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现代公园
1)  Chinese Modern Public Parks
中国现代公园
1.
Modernity versus Tra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Theory of Soviet Park of Culture and Res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Public Parks;
现代与传统对话 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设计理论对中国现代公园发展的影响
2)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dscape garden
中国现代风景园
3)  chinese modernis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国现代园林
4)  Chinese park and garden (1840~1949)
中国近代公园
5)  Modernistic Park
现代化公园
6)  Chinatown Park
中国城公园
1.
New Chinatown - Chinatown Park in Boston;
新唐人街——波士顿的中国城公园
补充资料:中国现代公园
      中国现代公园主要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营建、改建和整理的城市公园。
  
  基本情况  至1984年底,中国共有城市公园 978个,面积20956公顷;按全国城市总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公园面积为1.80平方米。这一指标,虽然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但已经根本改变了过去中国城市公园极端缺乏的局面(见中国近代公园)。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等地还建了公园网。1984年全国城市公园总游人量为80223.2万人次。
  
  中国城市公园,按服务半径和管理体制来分,有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两类;按公园性质来分,有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两类,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花园、体育公园、游乐公园和森林公园等多种形式。
  
  发展过程  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①1949~1952年,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全国各城市以恢复、整理旧有公园和改造、开放私园为主,很少新建公园;②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城市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市政工程建设,大量建造新公园;③1958~1965年期间,公园建设速度减慢,强调普遍绿化和园林结合生产,出现了公园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④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城市的公园建设陷于停顿;⑤从1977年特别是1979年开始,全国各城市的公园建设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起步,建设速度普遍加快。
  
  在公园艺术形式的理论和实践上,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50年代引入的苏联城市文化休息公园规划理论,对中国现代公园的建设影响很大。当时规划建设的公园在设计上一般都讲究功能分区,注重安排集体性、政治性的群众活动和文体娱乐内容,例如北京的陶然亭公园和哈尔滨的文化公园。从60年代起,中国园林学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公园规划理论。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公园建设理论研究有较大进展,从过去仅注意公园内部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而逐步转向注重发扬中国园林的传统特色,强调公园艺术形式的主体是山水创作、植物造景和园林建筑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中国的造园家结合功能要求,运用形式美规律处理景点、景线、景区的布局结构和相互关系,创作出一批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如上海东安公园和广州流花湖公园(图1)。
  
  
  主要特点  中国现代公园在群体结构上是以1949年以来营建的大量新型公园为主,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经过整理改造的园林,如北京的北海公园(原为宫苑)、八大处公园(原为寺庙园林)和苏州拙政园(原为宅园)。
  
  中国现代公园在园景创作手法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创新。在许多方面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游憩生活内容与民族化的园林艺术形式相统一。就山水创作而言,中国自然山水园的艺术传统得到了发扬。绝大多数新建公园都采取自然山水园的形式,构景主体是山水,因山就水布置亭榭堂屋、花草树木,例如西安兴庆公园(图2)和上海长风公园。就植物造景而言,对植物题材的运用,如同对山水的处理一样,首先通过对植物形态和生态习性的认识所激发的情感来表现植物的个性特征,其次是注意种植位置。西方园林中的一些植物造景手法(如大面积缓坡草坪)也得到运用,例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和南京药物花园(见彩图)。就园林建筑而言,力求把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注意建筑类型与山水环境之间的有机统一,并主要采取了民族形式,在空间构图、比例尺度和结构工艺上,也引用了现代的建筑艺术手法、材料和施工技术,出现了大批神似传统形式的现代园林建筑,例如杭州曲院风荷公园和桂林芦笛岩公园。此外,中国园林中注重文学情趣和哲理意义的传统,也在现代公园中有所体现。多数景点、景区都根据设计构思和观赏效果的统一来命名,主要园林建筑也常配有诗词楹联或匾额题字,例如芜湖翠明园和广州兰圃。  中国各地公园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地方风格。例如,广州公园的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植物造景上情调热烈,形成四季花潮;园林建筑上布局自由明朗;山水结构上注重水景的自然式布局;擅长运用塑石工艺和"园中园"形式等。哈尔滨公园的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采取有轴线的规整形式平面布局;园林建筑受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影响;大量运用雕塑和五色草花坛作为公园绿地的点景;以夏季野游为主的游憩环境;冬季利用冰雕雪塑造景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