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venue sharing
收入共享
1.
Coordination of a three-level supply chain through revenue sharing;
三级供应链收入共享协调机制研究
2.
Secondly,we prove that there exists best solution in the different models,and an improved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can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as the centralized one and allocate supply chain profit arbitrarily among retailer and supp.
首先建立了集中协调、分散无协调和分散收入共享协调三种模式下供应链的动态规划模型;证明价格和需求变动时供应链在不同模式下存在最优解,应用改进的收入共享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系统并取得集中协调供应链系统的绩效,并可实现供应链利润的任意分配;给出了协调契约参数的确定方法;讨论了价格、市场需求风险变化对供应链协调绩效及最优契约参数的影响;通过数值实验分析证明了改进的收入共享契约可以使系统各方共同承担风险及分享利润,使各方绩效达到Pareto最优。
3.
By inducting option mechanism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 model of supply chain about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about single-supplier and single-retailer is set up.
通过引入期权机制与技术创新,建立了关于单个供应商与单个销售商组成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的两级供应链,探讨了供应链机制的设计问题。
2) revenue-sharing
收入共享
1.
An Extended Supply Chain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with Consideration of Influence of Order Time;
考虑订货时间影响的扩展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
2.
To solve this problem,we present the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针对这一不足,设计了一种收入共享合同。
3.
The problem how to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 with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studied,with a new model developed relevantly.
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问题,建立了新的收入共享契约协调模型。
3)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收入共享合约
4)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收入共享契约
1.
Supply chain is coordinated by the modified and the tradi- tional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
并通过改进的收入共享契约使混合渠道供应链同时达到了订货量和销售努力的协调。
2.
Be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for supply chain,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has been being always focused on by academia and firms.
收入共享契约作为一种重要的供应链协调机制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密切关注。
5)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收入共享契约
1.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the supply chain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model was established.
在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契约模式下,从收入共享契约的角度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阐述收入分享比例、订货量、批发价格等相关参数对利润函数的影响,提出分散供应链和集中供应链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博弈协调策略。
2.
The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under supply chain with symmetric information structure was firstly discussed.
研究了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增加量为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收入共享契约,结果表明:在对称信息条件下,收入共享契约可以达到系统协调,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为了激励制造商,销售商不得不对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增加量的不可观测性付出成本,导致利润下降,而制造商由于拥有私有信息使得利润增加,整个供应链系统不能实现协调最优,只能得到具有帕累托改善的次优结果。
6)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收入共享合同
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mode of the both parties, this paper builds up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to analyze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 computes it by the model of Stackelberg and asymmetry Nash negotiation.
在分析运营商与SP合作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运营商与SP的收入共享合同,用以分析两者的合作机制,分别应用Stackelberg模型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两种模型下的价格、信息费收入分成比例、双方利润及整体利润的变化。
补充资料: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juedui shouru jiashe yu xiangdui shouru jiashe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and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关于收入与消费关系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理论。
绝对收入假设 或称绝对收入理论,是凯恩斯学派在J.M.凯恩斯消费函数等理论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用以说明消费随绝对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并慢于收入的增加的理论。这一假设有两个要点:①消费者是根据其收入的绝对水平来决定将其现有收入的多大部分用于消费的,绝对收入即收入的绝对量水平;②消费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消费增长的速率慢于收入增长的速率,在高收入增长时尤其如此。这一理论依据于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即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绝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1。图中□□□=1.00的45°线是收支平衡线,45°线与消费曲线在右上的间距为负储蓄,在左下的间距为净储蓄。图中显示收入渐高时消费曲线向下倾斜,出现较多的净储蓄。
相对收入假设 或称相对收入理论,是由J.S.杜森贝里于1949年提出的与绝对收入假设对立的一种理论。根据这一假设,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依赖于他的现期收入,而且还依赖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以及他过去曾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因此,当消费者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相对收入)上升时,或当收入超过原来的最高收入时,消费者都会根据其收入的相对变化而增加消费支出。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相对地位上的变化将导致其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上升,而不论其绝对收入有否变化。相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者的两种心理行为,即攀比效应和示范效应。由于这两种行为,各类同等级的家庭因收入不同所导致的消费差距将得以缩小,并使消费与相对收入保持某种协调的比例,即:家庭消费函数随所有家庭总收入变动而成比例地向上移动。相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2。
分歧点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相对立的两个分歧点是:①前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绝对收入水平决定,后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相对收入决定;②前者认为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是一种非比例关系,后者认为二者间大体保持一种比例增长关系。
关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长期关系是比例的或非比例的关系的命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非比例的,则意味着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储蓄将以更大速率增长,由此即产生出如何把超比例增加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凯恩斯提出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吸纳这部分超量的储蓄,以避免国民经济走向停滞。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比例的,这个问题就不会对未来发展造成梗阻。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仍持绝对收入理论观点,但多数经济学家已更倾向于相对收入理论及其他理论。由于经济学家一般同意基本消费函数是成比例的,事实上等于抛弃了绝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原则。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收入及消费的若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包括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数据证实,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关系大致是成比例的。
(邓乐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