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慕尼黑奥林匹克屋顶
1)  Munich Olympics Roof
慕尼黑奥林匹克屋顶
1.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 of Munich Olympics Roof,and also traces back to early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Frei Otto.
本文对于慕尼黑奥林匹克屋顶的产生背景。
2)  The Olympic Park in Munich
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
1.
The Olympic Park in Munich with its unique concentr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sports and event sit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and leisure time attractions in the world.
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是至今为止赛后运营最为成功的举办场所。
3)  Olympics [英][əu'limpiks]  [美][o'lɪmpɪks]
奥林匹克
1.
Discussion on Liberation of Human in Athletics——The Olympics Pursuing Education and Order;
论人在竞技中的解放——奥林匹克运动对教育和秩序的追求
2.
The Collision and Blend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Olympics and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奥林匹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3.
On Shining of Olympics Spirit——Reflection of the Current World Sports Development;
让奥林匹克精神永放光芒——对当代世界体育发展的思考
4)  The Olympics
奥林匹克
1.
Study on Feminism and the Olympics;
奥林匹克运动与女性主义
2.
City Charm-Impact of the Olympics on City Spirit;
名城魅力:奥林匹克对城市精神的影响
3.
Thoughts on cultural value in wushu and the Olympics;
武术与奥林匹克的文化价值思考
5)  Olympic [英][ə'lɪmpɪk]  [美][ə'lɪmpɪk]
奥林匹克
1.
Thinking on the Master Planning of 2008 Beijing Olympic Forest Park;
关于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的思考
2.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Seoul s Olympic Park;
汉城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与设计
3.
Construct the Contents and System t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s Olympic Personality Educate;
大学生奥林匹克人格教育的内容及体系构建
6)  Olympic Games
奥林匹克
1.
Olympic Games New Pattern of Domination and It s Challenge;
奥林匹克运动新格局及其面临的挑战
2.
On Olympic Games Promoting Fun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试论奥林匹克运动对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兼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战略
3.
The Unforgettable History of Revival of the Olympics——The discussion on german scholars' contribution to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复兴奥林匹克史上不可抹去的一页——论德国学者对现代奥运会诞生的贡献
补充资料:慕尼黑
慕尼黑
München 

   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欧洲古城。地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平缓高原上,多瑙河支流伊萨尔河畔。面积311
    平方千米。人口约127.47万。伊西南向流经市区中部,富水力资源。附近地区河溪、湖泊众多,森林茂密、风景秀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类型。冬季较冷,夏季凉爽,年降水量约
    
900
    毫米。城市腹地广大,为全国主要农牧业区之一。城东南的罗森海姆和特劳恩施太因地区产盐。慕尼黑德语意为僧侣之乡。8世纪已建修道院。
    
12
    世纪下半叶,僧侣获准始建小镇,早期是盐市场。由于地处北欧、中欧和进入南欧的交通要冲,贸易渐盛。1180~1918年,一直是巴伐利亚王室所在地,历代国王模仿古罗马、古希腊和法国的建筑风格,大兴土木,不断拓展城市规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是希特勒纳粹党的发迹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城43%的建筑毁于炮火。战后迅速重建,发展近代工业,修复古建筑。到1960年,已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现代化大城市。
    工业部门齐全,以轻工制造为主,生产精密仪器、光学仪器、电器、食品、化妆品和服装等,机械、汽车等重工业亦较发达。石印、雕刻、陶瓷等传统工艺享有盛名。西门子公司设于此地。啤酒酿造业闻名于世,建有
    
7
    座啤酒厂,所产啤酒以优质取胜,行销全球。商业、金融业、旅游业兴盛,出版印刷业和电影业也占重要地位。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并南通邻国奥地利和瑞士。东郊里姆和市东北埃尔丁各有一座机场。1971年建成市内地下铁道。
   
   

慕尼黑市政厅

慕尼黑市政厅


   
   早年市场十字路口一带为旧城
    ,
    后逐渐成为商业中心,工厂区主要分布于城郊和伊萨尔河沿岸。市内保留许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尤以古老的教堂著称,如12世纪的圣彼得教堂、15
    世纪的双塔教堂、16
    世纪的米哈依教堂。建筑风格多样,景色迷人,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设有慕尼黑大学、技术学院、音乐和艺术学院等高等学府以及多所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等。西北部有1972年举办奥运会的奥运村,是国际展览和会议中心。每年
    10
    月的啤酒节,盛况空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