瓜菜代粮。劳力不足,起早睡晚,一天干两天的活;并采取"先建荒场,后建熟场;先建后半(滩)段,后建前半?quot;的施工法。凭这般热情,困难一一迎刃而解。建滩全工程,累计调运土石方13.1万余立方米,投工10余万工,劳动力人均300余工。1963年,亩产原盐4.98吨,比岱山县同期产量高87.80%,户均收入1254元,超过刮泥淋卤时的1倍以上。盐民由衷歌颂滩晒优越性。一首"三不防"民谣倾吐了当时盐民的喜悦之情:"一不防,海塘门锁龙王;二不防,千年扁担卸肩膀,七痛(指盐民职业病:眼痛、头痛、肩痛、腰痛、肚痛、腿痛、脚痛)疾苦一扫光;三不防,海水上滩变白银,盐民翻身,幸福生活全靠党!"滩晒喜获丰收,似一声春雷,震动了舟山地区的盐村。不久,舟山地区兴起了建滩热潮。其间,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县部分盐村,先后邀聘数十名摇星浦村盐民,前往指导建滩,传授滩晒技术。这批土技术员不负众望,与当地盐民一道,建成一批又一批滩晒盐场,毫无保留地传授生产技艺,为舟山盐区实现滩晒生产作出了贡献。
滩晒后,摇星浦村适度扩大公共积累提留比例,累计提留300余万元。村以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发展集体经济:1967~1968年,建海塘1条,长840米,高3.2米,围涂420亩,新建盐滩12副,工程总投资18万元,1966年始,投资10万元,造机帆船2对,新建1个渔业队。1963~1977年间,购置一批盐机设备,推广黑膜垫底结晶池16万平方米,总投资50余万元。
为实现盐田水利系统化,滩型合理化、滩田硬底化、工艺科学化、生产机械化,增强抗灾能力之目标(简称"五化一增强"),1979~1981年,投资15万元,重新调整滩、浦、渠、坨、路的布局与结构,并完成一项盐滩电气化工程。前后投工24.2万工,调运土方14.64万立方米。此举成功,为岱山县盐村树立了盐场电气化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