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砖混建筑
1)  brick-concrete building
砖混建筑
2)  Bricky construction
砖混建筑物
3)  multi-storied brick masonry building
多层砖混建筑
4)  brick masonry building structure
砖混建筑结构
1.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for brick masonry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water tank, a TMD device is designed by use of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s for stiffness and water tank for mass on the top of main structure.
从实际工程出发 ,针对顶部设置水箱的砖混建筑结构 ,设计了一种在主结构顶部利用叠层橡胶支座提供刚度、水箱充当质量的方法构造 TMD装置 ,从而为这类建筑结构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安全经济、效果明显、且易于实施的减震措施 。
5)  earth building and brick-and-concrete composite construction
生土与砖混结构建筑
1.
An analytical research in the contrast concerning indoor hot and damp environment between earth building and brick-and-concrete composite construction in northwest area of He Nan Province.
豫西北地区生土与砖混结构建筑热湿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6)  Building bricks
建筑用砖
1.
Building bricks with the standard number of MU 7.
结果表明,利用邯邢尾矿,采用压制成型法,可以制备MU10以上标号的建筑用砖,尾矿砖体积密度与一般粘土砖相近,颜色一致性好,烧结制品为淡黄色;采用挤出成型法,利用全尾矿可以制备出MU7。
补充资料:砖混结构建筑
      主要指以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梁、楼板(屋面板)作承重构件的建筑,也泛指以砖、石、混凝土块材作承重墙,其他材料作梁、楼板形成承重构件的建筑,还包括砖、石或混凝土块材砌筑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共同承重的建筑。
  
  概述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水泥、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应用,砖混结构建筑迅速兴起。高强度砖和砂浆的应用,推动了高层砖承重建筑的发展。19世纪末叶美国芝加哥建成16层的砖承重墙大楼。1958年瑞士用600号多孔砖建造19层塔式公寓,墙厚仅为380毫米。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用来砌筑墙体的砌块材料的生产。砌块材料有砖、普通混凝土砌块、轻混凝土砌块等。当前,粘土砖仍是砌筑墙体的一种基本材料。
  
  结构  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的布置方式如下:①横墙承重。用平行于山墙的横墙来支承楼层。常用于平面布局有规律的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等小开间的建筑。横墙兼作隔墙和承重墙之用,间距为3~4米。②纵墙承重。用檐墙和平行于檐墙的纵墙支承楼层,开间可以灵活布置,但建筑物刚度较差,立面不能开设大面积门窗。③纵横墙混合承重。部分用横墙、部分用纵墙支承楼层。多用于平面复杂、内部空间划分多样化的建筑。④砖墙和内框架混合承重。内部以梁柱代替墙承重,外围护墙兼起承重作用。这种布置方式可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平面布局灵活,但建筑物的刚度不够。常用于空间较大的大厅。⑤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为砖墙承重结构。常用于沿街底层为商店,或底层为公共活动的大空间,上面为住宅、办公用房或宿舍等建筑。
  
  设计要求  以承重砖墙为主体的砖混结构建筑,在设计时应注意:门窗洞口不宜开得过大,排列有序;内横墙间的距离不能过大;砖墙体型宜规整和便于灵活布置。构件的选择和布置应考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要求,还要满足耐久性、耐火性及其他构造要求,如外墙的保温隔热、防潮、表面装饰和门窗开设,以及特殊功能要求。建于地震区的房屋,要根据防震规范采取防震措施,如配筋,设置构造柱、圈梁等。砖混结构建筑可以在质感、色彩、线条图案、尺度等方面造成朴实、亲切而具有田园气氛的风格。设计时还可以统一考虑附属建筑和庭园环境布置,以取得和谐的艺术效果。
  
  发展趋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研制轻质、高强、大型化、多功能的材料和预制砌体。②研究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构造类型,以适应多层、高层建筑和地震区的要求。③改进材料生产工艺和建筑施工方法,研究代用材料,以节约制砖用地、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能源。④同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和技术结合,以创造出舒适良好的室内环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